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楠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柳林小学264400
摘要:汉语是一门偏口语化的语言,写作历来都是各个年龄段学生们的难题,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对这些学生写作字数的要求有所增加,作文内容要有自己的见解,具有逻辑性。写作是能力输出的一种表现形式,阅读就是能力输入的代表。学生们读过的素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写作能力才会慢慢进步。阅读与写作就是一个整体。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二者的训练必须同时进行。
关键字: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引言:信息科技时代之下,智能手机随处可见。新奇的游戏吸引着学生们的视线,一本本满载知识的读物却无人问津。学生们不喜欢阅读,害怕写作,导致语文综合能力偏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刻不容缓。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章法,增强学生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也不例外。寻找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一、小学中高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自律性。未到上学年龄时,家长在培养小朋友阅读方面疏于管教,在中高年级阶段已经养成的坏习惯会更难改正。同理,新的阅读习惯也很难养成。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交给了学生们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后,课后同学们更要经常性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常常不能按时按量高质的完成,阅读量和写作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也是正常。
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有所变化。试卷中的阅读题早已不再局限于课内阅读了。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是多维度的。教师能力的不足,阻碍着学生们发展的空间。
3、阅读同写作没能相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在阅读课文、课外读物时大都没有摘抄好词好句的意识,即时有这样的习惯,很多同学也很难日复一日的坚持已经定期的翻看这些美文笔记。
二、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培养的必要性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单单是简单的读书,而是要有意识的进行深度阅读:随手摘抄优美的词句,定期复习,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对积累的素材归纳总结。学生们拥有规律阅读的习惯,不仅会减少玩手机的娱乐性时间,而且还能把积累到的词句应用到写作当中,让作文从整体上变得更加通顺流畅且优美。
比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文章时,学生们要学会新欣赏佳作,把自己认为描写得很好很细致的地方摘抄下来。日后写有关家乡特色的话题时,可以按照作者的方式进行仿写。练习的次数增多,体会范文的写作构架和优点,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
2、写作能够促进阅读的目的性。在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和写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水平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同学们粗略读过的文章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是比较浅薄的,过几天就会淡忘。倘若是以写作为目标进行阅读,为写作寻找切入点的话,学生们就必须对阅读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能够脱离原文材料并且能独立的表达所读到的信息。让学生们以写作为目的来阅读文章,他们的信息归纳整合的能力会逐步改进。
在阅读和写作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中,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让同学们知道学习的各个部分是相通的,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学习。通过阅读和写作良性的循环,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促成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消除同学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害怕心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课文里比较有名的作者,一开始这些名家同学生们一样,也是不擅长写作的,拉近同学们同文章大家的距离,这些名家的写作也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让同学们不要给自己设置心理负担,是帮助同学们学习写作、养成阅读习惯的第一步。
比如,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繁星》这篇文章,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先生。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七八月份的夜晚景色,是学生们实际的生活当中常见的景色。通读全文能够感受到巴金先生对这夜色的描写很是细致,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认真地感受生活的每一天,勇于动笔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另外,简要地给学生们讲解巴金先生是如何一步一步增加阅读量和提高写作能力的。让同学们了解到阅读和写作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多多表达自己对于观察到的生活,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是时间问题。
2、组织相关的比赛,让同学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成绩获得成就感。它能够让学生们认可自己的能力,获得自信。同学们反复的练习会对文章的结构、语言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把积累到的素材应用到写作当中。加之学校可以设置学生们喜欢的小奖品激励同学们踊跃参加,进而促进同学们对读写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学习他人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3、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搜集优质的阅读材料以及作文话题,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去预习要学习的文章,课上教师利用PPT课件将文章内容生动的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对文本有全面的了解,布置与文章相关联的作文题目。让学生们即学即用,这样做无疑是最有效的培养阅读和写作一体化的方式。课后,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电子读物,同学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的阅读,勾选语言优美的段落,给那些不喜欢动笔写笔记的同学提供了便利。
以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为例,课前让同学们通读课文,并且选出自己认为写得不错的词语和句子。在课上让同学说出自己选择的原因,能让同学们多动脑去思考。再以课件的形式展现活的珍珠鸟,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仿照课文写一篇作文,对其进行细致的外貌、神态描写。通过实战双向地提高读写水平。
结束语
督促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在写作文时脑中才有话可用。写作是语文教学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积累素材是进行高质量写作的前提。在教学的过程中,二者互为基础,缺一不可。虽然很多学校还没有意识到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但是读写一体化培养的思路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友姣.刍议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J].精品,2019:068-068.
[2]王月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J].双语学习(乌鲁木齐),2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