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日益加快,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迎来更高的春天,随之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迎合城市发展需求,我国开始健全交通规划管理机制,并通过道路工程建设方式不断调整交通规划结构,期望能够采取更加恰当的方式实现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本文探讨城市交通规划管理与道路工程建设问题,先界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条件概念,然后分析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改进措施,并制定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策略。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管控;道路工程建设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性,无法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产生。在此背景下,各地区对城市交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设计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方案,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在城市道路系统当中,主要的参与对象有人、车、道路、环境四类。道路交通管理就是对人、车、路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使得整个道路系统发挥其价值,并保证道路交通顺畅高效。通过有效地管理将人们的社会活动与道路交通相协调。现阶段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逐渐富裕,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轿车的普及给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例如道路规划存在不合理、各个干道的功能不明确以及道路空间不足等问题。而造成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早晚上下班高峰集中出行、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各大城市也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解决交通拥堵现象,力求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道路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设计和统筹建设
城市道路是地下综合管线的载体,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热力等各种管线通常都敷设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内。对于旧城区道路的改造,解决地下管线这一问题更为棘手,首先,由于旧城区道路地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并且缺乏原始规划文件及设计资料;其次,由于各管线部门通常拥有自己的建设投资计划,可能与道路建设计划存在冲突。这需要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建设时进行综合考量,并对接好各管线单位,做好远期规划,避免道路反复开挖的情况发生。
2.2道路功能效率低下
道路工程管理建设工作和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姿态,二者之间缺一不可。但早早年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更加关注道路建设的具体数量以及道路施工的效率,其并没有将道路施工纳入城市交通规划范畴当中。该情况导致道路工程的通行时间和实际交通规划存在矛盾冲突,尤其很多道路都存在横断面问题,该情况限制道路发挥交通功能。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该问题,一方面是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缺乏长远考虑,其并没有对道路当中的车流量构成情况以及道路需要发挥的交通功能进行合理分析。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并没有实地考察路况,而是单纯凭借交通部门所提交的调查信息来进行道路设计,该情况导致设计人员并不了解道路实际情况就已经完成设计图纸。如此,道路建设虽然按时完成,但无法实质性的解决道路交通问题。
3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改进与管控策略
3.1道路设施优化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还应做到合理布置各种道路设施,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在道路两侧路缘石布置上,通常高度设置为25cm,确保在发生紧急状况时人们上、下车时不会因车门被卡住而受阻。
借鉴欧美等国家设计方式,可以采用梯步状馈缩式设计,使路缘石高度达到40cm,在保证车门顺利开启的同时,避免车辆受损。在道路宽度和车流量均较大的条件下,设计人行横道显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从人性化设计角度进行道路优化,可以在十字路口、人流密段、街区等利用天桥实现道路连体设计。结合道路情况,可以设计自动扶梯、加高扶手等,合理引导行人通过,并利用防护栏保证行人安全。人流量较大,考虑到雨天打伞占据面积较大,应完成顶棚设计。此外,还应照顾特殊人群需求,完成道路无障碍设计。在坡道、盲道、建筑物出口、上下人行道等位置,都应完成缓坡设计,并设置扶手等设施,保证残疾人能够安全通行,体现城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为保证各种设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还应在后期加强管理,结合道路情况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使道路得到持续改善,继而为市民带来人性化体验。
3.2横断面布置原则
基于对现有道路相关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实际调查的资料,文章总结了以下几点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1)坚持以疏解交通为导向,充分结合现状交通量以及交通方式来指导横断面各车道分布。(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力求取得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相对平衡。(3)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用地空间布局,尽量减少大拆迁。(4)综合布局地上地下各种管线,考虑后期热力管道敷设的可能性,所有管线实现入地。(5)推行公交优先,设置公交专用道。(6)考虑现状断面布局,基于现状改造,避免浪费。(7)适度考虑增加绿化及亮化功能。
3.3供需平衡的交通需求管理
由于城市道路所能提供的行车停车空间和道路的承载能力有限,当城市中的交通需求不断增加时,严重的便会产生交通拥堵,交通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出行需求增加,对此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进行协调,保持供需平衡发展。需要选择在城市交通过程中效率高且节能环保,对道路资源占用比较少的交通方式来进行优先发展。例如,对于特殊路段或者是特定的时间段严禁某种车型上路。公共交通属于节能、环保且运输效率极高的交通方式,可以进行相应的财政补贴来引导大众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要做好规划管理首先需要对出行量进行预测,出行需求预测是做好科学规划的基础。出行预测目的是将居民出行量、吸引量与当地的土地利用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形成定量关系,从而能通过推算得到各个小区的出行量、吸引量。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交通分配的预测以及停车需求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建立相应的设施。
3.4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要求。首先将责任落实在个人身上,让每个人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化。而在个人进行了相应的责任明确后,需要做的事尽量保证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建立检查小组与考核小组来对施工小组部门的成绩进行检查与分析。将生产指标、生产安全、生产结果等方面都纳入了最终的成绩考核范围中。而在对城镇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应该始终放眼于长远,尽量使用世界领先技术来进行生产,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结语
综上,当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与道路工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求相关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有效的安全实施方案,加大施工组织的管理力度,为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要想富,先修路”这一句话已经说明了道路的建设的重要性,然而道路与交通的发展往往不可分割。随着社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管理与道路工程质量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前提。
参考文献:
[1]张涛,王雪枫.城市交通规划管理与道路工程建设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6):1634.
[2]晏农芳.城市交通规划管理与道路工程建设研究[J].门窗,2018(19):152-152
[3]吕凯,王宇.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