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问题的认识分析 石磊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石磊
[导读]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岩土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对设计结果的科学性与勘察过程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37132819870109XXXX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  276200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岩土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对设计结果的科学性与勘察过程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个阶段工作中,相关专业要求较高,每个阶段工作按照行业规范进行。本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水平为目标,针对两项工作中,预备工作不充分,工作模式死板,创新活力不足,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给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设计;问题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在进行地基设计前,相关专业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实地开展岩土勘察工作,了解施工区域的岩土特性等,根据岩土的特性进行地基设计,保障地基设计符合实际施工情况,提高地基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的地基设计与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也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在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中,相关单位及人员必须加强对地基设计与岩土勘探工作的重视,及时有效采取措施,提高设计与探勘工作的合理性和精准性。
        1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意义
        地基是通过基础传递的荷载提供支撑的岩土体。通常情况下,为确保建筑或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及使用性能,使其能在设计寿命周期内得到良好使用。地基在正常荷载持续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但这一变形的程度不能超出允许范围。地基设计中,应注意地基底部压力比规定的承载力小;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其沉降不能超过最小变形量;应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免地基产生滑动。岩土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对所在范围内岩土及环境等予以查明、分析和评价,形成详细且全面的勘察资料,其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试样采集、地质调查、地质测绘、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检测。勘察过程中,应根据几项或全部内容,对工程场地范围内的地质条件予以定量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形成完整成果文件。
        2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缺乏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往的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方法已经达不到现代化建筑工程的设计与勘察标准,更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综合要求。目前,很多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及大部分设计与勘察工作人员不注重学习与创新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设计与勘察方法,最终造成设计和勘察的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不仅影响了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
        2.2实验与测量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测量和实验操作中,首先是人员操作问题,部分人员为减少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并不遵守工作规范,导致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实验数据的可信度降低,并引发连锁反应使整个工程的科学性,可信度被降低。例如,岩土工程勘察操作过程中,未对采集的样本按照规定封存,导致样本受到其他因素产生变化,以至于在实验检测后得到的数据刚好满足工程实施的最低条件,最终在地基设计,实际施工等环节造成影响。相关单位在实验和测量过程中不遵守制度规范,这是人员的专业素质导致的。就基础工作而言,无法保证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从长远发展看,无法为后期工作奠定基础,不利于整个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其次在技术应用方面,在保证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后,运用更加丰富的技术和科学方式,能够不断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度。
        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3.1提高认识,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不造假,不虚报,实事求是。

做好勘测前的准备工作,对施工单位从信息收集,技术引入,人员素养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建立含有建筑地区的地质结构,历年天气情况等多方面信息的地方信息库。引进先进勘察技术,并定期组织培训帮助相关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邀请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领域专家进行相关知识宣讲,提高职业的基础知识和素养。在单位内形成良好风气,凝结本行业的精神内核,应对未来的不可预测的变化。
        3.2更新技术设备
        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涉及许多要素,对设计和勘察的结果要求都较高,专业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当前最新的技术与先进设备。首先,建筑企业要结合此次建筑工程的特点,积极地进行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与引进。根据企业成本和资金等实际情况,适量的引进国外最新的设计和勘察理念及技术,对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完善。其次,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根据设计和勘察工作的具体情况,为满足现行的工程要求不断学习和探索,在实践中加强技术创新。
        3.3勘察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勘察单位对勘察平面图进行设计,结合相应的规范及勘探标准进行拟建工程特点分析,合理布置建筑勘探点,制定合理的勘探方案。确定岩土勘察方案后,可结合客户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定位复核,结束复核厚度后,进行测放工作,使勘探点、测放精度保持在10cm以内。采取钻探设备进行钻探施工,回填土和水位上部可使用干钻方式进行,在水位下方和岩石层可以采取泥浆护壁施工。为了增强其岩石层的钻进速度,可以采取合金钻头,每次钻进深度需保持在1m左右,使其孔径保持在110mm。在钻进岩石层时,可以采用双重岩芯管配合,使用直径为75mm的钻头,保证回次不超过2m,对岩石RQD值进行确定,为岩石质量判断提供数据保证。结束钻探施工后,可对钻孔进行有效回填,采取原土捣实回填,使每层回填土分层厚度小于0.5m,回填后密度应大于原有密度。开展岩土勘察过程中的标准贯入试验,针对施工场地内存在的粉质黏土、砂土层,应采取合理的原位测试,为检测承载力、密实度奠定基础。现场勘探以钻探孔作为试验孔,使用直径为42mm的触探杆,避免相对弯曲大于0.1%。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脱钩落锤装置,锤击频率为15~30击/min。试验前,孔底沉积需小于5cm,按照前期设定的试验深度深入触探杆,对试验装置进行完善。
        3.4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质
        设计与勘察工作均需要专业人员完成,因此,人员技术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为新员工传授经验,以此在编制勘察报告的过程中,可提供合理性建议。应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实际的表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编写,保证定量分析准确性,为之后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提供可靠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最重要的环节,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勘察手段,准确掌握工程建设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结合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保证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地推进,最终实现建筑设计意图,满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文龙.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若干问题的认识[J].华东科技(综合),2019(2):0094-0094.
        [2]谭江.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20,010(005):91,93.
        [3]韩嘉隽,冯佳慧.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8,000(015):118.
        [4]柳增希.试论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7,000(037):194-195.
        [5]王志,李庆苗.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000(038):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