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具有防腐、防火、耐久性好和节省后期维修费用等优点,以及良好的可塑性,使其成为传统风格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阶段,强度指标反映出的是物料的硬性特征,严禁出现任何的违背性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自身质量降低,对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形成明显的不良影响,甚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故而积极去做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1各构件的混凝土供应施工工艺
高层建筑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柱与墙、梁与板、楼梯,施工方需要根据各个构件的实际施工需求来进行混凝土供应,以保证施工效果。其中,在柱、墙用混凝土的供应中,由于柱、墙均属于垂直方向的构件,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塔吊进行供应施工;对于地下室,则使用泵机泵送即可。在梁、板的混凝土供应中,泵送施工应按照浇筑施工中先梁后板、先主梁后次梁的顺序进行。在楼梯的混凝土供应中,施工者可以将这部分混凝土与楼面混凝土一同供应,且因为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固定,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可使用塔吊进行供应施工。此外,在各构件浇筑混凝土的供应施工中,施工者务必要保证供应的连续性,若出现堵塞、设备故障等特殊情况,应及时用压力水冲出阻塞物,或采取更换备用设备等方式来保证供应的连续性,避免影响混凝土施工效果。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首先是加大截面积加固。加大截面积加固是一种在房屋建筑构件外部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通过在构件外部浇筑混凝土,可以使原有的混凝土构件截面积扩大,从而促使构件的承载能力提升,而且也可以降低柱体的长细比例。使用加大截面积法在施工中有着施工简便的特点,因此在梁柱的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应用十分广泛。加固的工作中,需要根据原有结构的受力特点来分析结构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再根据加固的要求来设计加大截面积。施工过程中,也要配合上下混凝土配筋对受弯构件进行加固,做好对梁板的控制等等。加固施工当中,应该做好对施工情况的管理,针对不同的加固方式来进行调整,满足实际需求。例如可以灵活使用增加配筋数量上的配置等方法,能够保证截面可以被正常使用,从而最大幅度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其次是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复合纤维加固技术会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粘贴一层纤维布,利用复合纤维材料的韧性,有效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使构件能承受更多的荷载。目前的纤维复合的抗拉强度高,而且材料十分轻便和耐高温,而且使用这种加固方法施工也比较简便和灵活,尤其是在各种弯折位置进行加固工作效果较好。目前的复合纤维材料种类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等,使得这种加固方法和其他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纤维复合材料和混凝土材料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在加固施工中需要保证两者协调,才能确保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必须在施工之前选择合适性质的纤维材料,以及确定最合理的锚固措施,让纤维材料的作用可以在加固工作中被最大化地发挥出来,目前使用该方法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2.2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
混凝土对于现代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尤其是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部分高层本身结构非常复杂,对于通风、排烟、采光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要求,一旦建筑出现裂缝或漏水等现象,就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及住户的居住体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有效的措施,正确应对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问题的出现,并以科学的养护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不断提升。
2.3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首先是回弹法。回弹法是检测建筑混凝土强度的一种间接方式,这主要是因该种物料的抗压性能和回弹值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基于此能够推导出混凝土的抗压程度,在业内以上这种检测方式被称之为表面硬度法,但是其只限于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测,要想明确混凝土内部构造是否和设计要求间存在较大出入或有质量缺陷,,利用表面硬度法很难检测出来。历经数年间的实践历程,笔者发现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并不唯一,比如回弹仪的类型与质量、水泥的掺合料、外加剂、检测角度、养护时间、浇筑面的形状、碳化程度以及检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等。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一定要重视检测仪器的适用性。其次是超声脉冲法。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有介质的参数,但是不同介质对超声波形成的影响有差别,会因介质而引起折射或反射现象,进而影响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与波形。超声波传播速度和混凝土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使超声波加速传播,可以通过增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去实现。故而,在实践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检测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从而测求出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值。为使混凝土强度检出值的科学性有所保障,推荐超声脉冲法检测阶段将传播频率控制在20KHz~500KHz之间。并且对检测部位也提出一定要求,规定选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侧面,且各检测面的长、宽、高均要>20cm,各检测平面也要维持较好的清洁度与干燥度。
2.4合理运用混凝土振捣处理技术,提升混凝土后期养护水平
施工队伍要高度重视对混凝土振捣处理技术的合理运用工作,通过科学高效发挥出该项施工技术的作用,能够充分保障混凝土的密度。混凝土震动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通常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机械操作,一种是人工操作。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对应的混凝土振动处理技术,确保能够提升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和效率。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会选择插入式振捣方式。在振捣棒工作的状态下,施工人员将准确放置在制定混凝土内部区域,然后进行合理控制振动棒的实际振动频次和幅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捣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各种气泡和沉降问题,杜绝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缝亦或者是钢筋暴露出来。当整个混凝土铸造作业完成后,现场施工管理队伍还需加强对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加强对混凝土饱水状态的科学合理控制,避免混凝土水分过快的蒸发,必须要定期洒水,以补充足够水分,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在混凝土表面完成压实处理后,施工人员需要立刻进行洒水与覆盖处理,以保持混凝土湿润度。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应用水平高低直接关乎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正确操作施工设备,以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柱.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20):266-268.
[2]骆红所.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03):99-101.
[3]孙兴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3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