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32119900115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轨道交通也得到了很到的提升,开发速度加快,大中城市皆在建设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管不到位会影响运营安全甚至出现危险,原因是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的难度加大以及难以进行协调。了解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保护区出现事故的原因以及发生事故的地点,对于运营保护加强监管,进行技术审查,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施工监管;安全管理
1、外部施工对轨道结构及运营造成的影响分析
轨道结构分为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包括:地面区间、车站、桥梁、风井等,而轨道交通的地下结构包含:地下区间隧道、车站、风道、地通道等。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按照埋深进行划分,则分为深埋式和浅埋式,如果按照施工方法进行划分,则划分为明挖和暗挖。外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均可能对以上区域造成影响。
外部施工作业对轨道地上结构的影响有:在施工作业时会产生外部荷载力,荷载力会作用于地上结构,使其产生损害。外部施工作业还会采取爆破等程序,地上结构会受到爆破震动波的影响,使地上结构发生裂缝。外部施工作业时,由于需要挖掘工作步骤,会在高架桥墩的周围进行挖掘和堆载。外部施工作业对于轨道交通地下结构产生的影响有:在施工作业时,由于需要将挖掘的岩土进行堆放,经常会堆放在隧道的上方,对隧道产生压力。外部施工作业时,需要挖掘深基坑,而深基坑的挖掘地点处于隧道的边侧,对隧道产生较大的影响。外部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挖掘工作,会使隧道岩土体地下水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引起沉降。外部施工作业进行爆破等工作时,对轨道交通地下结构也会造成影响,地下结构会受到爆破震动波的影响产生结构裂缝。
外部施工作业对轨道交通上、下结构都会造成影响,但通过相比较,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由于外部施工作业需要将挖掘的岩土等物质进行堆载,这些物质会对地下结构的地基产生作用,从而引发地基压缩变形的现象。这是由于外部施工作业时,并未考虑隧道结构的应力变化、塑性区开展、基础位移、裂缝开展、结构变形、爆破震动这些细节,直接按照正常的建设步骤进行建造。外部施工在进行爆破作业时或者是进行挖掘作业时,虽然隧道岩土体较厚,能够与隧道共同受力,但是外部施工作业存在多次挖掘或者爆破的工作,岩土体无法承受。外部施工作业的多次挖掘会造成隧道结构的受力情况,使结构承受不住压力造成危害。如果地下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的是浅埋式,外部施工作业对隧道产生的荷载力较大,需要隧道衬砌全部承受。如果外部施工作业产生较大的荷载力、外部施工作业在挖掘时将岩土体进行了位移,那么这些变化都会对衬砌产生严重的影响。外部施工作业中需要进行深基坑的挖掘,在挖掘过程中会对隧道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使隧道整体产生偏压现象。隧道整体向一侧倾斜或者是变形,最严重的情况是产生垮塌。
从上述内容可知,外部施工作业对轨道交通结构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有不慎,就会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轻微的可能导致轨道产生裂纹、渗水,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严重的则会引起隧道坍塌,造成列车停运或者人员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加强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的安全管理可以说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安全建设的重要课题。
2、地铁保护区内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地铁沿线保护区作为时常发生危险事故的地区,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地铁沿线保护区的监督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全民都要做到保护和监督的工作,从根本落实监督管理工作。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1 政府立法是地铁保护的根本
政府立法作为地铁安全保证的根本,政府需要依照当地的实际状况,制定出要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明确所有部门单位的职责所在,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保障整体地铁设施的质量安全,进而提高地铁保护区外界施工的安全管理。
2.1.1 政府部门的职责
政府部分需要从根本上确保保护区的层次和范围,且精确各部门之间的分工管理工作,依照职责要求进行工作,从而明确自身的目标。
而相关的管理部门更应当加强对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施工制度及接报制度,及时处理好各地铁经营部门的工作状况,若出现违规现象,需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惩处,对于突发现象应当及时做好防护和保障措施,再出现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援救,从而尽最大程度保障地铁工程的施工安全。
2.1.2 地铁经营单位的职责
相关地铁经营单位和部门,需要及时对保护区的施工,做好更加全面的控制和保障工作,且做好关于施工方案以及安全管理的防护工作,从根本上预防盲目施工现象的发生,尽一切可能实践监督管理的重要值守,做好现场的管理和保障工作,对于可能会发生事故的施工及时进行制止,并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若发现拒绝整顿的企业单位,需及时上报给政府和相关地铁部门,对其进行严加惩处。同时制定出对于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生和演戏,从而加强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2.1.3 施工单位的职责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先得到相关部门或政府的允许才可进行施工,且应当在正式施工前期就告知相关的经营单位。并且对于那些想要得到行政机构允许的工程,相关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地铁设施的保障方案及工作,且组织专家对所设定的方案进行论证工作,当专家考察完觉得这个方案可以实施,便可进行施工工作。而施工单位或企业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排在第一位,且做好对突发现象的应急和处理工作。
2.2 舆论宣传是地铁保护的先导
政府需要加强对地铁安全的宣传工作,不论是通过新闻、材料、网络等内容,都需要根据地铁开通的运营情况做出更加全面的报道工作,加强对人民群众乘坐地铁时的讲解工作,且对地铁设施的安全保障工作更应当做出宣传或报道,增强人民群众对地铁的关注,避免出现影响地铁正常运行的行为,加强人民群众对地铁设施重要性的意识,倘若发现地铁某些设施出现破损或无法正常运行时,需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地铁的运营安全。
2.3 统筹规划是地铁保护的基础
统筹规划作为地铁保障的重要基础,相关部门机构充分对地铁施工或运营时,需要做好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的目标,充分考虑地铁运行的实际情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其实行全方面的监控工作,从而尽最大可能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2.3.1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政府行者企业主管部门在进行申报工作时,需要加强对行者许可项目的管理工作,通过有关部门的认真审核工作和方案,再进行严格的论证后,方可才能下达行政许可资格。并且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单位或行政部门需要加强对实际现场的监管工作,及时接受地铁经营单位的信息报告内容,再根据报告有针对性的做出处理和解决。
2.3.2 地铁经营单位
地铁经营企业当申请对建设项目的材料进行审核时,需要办理好相应的手续,若发现地铁施工出现问题时,需及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再向承建企业进行回复同意施工的意见。当双方彻底签订安全施工协议时,需要加强对现场安全生产的保障、监督和报告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单位若想加强对地铁保护区外界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让政府部门加强对地铁经营企业的重视性,且保障地铁施工安全时,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发展该地区城市的经济,从而建设出更加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继勇.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及实践做法之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7):57-58.
[2]龙威,张红欣.广州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09(05):69-70.
[3]雷霆,陈舒政.广州地铁合建项目的合同管理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