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富县供电分公司 陕西省延安市 7275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朝着智慧、绿色电网方向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农村电网改造就是重要改造工程之一。在实际的改造和升级过程中,通过确保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合理、高效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力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智能电网建设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措施,旨在提升农村电网系统用电,及管理程度。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措施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农村电网具有分布广、设备落后、改造难度大等特点,这给供电部门的日常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随着新时期电力系统的改革创新,给农村电网的改造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这进一步鼓舞了我国的农村电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通过总结了在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利用该技术增强农村电网智能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在整个农村电网中使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管理整个农村电网系统,这意味着调度电网采用分层控制方法对相应区域进行管理。另外,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村电网建设,可以随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可以根据各地电网的运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度。应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可以随时对数据进行监控,获取更准确的监控信息,从而确保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农村配电网的改造和建设离不开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同时,有效利用光纤终端、配电站、变电站等多种结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还充分利用了数字信息自动化技术将配电转换为数字信息,进而快速将其传输到转换的下一个端点,然后设备使用产品的控制功能控制整个过程,并有效地执行转换操作以提高分配质量并确保效率。最后,将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涉及变电站的操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处理任务,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手动任务中的错误,为变电站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此外,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对各种设备进行分类,并实际工作上实现多个管理目标,例如同时管理、同时监控和高效维护。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二、升级农村电网的措施
1、勘察设计管理和图纸共同审核
电网业务包含很多内容,因此必须充分掌握业务状况,弄清具体要求,计划业务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分销业务计划。进一步审查获得的图纸以确认设计计划可行性,解决配电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在配电工程的设计中,必须做好勘察工作,这是提高后续施工可行性的关键。此外,为了使项目质量得到保证,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成本问题,以使电力项目的效率最大化。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进入图纸审核阶段,主要是评估设计计划的可行性以及电线和其他零件在安全环境中发生的变形情况。
2、提高输电技术质量
使用智能电网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最终供电质量直接受电能质量的影响,电网运行必须稳定。当满足以上所有要求时,管理者可以在智能电网中使用电力工程传输技术。换句话说,可以将传输技术和设备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安装在智能电网上。例如,通过超导无功补偿、交流转换技术等,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从而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效率。另外,管理员可以通过使用直流传输形式来有效地解决线路长、容量大的问题,从而提高输电效率。在传输高压直流电时,管理人员需要密切注意电源的影响,以提高智能电网的最终施工质量。
3、发电技术的应用
电力工程的发电技术是通过电子设备和其他方法控制和转换智能电网中的电能。电力工程发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还可以通过减少设备使用量来提高智能电网的效率。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技术已开始被广泛使用,例如可以合理地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压变频电驱动技术。
4、建立配电网络建设的合理计划
首先是场地平面图。在规划站点时,主要是通过确定导体的横截面,合理地分配线路以正确处理配电变压器,并弄清电源范围以实现合理的配电点。在规划场地时,有必要充分了解农村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进行规划工作。其次是结构方案。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和供电点的分布,必须合理布局其结构,以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使网格结构尽可能平衡,并阐明负载增加与电源之间的关系。最后,加强前期准备。农村电网改造前,必须全面检查电网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的损坏率进行详细统计,并检查线路的负荷率和劣化率。
5、安装和改进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农村电网中,通常会出现复杂的配电线路,主要涉及安装配件和连接线。施工人员需要准确地掌握现场情况,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指导在各个环节进行工作。为了有效地控制埋入深度的偏差,在构造电线杆的埋入深度时,最重要的是达到规定的值,通常地板的厚度应在-50100mm之间。基坑回填施工中最重要的是基坑的深度,该值应控制在500mm,并符合一次性施工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应采取夯实措施。在完成基坑回填施工后,应在周围建造一个防尘平台,合理调整该部分结构的高度。此外,施工人员还必须采取措施遮盖电线杆的顶部并密封该位置,但是此环节的操作必须足够小心,以免对接缝产生不利影响。
6、图像识别技术
随着数字照相机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诸如高清视频监视、红外热成像和用于移动设备的高清照相机之类的技术继续发展,从而加速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在电网维护过程中,一方面,在检查过程中,员工可以通过手持移动设备或智能传感设备收集可见光、红外、紫外线和其他图像信息。这些图像是大型、快速增长的低值密度数据,特点是人工筛选和判断,效率低,准确性低;另一方面,对正在维修的设备的识别和验证过程、设备缺陷的诊断、操作过程的监视以及人力组成的管理,现有的方法是由施工人员和现场监督人员进行人为判断,在操作过程中,员工的不当安全措施严重威胁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因此,与电网维护过程有关的相关图像的自动识别和检测以及相关功能的提取,对于准确识别维护设备状态的缺陷、控制维护过程和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
7、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相应电网建设技术
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村电网改造标准尚未得到实践认可。面对这种情况,必须统一加强对农村电网建设标准的认识。根据当地情况,综合考虑项目成本、建设规模和相关技术标准,特别是结合设备的技术含量,制定适合实际农村地区的建设计划等。所有建设改造单位积极加强学习,加深对农村电网改造的认识,制定合理计划,组织科学有效的建设,并在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电网的变化是实现均衡经济发展,尤其是配电项目质量的关键。作为电力公司,有必要根据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设计方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设计要求。只有全面做好农村电网改造的质量,才能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超.农村电网改造中配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15):72.
[2]陈德秋.农村电网改造中配电工程的施工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6):123-124.
[3]李云鹏.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牵引供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交通大学,2020.
[4]彭程,余万荣,郭建平,等.浅谈智能电网建设与农村电网改造之间的关联性[J].现代信息科技,2018(1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