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潘立锋
[导读]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建筑业需求的提高,城市中工程建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28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建筑业需求的提高,城市中工程建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提升项目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强化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好项目施工质量。针对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强化质量管理,保证整体质量,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能否满足使用需求。尽管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期,无论是建筑数量,还是建筑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但其中也不乏劣质工程的存在,不但使人们的经济蒙受损失,严重情况下会造成重大工程事故,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形成威胁。所以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管理的力度,保障工程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竣工,需要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安全管理目标是零事故零伤亡的完成项目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可以如期交付使用。如果施工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隐患有的可以及时发现,在验收前可以及时整改,保证项目的质量;可是有些质量问题在后期的使用中才能发现,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好施工质量,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顺利实现质量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2.1管理模式落后
        工程管理与建筑工程行业必须要保持一个持平的发展态势,如果两者之间不相匹配,就会对项目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关于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这也是当前建筑企业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供需条件下,出现了多种新型工艺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使得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陡增,尤其当代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必须要得到有效的革新。但是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许多的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控的过程中,仍然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的压力非常大,无法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控,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信息共享困难,质量控制存在滞后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尤其不利。
        2.2缺乏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机制是参考与依据。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的问题。管理机制不仅起不到有效的管理约束作用,甚至对施工管理工作质量产生干扰,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表现为管理中施工隐患排查不到位、风险隐患大等。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使得施工工序衔接不当。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限制了其自身管理实效的发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监督不足,施工现场管理缺陷难以发现,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工程成本却不断攀升。
        2.3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其应用更趋成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具有滞后性,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当前其信息化应用局限于相关数据的采集,对其他影响因素考虑不多,过分推崇数据,导致现场管理分析结果的有失偏颇,甚至对施工过程起到干扰作用。信息技术应用中缺少足够的运维工作,也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实效发挥。

新技术在推行过程中,受制于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不了解,操作不熟悉,往往新技术的推行半途而废,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运用不了了之,而信息化质量监管实效发挥不足,质量控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代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更呼唤信息化建设。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3.1注重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近几十年,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优化,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必须要与当前的建筑领域整体形势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方面要注重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进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在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结合BIM模型,实现质量问题的事前控制,在方案制定环节,消除各种工程施工隐患,以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优质工程项目的构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3.2健全管理机制并提升管理实效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必须着手做好机制的调整与优化,其一要设置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人员的管理权责,确保每道施工工序有专门的负责人。在发生问题后,可以责任到人,以此激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其二要设置监督管理机制。针对责任人及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不正当的行为,及时处理。其三引入配套的奖罚机制,发挥奖罚机制的杠杆作用,调动人员施工现场管理的积极性,也起到榜样示范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气死要突出管理效率。追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高效率,从前期的目标预设到管理方案的具体部署,有条不紊,有章可循,事无巨细,优化管理。
        3.3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鉴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低效化,引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现场管理模式的变革,深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的全过程监管,全方位的动态监控,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化、整洁化,让施工现场管理更高效。信息技术的引入与推广要立足实际,特别是对于新兴技术,要切实考虑其可行性,咨询专家并实地考察,继而在电脑模拟软件中进行建模分析,有效避免新技术推广中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3.4优化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
        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施工工艺,为了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参加线下的技术培训,特别需要进行工程图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识图、认图、审图的能力。提高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工作,这是因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要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对于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性。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影响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24):148-149.
        [2]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
        [3]张建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20(08):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