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讨 张阳阳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张阳阳
[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噪声污染能够对城市居民的人身健康带来直接危害,因此必须要得高度重视。
        身份证号:34062119940810XXXX  辽宁沈阳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噪声污染能够对城市居民的人身健康带来直接危害,因此必须要得高度重视。为此,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噪声污染,总结了几点监测技术与监测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噪声监测
        一、前言
        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声音似乎无处不在,但有些是有意的声音、有些却是有害的声音。总结来看,那些过于刺耳且高分贝的音量的声音都应该被划分到噪音的范畴中。长时间的处于噪音环境中,不仅会使我们的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还会引发不同程度上的失眠和神经衰弱,久而久之,将会对人体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为此,务必要持续关注来源于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污染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技术来予以监测。
        二、噪声污染的主要危害
        简单一些解释,噪声所指的是不同频率、不同强度,且没有规律的杂音。长时间的噪声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同时还会诱发各种类型的人体疾病,甚至会导致语言交流功能出现障碍。
        首先,噪声会严重危害人体的听觉神经。由于噪声的频率较快,强度较大,如果长时间的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体的听力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受损。如果一个人处于相对安静的环境中,突然出现十分猛烈且持续的噪声会立即诱发耳鸣、头痛。事实上,噪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会恢复,但如果长时间、高频次的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将会对人体的听觉器官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其次,噪声还会威胁到人体的神经系统,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易怒、视觉下降等,长此以往会诱发器官上的实质性病变。
        三、监测技术
        (一)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技术
        为了得够全面降低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污染,除去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监管系统,同时还要合理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目前,应用频率较高的噪声监测技术包括GIS技术,CDMAIX技术等。其中,GIS技术可以针对城市环境来全方位的采集噪声信息,进而将这些噪声存储在系统中,通过后期的分析和管理,实现对噪声污染的事情预测、事中监测以及事后评价,对后续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CDMAIX技术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噪声监测技术,目前各个地区中的环境监测部门会在监测点安装相应的噪声监测设备,而CDMAIX技术的应用可以监测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以此来全面提高噪声监测的可持续性。


        (二)GIS监测技术
        目前,GIS是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的主要技术,其本身具有着强大的存储功能、采集功能以及管理功能,因此可以全方位的收集和分析目标城市环境内的噪声污染现象,其应用优势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GIS监测技术能够准确获知噪声监测点的所属位置,进而大幅度提高噪声采集工作的准确度,减少信息范围的偏差。这不仅能够为后续的噪声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数据监测的可靠性。其次,GIS监测技术并不需要人为操控,在系统正式启动后即可进入到自动监测状态,并且能够长时间的稳定运行,保证噪声数据的完整性。第三,GIS技术还有着较强的预判性功能,不仅能够提前获知噪声污染的影响程度,同时还可以划分出噪声污染的辐射范围。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来有针对性的锁定目标工作区域,大幅度降低任务量。最后,GIS技术还可以被应用到不同的环境区域中,在完成噪声数据采集工作的同时,能够根据目标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详细划分功能区域,具有着十分丰富的服务性功能。
        四、监测措施
        开展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监测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准确获知噪声污染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而锁定其未来的变化趋势,提前给出相应的治理方案,保证城市声环境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如果城市环境中的噪声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则可以考虑采用隔声技术和加装消音器等方式来进行初步控制,同时还要分别在白天和夜晚进行单独监测,并将监测的时间进一步缩小某一个范围内,针对目标区域中的各个监测点设置十分钟的等效声级。除此之外,还要详细记录噪声的主要来源渠道,例如交通环境、施工环境、生产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等。需额外强调的是,在进行夜晚噪声监测时,应当选择在正常的工作时间段,并且要适当增加时间的长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监测结果进行平均计算,得出目标城市环境的整体噪声水平。
        此外,在城市环境中,交通噪声十分常见,因此交通噪声监测工作主要包括的是城市交通的车流量、道路运行质量等,通过进一步分析以上因素与噪声之间的形成关系,总结出城市交通环境的噪声变化趋势。其中,在确定交通噪声监测点时,应当考虑如下几项元素:监测点的选择需要能够准确快速的反应城市的交通状况,因此要优先考虑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路等;重点分析不同道路类型中的交通状况、车辆行驶速度、道路宽度以及噪声排放特征等。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的噪声监测,应当在每年一到两次的频率,测量时间可以锁定在春季或秋季。由于要考虑到程序空间分布区域的均衡性,可以将监测点放在人群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正在推动着我国噪声技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了能够打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在未来需要持续加大对噪声污染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争取将造成污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被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熊积斌.浅谈噪声污染的现状、危害及其治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6):139.
        [2]刘凯,叶青,吕宝宝.城市附近变电站噪音分析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8(3):253-254.
        [3]赵宁.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监测途径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7(6):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