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猛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辽宁 本溪 1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网络的逐步建立,对变电站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变电运维班组必须重视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变电站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时期变电站网络化的目标。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网络的发展要求,本文谈到了变电站的保护问题,本文分析了变电站服务应如何工作。
关键词:变电运维班组;设备运维;问题分析;
1、前言
我们生产的生活依赖于电力,在这种情况下,变电站的服务变得非常重要。变电站的不间断运行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一是电力企业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建立健全监管框架,二是运行控制,完成风险检查、维护和运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变电站的连续运行。
2、变电运维工作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和网络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设备类型、控制方式、监控系统及其类型都发生了变化。维护服务与变电站的一体化也出现了。变电所计量一体化是指同一批人同时检查,变电所计量一体化是一种综合作业,作业队是最基层的处理运维的组织,本文研究了变电运维组织在设备检修中的表现。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在电力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常见的危险点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维修人员带来人身安全危害,还会造成电力设备的故障产生经济损失。根据笔者经验分析,其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变压器检修阶段没有做好保护措施。变压器是电力设施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切换电压,并调配成适合使用的电压数。将变压器的切合器关闭后,在空载状态下会产生较大的电压,而这时若不注意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会使变压器的绝缘表面出现损坏问题。同时,若绝缘表面受到损坏,且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投入正常使用后变压器使用的稳定性会降低,也会增加变压器故障报废的可能性。二是对直流回路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在电力设备当中,无论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都必须要有回路进行控制。在直流回路的操作过程中,相关检修工作人员若没有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来操作回路压板,尤其是在二次回路中出现了错误的压板操作。会使直流回路出现故障,从而给电力设施的自动装置以及继电保护等区域造成影响,引发继电保护设备的故障。一旦出现直流回路操作失误,会给检修操作人员造成巨大的人身安全威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把控,确保直流回路二次回路操作准确。三是倒闸操作票、母线倒闸的操作存在疏忽从而引发了危险点。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都会根据供电运行的实际情况准备多套设施设备。一般可分为热备用设备、冷备用设备以及待检修设备。在供电设备运行稳定的基础上,其他的电力设备都可以进行倒闸操作处理。而倒闸操作票则是根据电力设备运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流程来执行,并要做好操作票的审核和编制工作。另外,母线倒闸操作不当,也会出现一定的危险点。母线倒闸作为倒闸操作当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进行針对性的保护,并防止拉倒闸时出现安全事故。母线倒闸的危险点多是集中在操作阶段没有做好隔离开关的维护,使保护电压无法有效的切换四是在电力检修操作的过程中,其管理的规范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检修工作者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来操作检修作业。致使电力设备检修的质量不够高,留存下了电力设备运行安全隐患。同时,在不同季节开展检修作业,需要注意的危险点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冬季进行检修作业时,若没有做好电力设备线材的防护,会出现线材收紧的问题,这会使线路的连接性被破坏。而在夏季高温时开展检修作业,还可能会出现线路松散,电线互相缠绕等问题。这些都给电力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3、做好变电设备运行和维护的重要意义
变电站设备是变电站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至关重要,加强变电站设施的运行维护,保证变电站设施的高效运行,对现代电力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内容。因此,及时查找变电站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情况和安全威胁,分析原因,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以降低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对变电站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往往难以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变电站设备的损坏,因此,加强变电站设备的维护管理,保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力技术的进步,我们为变电站设施的运行维护提供了技术保障。变电检修组加强对变电设备运行维护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作中,切实提高工作能力,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可靠,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系统。
4、变电运维班组做好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措施
4.1提高人员能力
在集成工作中,我们对从业者的简单性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变电站的设施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可能实现“木塔里”。为了适应电商更好的发展,现阶段我们需要注重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工作场所的合格标准,对员工进行教育。同时,要鼓励员工建立相应的罚没惩罚制度,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能力。这使得提高员工的进取心和适应更好工作环境的实际需求成为可能。一些新建站、扩建站、整体改造项目,要在正式启动前对现场进行新的规划,采取典型操作票的形式,并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4.2及时检查隐患,更新规章制度
积极排查潜在风险,降低变电站设备故障率,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潜在风险调查任务需要在确定特定目标和开展工作之前制定具体的潜在风险调查计划。可以根据以前的故障调查记录和工作经验制定计划。为了顺利进行检查,必须事先准备好必要的检查设备、工作票、操作票等。此外,由于许多新设施的引入和使用,有必要更改当前规则,因此必须在新设施运行之前修改或更新相应的规则和过程。同时,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使操作人员充分了解新知识、新技能。及时解决设备故障。
4.3培训机制建设
面对大检查的新发展,企业需要努力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型员工,开展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作为一名分管变电站巡检的工作人员,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在保证变电站服务维护和系统巡检安全的前提下。具体流程是指在总进度管理局发布适当命令后,集团内各方立即进行的。电力企业应认识到技能培训的价值,利用培训方法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变电站和维护的新发展。体现新人才的全面培养,符合大管理团队管理的新需要,也符合提高变电站运行整体水平的新要求。
4.4协助“招牌”管理关闸作业
开关是电厂运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一次完整的闸门关闭操作包括操作准备、执行和检查三个步骤,包括现场确认、接线图确认、压板确认、设施参数确认、操作标志检查、操作流程控制。任何一个环都有问题,影响轻量化和运行速度,影响重量化和安全生产。介绍了招牌管理的思想,并以流程复杂、数据分布简化的流程图和直观集中的图形展示了招牌管理。作为门关闭操作的辅助,我们优化了原始数据的搜索和检索。进一步阐明了关闸操作的主要流程。
4.5变电站运行维护制度的完善
变电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保证了变电所管理制度的落实,使变电所的运行维护工作更加规范。各承包商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操作,确保变电站的最大运行条件。该制度的制定是根据实体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并确保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在系统的约束下,服务人员规范工作,亲自动手,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变电站进行运行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4.6子设备维护
智能电网内的一个设施无人值守。在监控过程中,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在线监控等系统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使这些设施的运行始终稳定可靠。定期检查,适时检查温度等异常问题,消除隐患。新设备和改造设备只能按相关检验标准付款,质量合格后方可付款。通过现场远程监控装置定期确认情况,确保设备质量良好。
4.7实行一体化模式开展检修工作
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工作通常都是由相应的负责小组来执行的。在检修阶段,其工作内容一方面需要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设备运行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排除故障隐患。然而如此一来,检修工作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小组的配合才能完成。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推行一体化的检修作业模式。一体化检修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运维检修的巡查小组和维修小组进行结合,小组成员需要至少确保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一体化的模式执行运维检修工作,可以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排查隐患和处理问题。不仅使检修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能最大化的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使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一体化模式的管理细节应当涉及到小组成员的分配、检修作业阶段的现场警示以及检修工作人员的护具佩戴。需要确保在各个环节都能把控好细节,杜绝安全隐患现象的存在。此外,一体化检修模式还必须与电力运维管理规范内容进行结合,确保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杜绝管理漏洞的存在。
5、结束语
从现状来看,很多电力公司都在致力于推行大检修的新模式。这是由于,大检修模式建立于新时期电力系统运维的前提下,针对电网运行涉及到的物力与人力进行了全方位的集中配置。由此可见,大检修模式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过高的电力检修成本,同时也转变了粗放式的变电运维模式。目前的状况下,各地电力企业都意识到了班组管理在大检修模式中占据的关键地位,因此也开始尝试着探求适合自身的模式。未来在实践中,供电企业还需不断的摸索,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的智能电网,实现全方位的检修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 虚拟平台运维工作探讨[J]. 微型电脑应用, 2020, 036(003):152-153.
[2] 兰雁宁,郑陈达. 变电运维工作计划优化方法[J]. 科技风, 2020, No.429(25):143-144.
[3] 谭玮, 焦艳. 探析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J]. 科技风, 2020, No.417(13):198-198.
[4] 张咸平. 探析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20, 000(009):394.
[5] 赵俊伟、秦佳鸣、谢杨. 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运维工作中的应用[J]. 电力与能源, 2020, v.41;No.204(05):46-48.
[6] 胡馨尧. 电力计量大数据对计量装置运维工作分析[J]. 名城绘, 2020, 000(001):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