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沈惠平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沈惠平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工序繁多,工艺复杂,综合性强,质量影响因素众多,施工作业班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
        杭州飞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工序繁多,工艺复杂,综合性强,质量影响因素众多,施工作业班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施工管理需以人为本,重点把控关键工序和施工要点难点,改变思维,引进先进管理理念,运用新型工程施工技术,实现全过程管理,以高效率推进工程施工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施工成本。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论;市政道路工程管理;运用
        1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施工特点
        1.1施工场地的限制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当前,市政道路工程都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展开,造成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施工范围十分狭窄。再加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对象主要是对道路挖掘和旧房屋进行拆除等,相对而言整个工程的施工量也是十分大的,施工过程中多用到的施工设备的体积也相对较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仪器所产生的噪声和挖掘、拆卸的灰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交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在这样的场地限制下,不仅影响施工的正常开展,也会给施工的管理和质量管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2施工投入的成本大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建设投入一般而言都是十分大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施工也不能例外,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费用,尤其是施工所用到的原材料。根据相关人员的经验总结和成本预算,原材料的成本费用几乎占据了整个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工作尤为重要,施工材料对整个施工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要加强施工的管理和把控施工的质量工作,那么把控好原材的选择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各项施工工作顺利展开的保证。
        2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安全意识淡薄
        市政道路施工人员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无专业技能、年龄偏大等问题,导致施工中有些细节性技术环节难以有效完成。由于安全意识不强,许多现场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不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的现象,这不仅对自身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并给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2.2现场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手段不科学
        目前,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施工材料随意堆放、人员机械无序流动、施工效率低等。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不合理是造成现场管理无章可循、无规可依的主要原因。另外,施工业务切割式分包方式也是造成现场管理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3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3.1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工作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认同感、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建设规模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足额配备管理人员,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真正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安全氛围。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增强制度的权威性,保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究其必严。最后,充分调动广大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施工环境危险源辨识活动,将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中,也是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3.2强化设备材料的管控工作
        首先,在市政道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需要用到不同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做好设备和材料的配备和采购工作。

同时,在采购和配备之前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制订相应的采购方案,并在方案中对所需材料和设备的标准以及型号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原材料的采购得到相应的保障。其次,对于施工时所用材料和设备的出库和入库需要进行及时和详细的登记工作,同时在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保存时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支持,以此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有效的存放。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材料设施的质量,避免其在实际的使用中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3.3强化对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是整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前提和依据,设计的变更对工程建设的施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加强对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中,首先,要对整个施工过程所用的施工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节约成本的使用。其次,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方案和实际的施工要求相符,尽可能地规避施工中设计变更的问题出现。最后,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时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清楚地了解施工周围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保障。
        3.4完善施工管理的制度
        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乎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因此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不言而喻的。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管理制度重视起来,明确每一施工环节和步骤的具体质量目标以及要求,同时细化人员的分工和明确安全责任,使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有法可依、有纪可循。
        3.5严格控制重点工序质量标准
        对于挖方路基施工,路基挖好后要及时施工,如果不能及时进入下道工序,应预留10~30cm的距离,尽量减少对路基土壤的扰动以及路基暴露时间。填方路基施工时,对于一些压缩性差造成的土方间隙,可以采取其他填料填充,避免留下质量隐患。电力沟施工是管线综合施工的重点,电力沟基槽开挖至标高应做好验槽记录。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垫层浇筑,同时,按照设计规范预留变形缝。墙体浇筑时为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施工应连续浇筑。已施工完成的防水层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待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进行肥槽回填,回填时应分层压实进行,尽量避开雨天进行,如必须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道路结构层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温度和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时间,保证面层摊铺连续稳定以及养护时间。同时,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理旁站,本道工序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6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进度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要求都比较严格,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工作也是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程周期的主要途径。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结合项目实际现状,编制合理的工期计划网络图或横道图,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和人力机械的充分利用;(2)做好施工进度的全过程控制,制定完善的责任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及时分析进度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施工进度整体受控;(3)重点做好施工红线范围内主要障碍物的迁改、移除等工作。
        结束语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市政道路施工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具有涉及专业面广、交叉作业多、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必须制订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优质的市政道路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波.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常见问题及提升对策[J].四川水泥,2020(02):36.
        [2]徐超.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01):257-258.
        [3]张俊.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10):239-241.
        [4]闫海燕.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03):114+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