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50319790312XXXX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飞速发展,公路工程项目质量也随之不断地提高,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施工技术,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公路施工技术的配合,本文对公路路面施工控制进行分析,对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创新
公路建设主要包括公路路基施工与公路路面施工两方面,复杂的天气与过载的交通会影响公路建设的质量,同时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整项工程的成本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公路工程建设工作中,经常出现由于施工技术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情况。若是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不达标,会加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选择适合的公路路面的施工方案,更新施工技术手段,严格督查工程质量,能最大可能的规避危险。
1、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1.1压实技术
首先应该清除道路路面上的杂草,控制好填挖截面的纵向。选择半挖半填填料时,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基底的地形和地质状况等其他因素。黄土的路基应当先将台阶挖出来,并且向内倾斜。当黄土中的含水量过多时,可以在黄土中加入适量的石灰,这样可以中和其中过多的水分;当黄土中的含水量过少时,可以在黄土中加入一些水,随后碾压,这样就可以保证黄土中标准的含水量了。这个工作在软土地基上要根据实际的承载力和含水量来调整,当含水量与规定不符时,应当采取灰土挤密柱的方法来解决;当含水量超过标准时,就可以将适量的石灰和土粉加进去来解决这个问题。
1.2 掺灰技术
回填灰土要充分搅拌以后才可以运送到施工现场。混合粒中的最大粒要符合要求,大小不能相差太大,只有选择的颗粒都达到了标准,才可以保证压实层的密实度会更好。
1.3 强夯技术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依照设计图中的规定来定位测量,在夯实的规定范围内确定,随后再进行这部分环节,在施工时应担注意几点,即首次夯实的位置要精准的测量并且标注出来,防止在夯点及夯锤中出现误差,准备好起重机后,要对准夯点和夯锤的中心点,否则会出现错夯或乱夯的状况,没夯的时候还要测量好锤顶部的标高,这样方便确认零高度,夯击的时候利用对夯持续的改变,夯击所有的夯点,夯击的次数基本上在施工之前就已经通过实验决定下来了。
2、公路路面施工控制
2.1 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从原材料的质量开始控制,在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性的检测指标分析,指标来源于实验室或者机械设备,应保障具有一定时效性以及快捷性的指标数据,进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控制结果。
2.2 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的性能与混合料性能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各种粗细集料的规格、强度、压碎值应满足规范要求。沥青的质量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沥青面层的低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以及在高温条件下的车辙深度、推挤、拥包等变形,都与沥青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应防止沥青加热时间过长,或加热温度过高,这样会使沥青粘度增加,变硬变脆,沥青发生老化,路面在外力作用下,石子易脱落,导致沥青路面坑槽的出现。
2.3 施工技术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控制是尤为重要的,合理有效的控制施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保障道路路面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对施工技术控制进行加强;与此同时,应基于公路路面设计指标的基础上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控制,能够把施工各具体环节中的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如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偏差等,对公路路面整体质量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创新分析
3.1 接缝创新技术
公路工程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对路面接缝位置运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处理,进而促使接缝位置的平整度以及紧密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3.2 纵向接缝施工
纵向接缝有热接缝和冷接缝两种。目前,高速公路均采用热接缝,部分一级公路和其它公路因设备配备,施工能力及场地条件(如养护改善工程要求半封闭施工确保通车)的限制多用冷接缝。热接缝即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同步摊铺沥青混合料,此时两条相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缝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好。在不设挡板的情况下碾压后边部会滑移形成斜面。在摊铺另外半幅之前应将呈斜面部分切割后除去,在切割后的垂直面上涂粘结沥青,摊铺时新混合料应重叠在已铺带上5~10cm。以此加热接缝边缘的冷沥青混合料。不管采用冷接缝技术还是热接缝技术,摊铺带的边缘都必须齐整,这就要求机械在直线上或弯道上行驶时始终保持正确位置。为此,可沿摊铺带一侧敷设一根导向线,并在机械上安置一根带链条的悬杆,驾驶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
3.3 橫向接缝施工
横向接缝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最常见,通常指每天的工作缝,也包括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摊铺中断,情况消除后再开始摊铺,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而设置的接缝。横向接缝的关键是混合料的温度变化。温度太高很容易产生混合料推移,温度太低横缝不能压实,易造成早期路面损坏。横缝碾压温度一般比正常碾压温度低5℃~10℃。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的好坏对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很大,重者出现错台跳车,甚至坑槽开裂等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横向接缝的处理有三个要点:即正确的接缝位置、接缝方式和施工方法。而对于技术人员方面,应监督其全程的工作,以便对一些不满足标准要求的位置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如此、才能更进一步的保障施工质量。
3.4 低温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温度会直接影响公路路面的施工技术,而气候直接关系着施工的质量。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气候温度等不仅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同时也会造成施工企业实际效益的降低[2]。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公路建设项目开始不断涌现,任务量的繁重、不可避免的就会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施工。因此,低温环境下的施工过程,保障路面质量是一项主要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控制混合原材料的温度以及相关的压实工艺可以起到有效保障路面质量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合原材料温度以及相应压实工艺的控制力度,进而有效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3.5 混合料温度的控制
混合料温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因而施工企业以及相关人员应引起一定的重视,应根据沥青的种类来决定混合料的拌和及碾压温度。如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按170℃~185℃控制,摊铺温度控制在160℃之上,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表面温度不低于90℃,低于50℃开放交通。如果公路表面温度在15℃以下时,则此时最好不应进行摊铺,能够保障公路质量在合理范围内。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保障公路路面质量,在加强施工控制力度的同时,也应对相应的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在较为科学的施工技术保障下,使公路路面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全面监管施工全过程,进而保障施工各环节的质量,以此促进公路路面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保障施工企业实际效益的同时,也对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索铭.公路工程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9,26(7):167.
[2]刘谭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08):58-59+62.
[3]马峰.试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0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