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久文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6
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AI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AI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其展开详细论述,进一步对研究和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AI技术;应用
引言
AI技术是通过编程方式实现的,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技术包含社会领域和自然领域诸多方面的学科内容,AI技术是对人类各行为的开发模仿,从而有效实现解决各类问题。AI技术时代,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发展,也要能够和AI技术相结合,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升级,有效促进系统应用的质量。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样的,如生产的类型不同,生产主体的经济实力有着很大的差异,电气自动控制重视度也有着不同之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生产主体设备供应商市场中的一些电气设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电气元件产品质量差异比较大,面临着质量不过关以及性能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这就会大大减少电气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电气设备的运行风险。而电气自动控制运行参数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所产生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而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另外,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是体现在相应的监控系统没有覆盖全部生产运行设备,对于实际监控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不能以故障报告形式来为电气设备全方位监控提供依据。对于电气设备发生的故障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这就比较容易出现不同程度事故,所造成的财产安全损失也是比较大的。监控系统当中运用的传感器安装位置和生产运行指标不相符,数据的可靠真实度存疑,这些都需要加强重视。
2AI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AI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更加重视相关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而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组成结构复杂,操作难度较大,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要实现高效智能的运行,就需要对于多套系统进行联合应用,这样才能完成对繁杂的电气设备的控制,而AI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大数据和其他新型技术相融合,简化处理程序,严格遵循自动化操作步骤,对于设备的运行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建立智能化的现场控制体系,达到完全程控能力,使得设备能够实现自主判断以及自动化操作的效果,提升自动化设备的智能性,减少误操作发生的概率,保证设备运行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达到远程操控和实时监测的要求,进一步减少成本,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实现电气设备的高效利用。
2.2AI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AI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生产中,会根据生产要求进行调整,调整后的AI技术,会对电气自动化生产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以及处理,而这个过程,需要AI技术运用更多的技术,包括神经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在电气自动化生产期间,会使用许多高度精密的设备,假设设备在生产期间出现问题,AI技术需要快速确定故障方式的位置,并且在短时间内解决故障。在故障诊断期间,AI技术会向控制系统发出警报,警报内容包括故障的位置以及出现的时间,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以电气自动化生产中使用的变压器设备为例,在变压器出现故障时,AI技术首先会发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内容包含故障的位置、故障的类型以及故障影响范围。
在处理硬件设备故障时,工作人员会按照信息内容,制定故障解决方案,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故障。如果是电气自动化生产中软件出现故障,AI技术会进行自主诊断、分析,最终进行自主处理,减少人力的使用。
2.3AI技术在电气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2.3.1专家控制
所谓的专家控制,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专家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适当的融合相关控制系统理论的技术和操作,这是一种将所谓的专家经验实现二度模仿的新型技术模式。不仅能够使专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和普及,而且还可以减少一部分的人力和财力的支出,对于企业和用户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便利和获益。如果从电气控制的层面去分析,可以发现,融入专家控制相关领域的技术,对于提升自动化的水平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该系统的灵活性和控制程度也实现了质的提升。当然对于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善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专家控制线下模式基本环境的特殊性,在针对该项控制系统的优化过程中,则会根据真实的场景作为模型,提取其中的核心参数,并引入到系统的运营流程当中,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专家控制系统应用的顺畅性和协调性。
2.3.2模糊控制
要想实现模糊控制的功能,需要事先对相关的模糊语言变量进行收集和信息处理,并适当地引入有关专家的经验,从而为模糊控制功能营造一个较为特殊的环境和背景。换言之,单从该控制系统的工作机制领域来分析,更能明确,所谓的模糊控制,其实需要先明确所要控制的对象单位,并根据其现有的特点和所预期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模糊模型,之后再借助有关控制器进而实现对该类型系统的高效处理和应用。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而言,所谓的模糊控制就是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分支,并且该项控制系统的引入,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而言,是一项巨大的突破和进步。随着该控制系统的诞生,也为后续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极为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3.3网络神经控制
该项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人的脑神经元。也就是说网络神经控制是在人脑神经元的基础上所拓展的与人类相关的行为模拟活动,并且将逼近原理作为该系统应用处理的核心思想。并且就当前网络神经控制的发展形势而言,其整体态势可以说是较为明朗,而且再加上与之相关的结束在不断的普及和应用,其成熟度也在不断的上涨,对于后续的技术的支援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AI技术的出现以及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融合为多个生产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该项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当然,除此之外AI技术的出现以及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融合对实现从线下的人工控制到智能控制的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提升今后自动化控制的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的节约以及利润提升都必然会成为其今后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晓宇.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科技风,2020(09):114-115.
[2]马仲雄.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246-247.
[3]刘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AI技术运用[J].自动化应用,2019(03):146-147.
[4]杜晓燕,曹浩,张坤平.浅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AI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01):207-208.
[5]杜晓燕,曹浩,张坤平.浅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01):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