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探析 王宝海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王宝海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山东荣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  264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建设管理作为目前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投资体系。系统的项目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得到了很多房地产公司的重视,如何提高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工作,成为了现阶段工作的目标。文章简要概述了工程建设管理,对房地产项目风险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四点有效建议,注重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合同审核
        引言
        建设工程本身就有投资成本较高、施工周期性较长等特点,加之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的气候及环境因素使得建设工程面对很多不利因素,导致建设工程变成具有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还有经济领域,并且在该领域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此外,建设工程管理期间存在的风险通常来自施工单位、自然环境及社会这些风险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要想规避风险事件的出现,或是尽可能降低管理的风险损失,务必要提前制定一些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并认真执行。
        1建设工程管理期间存在的风险因素
        1.1材料价格风险因素阐释
        其一,投标材料的报价风险。投标工作人员难以详细开展市场调查工作,也无法系统收集材料的价格,也可能是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较差,致使投标书中的建筑材料报价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二,供应市场风险。受原材料与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明显。一旦上涨幅度过大,必然会直接增加工程项目的造价。其三,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与业务变更存在极大风险。究其原因,建筑工程项目在出现变更的情况下,材料的费用、施工进度的设计费用以及人工费用等均会随之改变,直接增加了成本价格。
        1.2合同主体的法律风险
        合同的签订一定是有甲方和乙方的存在,而建筑施工合同的甲方是建筑工程的发包方,乙方是建筑工程的承包方,而承包方企业的基本情况,比如说资质、实力、信誉情况等会直接影响到合同能否按时完成,施工质量能否具有保证等问题。而建筑的施工企业大体上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等级的企业,并配备相对应的证书。而且只有企业配备了对应的资质证书才能正常从事施工活动。在实际的合同签订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施工合同的乙方不具备资质证书,或者说资质证书不符合合同的要求,或者说利用有对应资质的企业的名头来签订施工合同。
        1.3员工素质风险
        员工是管理体制的具体执行者,其自身素质对于管理体制的执行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能力的体现。就知识掌握程度而言,管理工作者是否拥有充足的管理知识关乎管理工作能否全面且科学开展。如果管理工作者知识积累较少,必然会使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在能力表现上,如果执行者能力不足或者对于制度不够了解,会造成执行效果不佳。如果执行存在偏差,而且无法及时察觉与纠正存在的错误,便会对工程管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工程建设管理项目管理中风险控制策略
        2.1签证认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与价格
        应科学控制建筑材料价格风险,保证材料质量达标,以免业主对于材料的价格产生疑问。为此,应针对施工材料的质量阿济格进行签证认证,要求承包商与发包人提供必要价格签证,确保材料的价格与质量能够满足施工作业具体要求与标准,以免对施工材料的价格造成影响而使得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产生矛盾,同时确保工程项目造价能够满足投标时的具体要求。

通过对认质认价签证认证方式的运用,增强了材料价格与质量的公开性与透明性,以免采购工作人员出现赚差价的情况,促进供货商与承包商的长久合作,通过互相监督,对建筑材料风险进行必要管控。
        2.2工程建设管理制
        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指房地产公司如何将整体项目开发建设的模式。该制度的提出,有效提高了投资体系建设,对项目施工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目前,政府制定了关于工程建设管理制的相关意见与决定,为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有效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在我国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由于房地产项目总体耗时长,在日常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亟需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降低操作流程的复杂度,注重项目建设工作开展。现阶段,搭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展开对风险的研究工作。第一,从业主的角度对整体施工展开有效探讨,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保障业主的利益。第二,从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出发,研究项目管理中甲方风险、政策的风险等展开研讨。因为龙岩风景主体工程设计到工程建设管理施工单位,所以文章主要从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展开有效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降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3提升管理工作者素质
        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对于风险防范和控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管理者要想把合理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就需要关注人员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管理制度的持续优化。首先,在聘用方面,应对相关管理者的素质做综合评估,对于综合素质达标的人员给予录用,而对于综合素质稍差一些的人员观察是否可以通过后期进行弥补,如若可以即予以录用,如若不可以就不予录用。这样既保障所聘用的人员都拥有较高的整体素质,也能给一些能力稍逊且有一定进步空间的人多一些机会。其次,应强化对已经聘用人员的培训,如邀请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开展讲座,或者让老员工分享一些工作经验,让其认识到相关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持续汲取实际业务开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丰富其业务知识库,同时让其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在日常的业务开展中持续优化管理制度,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对应的管理工作。
        2.4进行全过程管理
        目前,工程建设管理企业进行全过程管理工作,实现对项目的有效控制,提高整体建设的质量。该项目中,监理工作主要涉及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监理条款,实行动态管理。监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工程师认证,严格落实报验制度,对建筑施工中的工序进行验收,及时核对,并且制定相应的抽查工作。在项目施工中,监理需要对工程质量的检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展开巡视,对于不达标的工作,及时督促施工团队进行有效整改,在期限内进行返工,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定期开展会议,对建设情况及时汇报,提高自身能力。督促相关工作开展,严格落实相应机制,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建设单位需要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便全过程管理工作,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控制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少企业损失,提高整体建筑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管理风险管控是建设工程整体风险管理中非常关键的工作。施工管理具有规模大、周期长以及风险多等特征,而且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每一项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都与系统且高效的建设工程管理分不开。而建设工程管理的风险管控一直跟随项目的整个过程,风险管理就是持续对风险展开甄别、评价、评估、应对和管控。因此,务必要践行好建设工程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持续提升管理水平,防控工程管理风险。唯有如此,才可以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磐磐.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234-235.
        [2]李华阳.分析油田地面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居舍,2020(13):127.
        [3]付林,梁钢,仝静,等.关于电力工程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J].企业管理,2018(s2):252-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