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凡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龙华红星小学
摘要:在现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普遍教学方法是批注式阅读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早期就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一直被延续下来,这种批注式阅读法对学生学习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详细展开讨论,重点分析此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影响力。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所谓的批注式阅读法,它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能动性去独立思考欣赏文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色去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进行标注和总结,最后实现真正阅读的价值。这种批注式阅读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能有深刻的理解。
一、借助阅读批注,提高知识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板块就是如何积极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要想学好语文教学内容就必须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但是往往在此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内容积累不够丰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汉字是自己不认识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一些学习工具来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字和不认识的字。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之间进行学习交流,这样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短板,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字和不认识的字。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阅读批注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阅读速度加以限制,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效率。
比如,老师在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的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人公进行批注并总结。随后,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读后感交流,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坏境中成长。
二、利用迁移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校的宗旨和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核心素养能力。而提升学生这种综合能力最关键的方法就是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和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阅读和思维。想要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进行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批注,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批注起来,可以向老师提问,也可以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提问的模式,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充分阅读了文章的内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不同的同学积极表述自己的读后感,这样能够大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老师在讲解《田忌赛马》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向老师或者学生提问,赛马的过程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可以画一个思维导向图,将马的顺序进行不同的排序,看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利用迁移训练法找到文章特色的语句。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学习模仿作者的写作特色,领悟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和要表达的情怀,在以后的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整体的语文素养内涵。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现代语文教学效果。
三、通过拓展阅读,打开情感世界
语言是人类生活和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人类通向文明的象征。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语文,但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往往都比较小,对所有的事物基本上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认知都很浅显,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拓宽阅读。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打开自己的情感世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
比如,老师在讲解《繁星》这一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同时向学生推荐有关于作者巴金的其他三篇文章《秋》,《家》,《春》,通过这三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作文的写作手法和思路,便于学生理解《繁星》这一文章。老师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从作者本身出发,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性格特点,加深学生的掌握技巧。老师的这种教学效果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四、融入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为了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往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会将我们的文化传统融入进去,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增加学生的名族自豪感。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起传统文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名族自豪感。为了克服这一教学上的弊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教材中文化传统的融入。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我国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的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提高积累阅读素材,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使学生更好的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比如,老师在讲解《慈母情深》这一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去熟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批注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母爱的伟大。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做母亲的不易,学会感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中“二十四孝”的故事,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播放出来,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民主自豪感和学习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开拓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批注式阅读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圣安.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个案探索构架[J].学周刊, 2017(10):156-157.
[2]于欢.小学高段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7(48):76-76.
[3]马桂莲.基于批注式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以小学高年级语文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0(01):58-58.
[4]苏彩霞.浅析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22):19-20.
[5]徐全亮.开展批注阅读,张扬学生个性——小学语文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神州,2019(14):216-216.
[6]林焱华.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以小学高年级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2):56-57.
[7]曾丽.开展批注阅读,张扬学生个性——小学语文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 2017(47):103-104.
[8]覃杰."让读书留痕,让阅读入心"——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J].下一代,2020(05):01-01.
[9]谭茜.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方法的实践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0):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