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52719880826XXXX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要:现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不仅获得了更大发展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机遇,并且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人们更加重视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以及运用成本,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一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施工管理技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注重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满足如现如今社会对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需求,能够实现建筑企业最大化经济收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缩短建筑施工的实际工期,在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对建筑资源的浪费,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实施。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分析施工管控要点,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空间更为广阔奠定良好基础。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1.1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时,许多建筑企业依然还是采用以往的建筑工地施工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较大的能源、资源损耗,也对环境并不友好。目前,这样的施工方式所产生的成品资源并不能被二次利用。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虽然在建造过程中也是使用了不可再生的能源,但如果在设计时注意建筑结构的合理把握,不仅能够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在建筑拆除后,拆除出来的单体能被重新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还能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节约成本。另外,采用预制建筑构件在工厂中进行集中成批生产,可以利用员工对技术操作的熟练性,再加上管理制度的加强,使人力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节约了建筑成本和资源原料成本,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1.2提升建筑施工效率
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在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建设。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法、施工理念相对落后,需要在建筑主体完工之后才能够实施建筑封顶,并且还需要对窗洞进行剔凿、防水。在建筑工程主体建设时,影响建筑工程因素较多,很容易造成工期延误,直接导致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损失。借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便可以在计算机当中,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好建筑框架,将建筑框架进行拆解,结合建筑工程需求实施构件预制,施工人员在外墙板处预留出窗外木、砖安装空间。在建筑主体整体钢结构预制构建完毕之后,便可以插入室内砌筑和室内装饰,切实节约了建筑工程建设时间,提升建筑工程建筑效率。
1.3降低环境污染
由于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预制建筑的构件都在专门生产的工厂中进行生产,免除了在施工现场的大量操作施工环节,构件的生产和组装也都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完成。施工现场就不用进行大规模的混凝土搅拌等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的施工操作,减少了噪音污染。同时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现象也都会在工厂中进行统一地净化排放,由此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对施工现场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运用方法
2.1外墙节点防水
外墙防水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直接影响着住宅的使用年限和安全。传统施工手段一般都是在建筑外墙当中,设置防水物质,防止水分进入到住宅当中。传统的施工手段更加注重将水挡在建筑外,也就是单纯的“堵水”。针对装配式建筑来说,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制件之间存在裂缝,这些裂缝很容易造成漏水问题,传统的防水技术手段很难满足装配式建筑防水需求。
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便是PC外墙,很容易造成材料形变。那么在实际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就应该严格对PC板缝进行检验,建筑墙面的材料必须要使用高分子密封材料进行预制,并且在预制件缝隙当中使用EP棒,促使外部的水和内部隔离,这样便可以避免漏水问题。此外,还应该保障水泥浆质量,用密实度强的水泥浆对墙体进行密封,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强化高分子材料使用效率,实现外墙防水目标。
2.2构配件堆放
构配件堆放问题是运输预制构件到施工现场后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并且这种问题也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后期不会有构建损坏的情况产生,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效果。在堆放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应该确保堆放的场地具有坚实性和平整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构建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各种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堆放的场地中适当地设置一些排水设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建筑构件因为积水而在性能上受到一些影响。其次,在对构件进行堆放的时候,应该对最下层的构件进行垫实处理,除此之外,为了可以让起吊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需要朝上布置预埋起吊构件。另外,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堆放的时候还需要仔细考虑构件的安装顺序,只有构件的堆放位置正确,才不会对正常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然后施工单位在使用叠放处理措施的时候,应该保证最下层构件的强度,并且要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在最后应该对预制构件选择一些科学的布置方法,比如说,针对那些比较复杂的墙体就可以采用竖向放置的方法,而对于物架就可以选择绑扎进行整体堆放的方法进行放置。
2.3预制构件的运输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场外运输是首要工作。在预制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车辆,以保证运输车辆能够满足预制构件实际尺寸的需求。根据运输路线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运输路线,设置缓冲层,固定好预制构件。在预制构件装卸过程中,要做到谨慎、小心,避免出现人为损伤。对特殊预制构件的运输,还应该采取特殊的处理办法,如对于较长、较细的预制构件,可以设置水平支架,以此降低运输过程中可能因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的材料损坏问题。
2.4吊装、搬运和固定预制件
吊装、搬运和固定预制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将极大地影响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公司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这项工作。首先,在预制构件的吊装过程中,应沿装配式建筑的外壁逆时针将其提升到适当的位置。设置参考线匹配后,使用柔性材料和微膨胀灌浆填充组件之间的水平和垂直间隙。提起并固定两块墙板后,应使用海绵胶带将两块墙板之间的垂直接缝封闭,然后,使用微膨胀水泥进行渗漏和抹平。其次,在定位时,需要使用待安装墙板的安装螺栓和下墙板的定位图。此外,使用精确的水准仪测量组件的高度,并使用对角线调整组件的垂直度。另外,在提起预制构件后,必须及时连接它们,以使不同的构件形成一个整体。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运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而且还可以实现绿色化工程建设。在实际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想要全面强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应该把控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各个环节,从梁柱吊装、节点连接各个层次上实施技术把控,强化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如意.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4):123-124.
[2]何敬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561.
[3]王鹏涛.绿色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1804.
作者简介:沈少龙 男 汉族 1988年8月 河北省邢台市人,大专学历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工作: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工作以及现场施工技术标准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