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万赫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00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需加大内控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为此建筑施工企业需加强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水平,强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行业特性
建筑行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产品的特殊性上,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大、品种复杂、难以分离、难以运输等特点。因此,建筑行业不仅具备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还具备以下特征:(1)产品的固定性。建筑企业生产的房屋、公路、桥梁、大坝等特种产品,都是固定地点建造的,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生产的流动性。稳定的建筑产品和严格的施工程序,给建筑产品的生产带来流动性,制造工厂和制造工具往往是从建筑工程分段到施工段,再到本段。施工结束后,施工现场间仍需进行流动式生产作业。(3)生产的分散性。现实中,许多公司执行的项目分散在各个地方。(4)产品的形式多样。受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物资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要对设计图纸、设计方法和施工组织进行相应修改,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独特的个性。(5)施工技术复杂。建筑工程往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情况,配合使用各种材料和设备(土方、土建工程、起重、安装、运输等)。(6)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大部分建筑都建在户外和高处。室内构件和装饰较少,往往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7)生产周期长。因生产的建筑产品数量多、投资大、工艺复杂,要求施工具有一定顺序。一般情况下,产品很难在一年内完成生产,有的甚至需要几年。
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2.1工程项目投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具备资金投入高、施工项目工期长以及项目施工地点不可移动的特征,也因此提升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风险如下所示。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的原材供应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分项目工程的预计施工原材料质量、应用数量以及应用时间与实际施工存在偏差,最终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未能达到预期结果进而产生投资风险。
第二,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初期的资金投入额并不高,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的不断扩大施工,建筑施工企业所投入的项目资金额度也会随之增加。若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工程资金投入为未能达到资金应用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财务风险,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投资收益也会大大降低。
2.2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确保项目工程全体员工的参与程度。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风险如下所示。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材料控制风险。建筑施工企业中,材料施工成本占总施工成本的70%,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节约空间也相对较大。然而现阶段的材料管理过程中,企业内并未确定项目工程主要材料与大宗材料订购的预算方案以及控制分析流程,再加上企业内材料成本核算制度与内部审核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购进与消耗量以及库存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原材料过程中估计不准确,造成施工原材料存在应用浪费情况,同时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期间极易受到供应商的影响,导致购买到的材料性价比不高。
第二,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工作的开展,在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下,最大程度减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不必要的施工费用,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较为严格,若工程施工队伍不能在限定工期内工程完工,将会给施工成本造成影响。虽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都极为强调工程质量,但在工程质量控制期间的施工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因此未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措施
3.1强化工程项目投资管理
第一,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原材料的管理力度。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工程实施前需提前预存原材料,同时需要时刻关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对于建筑施工施工期间施工材料损耗过大的原材料需及时补充。此外管理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质量进行定期检查,避免由于原材料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
第二,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安排现金流量,选取应用科学合理的资金筹措方案。为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合理搭配筹资资产占用时间与资金来源,合理安排建筑项目的现金力量。此外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资金筹措方案,最大程度降低投资风险。
3.2完善风险评估程序
由于自身的特点属于高风险行业,所以建筑企业做好完善的风险评估程序尤为重要。要想应对好风险必须要先识别风险。具体来说,工程项目的风险就是指工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项目开工前,要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技术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风险评估,以此来找出风险源。建筑施工合同由于工期长,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原材料采购质量是否符合达标;人力资源配备的合理性,是否有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大型机械的安全性、合规性;工期由于各种原因拖延的不确定性等等,要对这些风险源的发生几率、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进行充分识别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和评估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损失,并进行排序。针对各风险分析排序的结果制定风险应对的方法,可以使用风险转移、风险转化、风险控制等等。
3.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企业要转变管理理念,用数字化来解决内控问题。企业可以上一套企业管理软件来搭建一个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软件可以解决一系列企业管理难题。比如可以实现异地管理、数据共享,有授权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相关数据、企业申请授权审批都可以通过该平台来处理。信息化平台还可以提高各数据的透明度,降低员工串通舞弊的风险,同时还降低了管理成本和人员成本。
3.4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有了良好的制度,还需要坚持执行,同时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企业只有通过各项监督措施,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才能真正地让制度有效实施。企业监督不能流于形式,应当由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各种考评要及时,对员工不合规定的行为要立即指出并让其改正。各项考评最终应当落实到员工的奖惩,和工资薪金收入以及职务提升挂钩,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应当对于员工好的行为、适应企业发展的行为要鼓励、奖励,对于不合适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结束语
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息息相关,高效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发展中提供支持与帮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可有效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内不规范的经营活动进行纠正,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企业资金占用比例相对较高,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强化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出现,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荣艳.国有建筑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控研究[J].财会学习,2020(04):249+251.
[2]成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内控制度管理[J].纳税,2020,14(04):247+250.
[3]陈园.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探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02):238-239.
[4]张晓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20,14(01):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