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5期   作者:濮钰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濮钰
        金泥集团干法二厂  7371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发展,有效提升了电气工程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引言
        传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低下,且应用质量得不到保证。智能化技术作为新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可借助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开展人工智能活动,不但可保证自动化控制效率,还可推动电气工程向着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是决定电气工程行业发展的关键,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价值的不断提升。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1.1操作更为简便
        智能化技术能够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在发生变化时,能够根据不同的结果执行相应的决策。对于自动化系统进行调整,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节省人工调整工作,不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监控和调整,能够直接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支持远程操控方式,技术人员远程对智能决策进行监控,在发现不合要求的情况时,能够实施调控。
        1.2无须建立控制模型
        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施前需要预先设计符合电气工程的控制模型,这样的控制程序相对来说更加程序化,无法根据实时动态进行评估和预测,也导致整个预测过程精准度较低,这就导致整个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控因素,这些不可控因素会直接降低建模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智能化控制能够不需要建立模型而直接实现自动化控制,这就能直接避免那些不可控因素的出现。
        1.3数据处理的一致性高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智能化处理器既可以有效筛选与整合录入系统的数据信息,还能准确判断不同控制条件下的数据处理结果。同时,控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各个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其原有的可变性特点,特别是对主体对象较为复杂的管控工作而言,应用智能化技术有利于整体提高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各种复杂性较强的应用场景中,若失去智能化技术提供的辅助性支持,仅依赖各技术人员实施的单一数据系统处理手段,很可能导致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技术人员的疏忽下产生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但有效应用智能化技术则可以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在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
        设计是整个电气工程中的重点环节,这需要相关专业的专员能够基于电气工程的实际运作情况,对系统进行分析,完成子系统的构建。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机器和设备的运作都趋于信息数据化,这就使得其系统内部变得更加复杂,一旦系统的某一环节出现了偏差,可能导致整个电气系统的瘫痪。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那么就可能导致整个运行系统效率的降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提前有效地设定好设备的运行参数,并下达指令,这样不需要人为操作就能自动控制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整个操作过程更加省时省力也更为流畅。有些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内设有人工智能芯片,系统在运作时能够自动识别芯片中的数据,这就方便系统操作人员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随时更改系统设定,以便更快地实现原来的操作预期,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在系统内建立监控系统,以保证能够实时监控到系统运行的过程,能够在防止故障发生同时推动系统的高效运行。


        2.2PLC编程技术
        PLC编程是一种使用数字进行实际操作的电气系统,一般在工业环境下使用较多。其内部具有储存器,能够对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通过数字的输入和输出来下达不同的指令,进而达到对系统或工程设备等的控制。目前PLC编程在自动化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系统根据储存器中编辑好的程序对数据按照顺序扫描,同时不断地进行循环,循环后根据质量来按照顺序执行。通过PLC编程能够对系统进行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完成不同的功能。PLC编程能够代替以往的控制器,其功能更加地丰富,不仅能够对电气工程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同时能够根据实际的数据来对处理方式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地具有科学性。PLC编程能够有效地推动智能化技术的提升与革新,促使电气工程系统得到平稳的发展。
        2.3电气自动化故障诊断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受多台设备差异的影响,致使不同机器运行设备采用的技术也各不相同,并且机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还会直接影响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效率。在智能化技术有效应用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可以全方位地监督与管控电气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另外,监测电气系统运行数据时,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参数标准合理推测其运行状态,真正为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供安全保障,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指明确切的故障范围与维修方向,在提高电气系统故障检修效率的同时,为技术人员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例如,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变压器在整个系统运行期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传统的管控过程中,变压器故障原因的排查时间相对较长,而排除故障也较为考验技术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实战经验。但应用智能化技术后工作人员则能在变压器发生故障时,通过分解检测技术分析出渗透油的气体组成部分,进一步缩小变压器发生故障的范围。此外,深入分析与监测相关数据信息,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故障的具体位置,明确故障发生原因,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故障排查时间,全面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工作效率。最后,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依托智能化技术还能自动筛查电气系统的运行参数与数据信息,并在故障发生前发出相应的示警信号,从而自动将有关数据信息反馈给专门的负责人员,使技术人员在可靠的理论依据支持下正确排查电气系统运行的故障原因,真正将故障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4应用于电气设备优化
        电气设备作为电气自动化的基本元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如应用传统的方式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整个设计过程出现失误。由于电气系统设计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要求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操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对电气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分析环节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数据算法,不仅增加了整个设计环节的复杂性,而且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综合管理和评价设备,运用预定的程序来优化设备,进而节约了大量的电气设备设计成本和人力成本。
        结语
        目前,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越来越多电气工程企业融入智能化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短板,实现了事前控制、智能操控和远程控制,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更好、更快的实现电气领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彭泽林.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07):175-176.
        [2]陈楚雄.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08):125-126.
        [3]盛丹.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12):147-148.
        [4]沈静雯.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9(06):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