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祁红星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祁红星
[导读] 摘要: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需要在其管理工作开展中积极的做好财务预算工作,这样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奠定坚实基础,并促使企业经营的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管理目标得以快速的实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就是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各单位经济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后,在对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开展的最佳预算管理流程,其可以对企业的销售、生产、采购、费用、成本、现
        建湖县颜单镇财政审计和资产管理局  224000
        摘要: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需要在其管理工作开展中积极的做好财务预算工作,这样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奠定坚实基础,并促使企业经营的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管理目标得以快速的实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就是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各单位经济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后,在对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开展的最佳预算管理流程,其可以对企业的销售、生产、采购、费用、成本、现金流量以及资产负债等等进行合理的预算评估,进而为企业预算编制、控制、追踪及分析提供全面的指导作用,这为企业各部门的财务资源把控提供了良好帮助。基于此,本文将对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企业财务预算人员提供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财务预算;企业管理;作用
        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促使企业的管理模式正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型,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自身管理质量不受影响。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目标制定,以及相应预算编制方法的良好运用,来促使经济成本的管控力度得到加强,进而在企业资源不断优化与合理配置过程中,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永久提升,这将可以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市场价值的最大程度加强带来积极推动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能够明确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面对该工作时可以秉持认真的态度,以便有效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质量,促使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资金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1、财务预算的概念与内容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反映现金收支活动的现金预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预计利润表等内容。现金预算亦称现金收支预算,它是以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基础所编制的反应现金收支情况的预算;预计利润表:它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的预计经营成果,是企业最主要的财务预算表之一。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它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末预计的财务状况,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终点。
        2、财务预算的作用
        2.1 财务预算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全面、综合地协调、规划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经济关系与职能,使之统一服从于未来经营总体目标的要求;同时,财务预算又能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能够明确规定企业有关生产经营人员各自的职责及相应的奋斗目标,做到人人事先心中有数。
        2.2 财务预算有助于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财务预算为企业确立了一个可执行的明确的目标,是企业经营行为的指路灯和坐标,使其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目标方向一致并不断地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前进。通过财务预算,可以建立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标准。在一期预算结束之后,需要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及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预算考评。预算考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分析评价,掌握预算的运行状况、成绩、存在的问题及环节,并借以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为堵塞漏洞、纠正偏差提供思路;二是提供分析评价,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并兑现奖惩,而且为下一轮预算管理确定预算目标提供重要依据。
        2.3 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使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协调一致
        财务预算可以把企业各方面的工作纳入计划,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相互协调,环环紧扣,达到平衡,在保证企业总体目标最优的前提下,组织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各级各部门都能了解到本部门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看到自己部门的活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充分估计可能产生的障碍和阻力及薄弱环节等,以便区别轻重缓急,从而达到经济活动的协调一致。

为实施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企业把实现目标利润所涉及的各种资源的取得与运用都编制出详细的预算,并把预算作为控制各项业务和考核绩效的依据,以此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环节的业务活动,减少以至消除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始终保持最大限度的平衡关系,用较少的劳动力消耗和资金占用,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此外,预算编制过程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环,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各级主管和职工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达成一致共识,为采取统一行动创造条件,形成一种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使企业成为一个有纪律、高效率的整体。
        2.4 考核业绩标准的确定
        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便是为了可以确保好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并通过战略目标的层层传递和分解来赋予企业内部员工战略责任,促使所有的员工都能够负担起自身的岗位职责。而企业财务预算目标的确定将可以为企业各部门的业绩考核提供相应评判依据。在开展实际的部门业绩评定工作时,要严格遵循各项考核指标来对工作成效进行评定,对可能偏离预算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划清职责后做出奖惩,这样将可以激发各部门完成预算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应有的作用
        3.1 加强财务预算编制的管理,保证财务预算数据的准确
        科学编制财务预算,需要做好事前分析和调查研究工作。预算的编制一般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即先由公司领导层提出预算总目标,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目标制定其业务预算方案,由财务部门汇总后呈报公司领导层;公司领导层再组织有关部门根据各部门的预算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类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初审和平衡,并与各部门沟通后拟订整个企业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给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多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斟酌,最终编制企业整体预算。整体预算经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并逐级下达到各部门。因此,预算编制前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各部门提出的经费项目要认真考虑、仔细分析,本着“从大局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按轻重、缓急程度进行综合平衡。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做到预算编制的数据准确可靠是在今后预算运行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
        3.2 加强预算的日常管理
        预算执行环节主要应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完整的记录,有效进行有关预算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即预算的日常管理。编制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起点,也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应通过计量、对比,随时发现预算执行时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协助,及时揭露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薄弱环节,以提高预算达成的可能性,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
        3.3合理选择财务预算编制的起点
        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要以利润为起点,将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作为预算的主要目标。首先,企业要有足够的现金流,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在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要将企业的流动资金作为编制的重点,来合理的规划出生产及营运的基础资金;其次,要从企业的全局出发,综合考量经营性收支和在投资项目的资本,避免实际数据和预算数据出现过大差距。此外,还要避免财务预算设定过于详细,以免增导致审批手续复杂化,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重视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将可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条件。企业在开展实际的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企业财务管理要求来制定各部门的财务预算编制目标,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在财务预算内容设定方面可以大致进行确定,同时要选择好预算编制方法,财务预算开展中一定要根据相应的管理程序来实行,这样才能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真正的贯彻落实,并有效的控制好企业经营风险,促使企业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
        参考文献:
        [1]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J].欧阳吉发. 时代金融.2013(06)
        [2]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创新[J].高临君. 经贸实践.2018(18)
        [3]探析企业管理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J].吉冬云. 现代商业.2014(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