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都开始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给社会发展和市场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建筑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同时也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由于当前对于建筑工程规模更大、内容更多、功能更全,导致其施工难度也随之提升。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高质量施工和全方位管理,BIM技术逐渐被应用并且普及开来。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学、工程学的新工具。美国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NBIMS-US)定义BIM是对建筑物的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表示。BIM是一种共享的信息资源,为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从最初的概念到最终的拆除)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BIM模型精度方面,美国的BIM Forum于2013年制定了Level of Development(LOD)标准,这是针对美国建筑师协会关于LOD定义的解释集合,描述了输入和信息需求,并提供了各种建筑元素类开发的不同级别的图形示例。
1BIM技术在施工中应用的优势
首先是BIM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三维立体化的模型展示。传统的建筑工程图纸和设计效果主要以平面图为主,在进行图纸审核分析和建筑效果设计时,由于没有直观的感受,工程建设完成与理想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图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够解读。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之后,BIM软件系统能够将工程的全部细节反映在模型中,真正实现建筑的所见即所得。利用BIM三维模型组织进行施工,能够在施工建设之前就了解建筑的成品效果,并且还能够将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分解,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由于BIM实现了工程的可视化,在进行施工过程检验时,可以根据BIM模型对照实际效果进行验收,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其次是辅助施工提升效率。施工效率在工程项目中可以直接等价于效益。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消耗大量的资源,所以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工程施工速度越快,建筑企业能够获得效益也就越高,建筑提前投入使用能够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这就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建立施工进度激励制度的原因。但是,传统建筑施工中,工程施工效率已经达到了极限,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干扰,造成提速困难。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提前帮助施工企业了解每个阶段所需要做的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雨绸缪,通过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加快施工速度。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BIM在广义的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是科学构建BIM协同平台。相关建筑企业要对BIM协同平台的搭建予以重视,确保其能够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管理情况及项目管理需求相符合。其中BIM协同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平台内置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及相应的业务流程;用户管理;项目设计信息的共享授权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模型生成与交付管等等。其次是建立碰撞检查报告。明确碰撞检查范围和规则。确定碰撞重要程度和优先级。识别无效碰撞,如水管穿墙、穿板以及由于模型精度引起的碰撞。尽可能彻底解决重要碰撞,将其碰撞点数量降低为零,如结构与MEP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对于局部机电碰撞,如管径较小的管道之间的碰撞,可相对靠后处理,但需保持关注并最终解决。碰撞检查报告中对碰撞构件的描述应尽可能细致具体。局部碰撞或一个构件产生的多个碰撞的数量可单独列出,以清晰地反映碰撞的真实情况。
2.2搭建BIM技术支持下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材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不是通过制度优化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能够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够展开。当前要求能够让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发展展,其必须能够为该类管理工作活动创建一个专门的体系结构,这一结构体系是基于BIM技术所形成的。新的管理体系结构主要有应用管理层、数据交换层、BIM模型层以及基础信息层。不同的结构体系所发挥着的管理作用不同。如,应用管理层是对施工项目活动结构、设计结构、施工结构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结构展开管理的过程,其将所有的结构信息数据哦度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为参与到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每一个主体都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数据。数据交换层则是以终端仪器和网络BIM技术结构为基础的,通过BIM技术的基础手段完成网络信息传递平台搭建,满足绿色建筑材料的协同管理的效果。BIM模型层是整个管理体系中难度较大的一个过程,借助BIM结构可以完成对这些复杂的数据结构的三维搭建,展开对施工手段方案、施工结构等的模拟应用,确保能够达到绿色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国家要求。基础数据层是借助JFC文件格式将建筑施工项目中所产生的所有信息数据的长期管理,确保绿色建筑材料的相关数据管理可以实现批量的转存,从而为其他的施工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
2.3模拟施工
基于BIM技术的建造方式下,建造过程越来越凸显出“先试”与“后造”两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一次性”的特点,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而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正是这种“先试后造”模式的核心技术。利用施工模拟不仅可以实现不同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比较与优化,还可以发现并提早解决施工过程中资源调度的冲突及不合理使用。整个模拟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工序模拟、施工方法模拟及资源调度(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设备以及机械)模拟等。
2.4安全管理应用
BIM技术具有一定的模拟功能,所以为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可以是施工前进行模拟演练,通过模拟能够对事故发生概率以及位置进行预测,如果在模拟中发现安全风险,那么需要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并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整改。而对于那些难以避免的安全事故,如高空坠落、塔吊失足等,这些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法预料的,而对此只有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够预防施工中造成的安全风险。除此之外,通过BIM技术模拟,可以事先了解到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然后再在危险区域周围设置足够的安全设施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比如防护网或者防护栏等等。或者针对危险区域对施工人员加以警示,用以提高他们的安全工作意识,使他们在实际作业期间能够重视自身的防护保护措施,对自身的安全进行负责。
结语
采用BIM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市政建筑安装工程的管理水平,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为完整的项目数据,对进度、质量和成本进行可以化管理,开展深化设计工作,通过可视化协同来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顾培刚,陈晓阳.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179.
[2]胡婷.浅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与发展[J].居业,2018(5):92-93.
[3]杨卓琦.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8(5):152-153.
[4]胡海宽.浅谈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4):177.
[5]夏龙飞,库腾飞.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1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