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大中修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周竹轶
[导读] 摘要:本文对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时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提出沥青路面大中修技术实施关键要点、裂缝修补关键技术等策略,希望能为有效修补沥青路面提供参考。
        上海城建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时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提出沥青路面大中修技术实施关键要点、裂缝修补关键技术等策略,希望能为有效修补沥青路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环境;关键技术
        引言
        做好沥青路面产生各类问题原因,结合沥青路面实际施工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完善性施工方案及关键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减少路面病害等问题再次出现。在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如何运用关键技术,是目前各施工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 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分析
        沥青路面是公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路面类型,相较于其他类型路面,沥青路面在行车舒适性、路面平整度等方面有着十分良好的使用优点,其中沥青路面养护和维修也比较方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促使道路交通量逐年提升,车辆超载严重,导致沥青路面逐渐产生不同程度损坏问题,不仅影响车辆正常交通和运输,也难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1]。
        因此,做好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非常必要,根据路面实际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修补技术,既要符合施工要求,也能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维修质量。在不同建设阶段,沥青路面损坏程度也各不相同,所选择的施工修补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相关规范标准来进行操作,增强沥青路面性能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
        2.现阶段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时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环境控制不当
        各方面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影响比较大,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根据维修路段交通环境,确认是否对其进行全封闭或半封闭处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违反规定的意外情况出现,进而导致路面交通产生问题,不仅会降低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中质量,也会给后续工程施工带来危险。此外,气温、潮湿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沥青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程进度,即使是气候环境较为恶劣,也会选择继续施工,导致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下降。
        2.2施工方案设计缺失合理性
        通过对目前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由施工方案设计缺失合理性所引起问题严重程度较大。在沥青路面修补施工前期,方案设计人员并没有对即将要进行施工的路面进行全面勘察,只是根据路面损害程度来做出相关结论,造成沥青路面修补施工失效,根本无法达到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要求标准。此外,在沥青路面具体施工修补之前,方案设计人员除了需要对其现场勘察以外,也要充分考虑修补段路面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规划和设计出一套完善性施工修补方案,保证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2]。
        2.3施工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其中影响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质量另一因素就是施工材料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材料缺少相对于质量监管,导致施工材料质量与实际施工要求出现很大偏差,不仅延缓了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进度,也影响了该段路面实际修补效果,其工程效益大大下降。
        3. 沥青路面大中修关键技术实施措施
        针对沥青路面修补,在其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材料尽可能选择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其目的减少新石料开采,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号召,资源利用最大化,不仅可以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成本投入,提升工程效益。
        3.1沥青路面大中修技术实施关键要点
        为确保沥青路面修复施工顺利进行,对沥青路面修复施工之前,首先,施工人员应将此阶段道路封闭,与本地区相关部门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结合相关规定对即将要进行施工修复的沥青路面进行封闭,根据该阶段道路实际交通情况,再决定是否实行全封闭或半封闭。施工单位需要在关键路段设置安全提醒标识,如布控入口处,以此来告知来往车辆前方正在施工,请减速慢行,此情况是针对实行半封闭处理而言,保障该路段施工安全。
        其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配比和搅拌沥青混凝土,集料、粗集料、细集料以及矿粉等都是配比沥青混凝土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在配比沥青混凝土原料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方案,精确原料配比各项指标,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为了防止沥青混凝土配比出现问题,对后期路面修复施工造成影响,施工人员除了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对原料进行配比以外,也要对配比好的沥青混凝土采取验证,确认配比结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3]。同时,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搅拌时,做好每个环节衔接工作,充分考虑搅拌阶段外部环境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因素,若上述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质量下降,难以保证沥青路面修复质量。通常情况下,在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会使用间歇式搅拌机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搅拌,使用搅拌机搅拌时,施工人员应对拌和温度加以控制,尽可能控制在170-185度范围内,拌和好的沥青混凝土呈无离析、无花白且均匀状态。此外,针对搅拌完成后沥青混凝土运输工作,施工人员应结合整体施工进度和要求来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运输环节衔接不当,都会影响沥青混凝土在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实际使用效果。
        最后,严格控制沥青摊铺及碾压工序质量。不同建设阶段的沥青路面修复也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并不是对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整个路段进行修复,而是选择损坏极为严重与重点问题的路段采取沥青摊铺及碾压,以路面补救方式尽快完成施工修复。对沥青路面进行摊铺时,为保障沥青路面后期维修质量,沥青摊铺全程可采取机械摊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减少此过程中路面接缝数量,机械摊平速度维持2米每分钟,温度控制在160-170度之间。此外,针对沥青碾压工序,震动碾压方式并不适合已损坏严重沥青路面补救,可采取静态碾压方式对其进行碾压,每个路面碾压2次。施工单位应在此阶段施工中配置质量检测人员,主要检测沥青路面摊铺厚度,若发现摊铺厚度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及时反映并处理。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掌握施工路面实际损坏情况,既要考虑路面改善成效,也要考虑工程经济性问题,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增加工程综合效益。


        3.2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关键技术
        沥青道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路面产生裂缝情况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产生裂缝普遍由多个因素造成,针对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施工人员需要对多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注意,尤其是单条长裂缝,应在施工前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修补。裂缝修补技术运用时主要涉及以下几点内容:一是,清理沥青路面裂缝周围病害部分。对裂缝周围病害部分清理是防止裂缝修补后再次产生裂缝情况,清理完毕后将沥青混合材料填回裂缝中,其中高分子抗裂铁作为现阶段一种新型回填材料,对单条长裂缝修补效果十分显著,将特殊添加料放入传统混合材料中,增强了回填材料吸附力与咬合力,进而达到有效修补沥青路面裂缝目的。
        二是,处理密集型沥青路面裂缝。为有效分解密集区裂缝所受到的外部压力,在修补时,可采用聚脂玻纤布对其进行修复,聚脂玻纤布具有良好拉伸性与稳定性,对密集型裂缝修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可长期预防该类型路面再次产生裂缝,应对能力较强。
        三是,处理沥青路面横向裂缝。路基开裂、沥青热胀冷缩等是造成沥青路面产生横向裂缝主要因素,上述因素所造成的路面裂缝间距较高,缝隙较小,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mm。为确保横向裂缝修补有效,施工人员需要将裂缝周围区域尘土清扫干净,可选择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等材料对横向裂缝进行灌注;针对缝隙较大的裂缝,在尘土清扫干净前提下,利用细粒式热拌沥青对其灌注,并灌注灌封胶,最后使用烙铁对横向裂缝封口[4]。
        四是,处理横向密集型沥青路面裂缝。通常情况下,此类型裂缝间距不超过10米,其裂缝沉陷现象不明显,对上中层面进行挖补处理即可,若裂缝沉陷现象较为明显,施工人员应需要重新处理整个上中下层面。
        五是,处理沥青路面纵向裂缝。单一裂缝、沉陷现象不明显是纵向裂缝主要特征,针对纵向裂缝修补可采取灌注方式,若单一裂缝处伴随支缝或沉陷情况出现,施工人员应在灌注前对上中层面铣刨,再进行摊铺。此外,多条并列纵向裂缝处理,其沉陷现象十分明显,则需要铣刨整个沥青层面。
        3.3沥青路面车辙修补关键技术
        在外界压力、建筑材料质量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造成沥青路面产生车辙,在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针对沥青路面车辙修补会选择先进改良材料,主要是修补车辙并不严重的沥青路面。若是沥青路面车辙较为严重,施工人员则需要将此路段的路面挖开,路面铺设需要在将裂缝填补后进行,路面铺设补修材料通常会选择掺杂PR聚合物材料,此类材料是现阶段一种新型抗车辙剂,对修补沥青车辙问题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降低路面产生车辙几率,减少车辙对沥青路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3.4其他沥青路面修补关键技术
        老化翻浆是目前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病害,针对路面老化翻浆修补,施工人员需要将路面中所积聚的水进行清理和排除,修补时需要注意由盲沟中小碎石子引起的淤泥堵塞,及时清理淤泥堵塞。重点检查与维护沥青路面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管道、沟边以及中压排水系统等,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其进行检查,若排水系统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对排水系统采取维护,使其尽快恢复沥青路面排水系统。
        除此之前,针对沥青路面坑槽、松散以及沉陷等问题处理,对该段路面进行修补之前,施工人员应先对该段路面进行勘测,分析沥青路面产生坑槽、松散以及沉陷等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对应解决方案。如由路面表层引起坑槽问题,对其坑槽采取填充即可;由路基层破损所引起沥青路面产生坑槽、松散以及沉陷问题,则需要重新基层并修补路面。其中沥青路面局部坑槽处理,根据局部坑槽严重程度,再确定是否采取热拌沥青混合物填充或针对性修补方式重新处理;若沥青路面产生连续坑槽,施工人员最好铣刨和挖除整个路段面层,分析该路段连续坑槽出现原因,选择合适的修补方式,避免坑槽问题再次出现该路段。
        3.5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3.5.1加强路面摊铺环节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大中修垫层施工中摊铺施工是关键环节,通过对现阶段路面垫层施工实际情况调研和分析,发现人为及外界因素对路面垫层摊铺质量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直接关系着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效果[5]。因此,加强对路面摊铺环节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路面维修质量,首先,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机械摊铺方式对路面进行摊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路面局部极有可能出现离析现象,机械摊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路面局部离析问题出现,针对局面离析问题处理,可选择相应材料进行填充,使其确保路面摊铺均匀性。其中局部离析现象产生也受施工环境与施工材料等因素影响,通过对路面产生局部离析原因分析,若明确由施工材料引起,施工人员则需要对路面局部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替换,以此来保证路面摊铺后符合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要求。除此之外,控制路面摊铺厚度,维持路面摊铺过程中连续性和均匀性,保证沥青路面平整度和美观性。
        3.5.2加强路面碾压环节质量控制
        为确保沥青路面修补完成后使用性能得到增强,加强路面碾压环境质量控制十分重要。首先,对路面进行碾压时,通常会选择比自身重10-20t的振动压路机,根据路面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来调整压路机激振力,部分修补完成后的路面并不适合高强度振动,当路面碾压状态达到初始密实度即可;其次,路面排压处理。为确保沥青路面排压后平整度,施工人员应在路面碾压施工前期,使用推土机对该路段进行排压,随后再利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对路面采取垫层碾压时,施工人员应时刻关注施工中路面含水量,结合施工现场路面碾压实际情况,若缺水严重,则需要及时进行补水处理,增强路面垫层实用性;最后,铺设中砂。其目的排除垫层所渗透出来的水,减少雨水对沥青道路路基土方的侵蚀,使其保证路面垫层可靠性,防止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积水隐患,保障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
        结束语
        沥青路面产生裂缝、沉陷、坑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难以确保路面来往车辆驾驶安全和稳定,加强对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根据路面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关键技术,减少沥青路面破损,延长沥青路面使用期限,从而保障我国交通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俊.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187-188.
        [2]赵炜.高速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关键问题探讨[J].北方交通,2020(09):74-77.
        [3]冯二梅.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的几个质量控制点的思考[J].四川建材,2020,46(01):149-150.
        [4]杨文博.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6):30-31.
        [5]刘秀萍.沥青路面大中修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Z1):88-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