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远成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市政道路桥梁中沉降路基路面的有关技术,旨在对当前存在的建设问题予以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路基施工技术、台后填筑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等施工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作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重要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在提高软土路基承压能力和稳定性、减弱软土路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1市政道路桥梁的路基出现沉降的原因
1.1 路基的结构不科学
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料为钢筋混凝土和过渡板等,因此要减少由于建筑材料在使用时发生的刚性变化而导致的路基路面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保证道路桥梁表面的平滑性。通过科学理论分析,路基建设的结构多为一条通道板,如果出现沉降的情况,将会导致桥头出现跳车的情况。那么就需要从路基的设计结构出发,改善这种结构所出现的弊端问题,从而减少因为路基沉降出现的交通隐患。
1.2搭板应用不合理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桥梁的施工,那么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在桥台的附近位置,采用设置搭板的方式不断提高桥梁的稳固性和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但是,如果相关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桥梁施工操作标准和要求,那么很容易造成搭板设置不规范问题,导致搭板在施工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如果搭板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同样会严重影响路基路面的承压能力,最终导致道路桥梁沉降问题的出现 。
2改善道路桥梁路基沉降的施工技术分析
2.1 创新道路桥梁沉降路面的搭板技术
首先要注意路面建设的厚度与刚性。在实际施工会存在各种计划中未预想到的障碍,要保证施工时搭板的设置处于水平状态,让车身与搭板的表面保持平行。为了保障道路桥梁的平坦和车辆的正常通行,要对板面连接的过渡处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施工阶段,端板和道路桥梁高度的设置值要高于计划值。在逆向坡的建设时,要以市政道路桥梁的沉降高度为基础,合理设置路基的倾向高度,要保证道路桥梁轮廓下降的高度为路基沉降,科学的设置边坡值。再者是锚板问题,端桥的板块要与台背保持垂直,在施工时要水平拉锚,保证锚板能够纵向移动。道路桥梁的钢板距离要控制在75~80cm。在保持垂直的状态下锚板被损坏,就需要对锚板进行保留,还要做好边界绘制工作,保证位移的方向处于一致。然后是倒角问题,要防止锚板在旋转过程中对路面造成损坏,因此,要对台上的倒角进行合理的设置。最后是顶部板间的设置。在施工时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所以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从而为整个道路桥梁强度提供良好的保障。
2.2台后填筑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而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道路桥梁沉降段经常出现在后背区域,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有效落实后台填筑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台后填筑施工技术,从而确保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首先充分利用石灰、水泥等施工材料,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进行加固和改良,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填筑的效率和效果 ,相关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填筑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填筑尺寸和路基压实程度进行科学控制,提高填筑的充分性和彻底性,从而实现填筑效果的全面提升。另外,在对路基进行碾压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还要重视对振动碾压方式的应用,以实现路基的压实度的全面提升,从而保证后背区域的承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好对填筑材料的质量把关工作。
例如:相关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试验检测的方式,从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硬度、纯净度等参数和指标入手,对填筑材料内部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发现填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更换,避免因填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影响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最终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3路基路面排水技术应用
由于路基路面内部含水量超过了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同样会导致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出现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降低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出现的概率,相关施工人员要在充分利用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的基础上,重视对路基路面的排水处理,以达到降低路基路面含水量的目的,从而保证道路桥梁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在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的具体应用中,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完成对急流槽的构建,同时,并在利用急流槽的基础上,及时处理和解决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大量积水问题。此外,还要重视对沟渠的稳定和加固,尽可能延长沟渠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道路桥梁路基路面而言,为了保证其排水处理效率和效果,相关施工人员还要重视对防水材料的应用,从而实现路基路面的全面铺设处理,进而有效地避免路基路面渗水问题的出现。
2.4沉降段路面压实技术要点
路面压实作为道路桥梁施工的收尾工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在外界气温较高,风力较小的情况下,机械碾压长度不宜过短,而在外界气温较低、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应尽量缩短碾压段的长度。同时,施工单位也要兼顾考虑施工工期,如果工期较长,应缩短碾压段长度,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早凝而出现的路面接缝;如果工期较短,可以增加碾压段的长度,这样能够确保摊铺与碾压效果,路面出现沉降的几率也会大幅降低。
2.5加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措施
首先在施工阶段,要避免过分开挖道路桥梁的过渡部分,在开挖的过程中一般会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作业,也可能会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在道路桥梁建造竣工之前,需要对过渡部分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再开挖,根据土质来确定填充物和填充方案,增加土壤的厚实程度,确保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强度。道路桥梁的压实是交叉操作,在宽阔的区域需要特别注意路面的紧实程度,从而增加路面的稳定性。道路桥梁过渡部分的稳定性下降主要是由路面的排水系统导致的,在道路桥梁过渡部分施工时,一般会对排水沟进行修剪。在雨雪恶劣天气下,水会向路面低落进入排水沟,而排水沟表面铺设的材料是石块,日积月累会对排水沟表面的结构造成侵蚀,因此需要在排水沟中加入混凝土构件,防止排水沟系统被破坏。还需要有效的维护道路桥梁的过渡段。道路桥梁因为来往车辆的挤压变形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要对路基进行定期的修缮,避免路面受损程度的扩大和道路桥梁边坡的结构受损,从而保护道路桥梁与周围结构的协调性。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是保护路面岩石,尤其是根据不同的角度设置边坡的不同应用,比如将混凝土结构设置于边坡中,达到保护边坡的效果。在岩石边坡要设置高强度的塑料网,防止岩石被风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路基施工技术、台后填筑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等施工技术的应用背景下,为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相关施工人员在对沉降段路基路面进行防控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以上方面外,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施工新知识和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施工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还要总结施工技术的应用经验,使路基施工技术、台后填筑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等施工技术拥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从而为更好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施工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的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廷宇.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4):68-70.
[2]孔祥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4):87-88.
[3]钱兆亮.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1(Z2):55-56.
[4]王冬妮.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1(Z2):113-114.
[5]樊明皓.试析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01):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