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泉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锰矿分公司 广西崇左532315
摘要:在进行建筑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有一定的风险性,再加上对于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和管理环节不完善、不严格,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导致惨剧发生。想要提升施工环境的安全性,要积极的辨识评价危险源,根据其发生问题的诱因和危险性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控制,提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整个工程的安全管控水平。通过危险源管控能力的提升,降低工程事故率,为建筑工程营造出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危险源管理
引言: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对各类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实际建筑工程的作业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问题。各种建筑工程技术和材料不断更新,对建筑的要求变得更为复杂,在建筑工程中就会应用到更多的工程技术和人员,这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协调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每年施工工程中的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对于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和施工环境财产造成损失,引起难以挽回的后果。想要规避和减少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需要加强对于施工中人员、机械、建材的安全管理意识,提升对危险源的管理水平,严格按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应用,保障施工现场总体环境的安全水平。
一、进行施工危险源管理重要性
1.危险源概述
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中,会对人员产生健康或生命威胁、对财物环境产生损失破坏的根源与因素。危险源是造成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人在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各类物品应用操作的不规范不安全和在环境与管理中的失误缺陷都是施工中的危险源。危险源有极大的危险性危害性,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出现人员伤亡、施工环境和财物损失,形成较大的损失和危害。危险源还有潜在性和不确定性,在施工环境中的人员物料多,各类技术、器械应用复杂,环境情况多变且复杂,还易出现高空坠落、机械故障、火灾、塌方等危险。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就是危险源的辨识管理不到位,所以要重视危险源管理的重要性。
2.危险源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频发,带来许多惨痛的后果与损失。这些事故的发生说明了我国建筑行业对于危险源的管理力度不够,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危险性,而实际施工时的安全管理意识不足,人身安全措施和危险源管理不够严格,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没有安全隐患检查意识,这让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进行有效的施工危险源管理、提升相应人员安全意识和制定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地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率,有效地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提高施工环境中的安全水平,避免安全隐患带来的危险与损失。积极有效的管理危险源能让建筑施工环境相对稳定,有效保障施工工人的安全。
二、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的安全问题和建筑质量问题不断走入大众视野,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也还有许多的危险源管理问题存在。一是缺乏实际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许多施工整体项目对于施工现场都没有形成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建筑主体和应用技术的安全管理制度,或安全管理制度不适宜实际施工的环境技术。这样会导致在实际安全隐患检查和管理中,难以达到切实提高安全系数的效果,各类风险没有合理规避解决,导致安全事故仍难以避免。二是没有严格合理地进行安全检查监督,许多施工作业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人员和机械操作的监督,对施工环节风险和隐患不重视,这样极易出现安全事故,且难以在第一时间解决导致安全问题后果更加严重。三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安全意识,在工程作业中不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对危险源没有控制管理意识,甚至存在各类违规操作现象。这就导致许多安全隐患产生,难以有效维护施工整体环境的安全性。
三、施工危险源管理措施
1.对危险源进行有效辨识
要实现对施工现场中的危险源进行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到辨识危险源,由于施工现场中的危险源种类多,且许多因素较为隐蔽,所以危险源的辨识难度高。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可以应用直接经验法或系统安全分析法来辨析施工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析时要建立起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其清单内容首先收集的是施工现场中的各类工程、技术的共性,形成基础清单,再根据各类工程技术的各自特性,将危险源清单进行综合完善。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依据相应的科学安全理论进行系统的全面地辨识,根据特点划分主要危险源和相关危险源,辨识清楚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辨识危险源时还要对危险源的触发条件和各因素进一步的探析判断,应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判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和触发因素,为能控制管理危险源进行数据支撑。
2.对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价
想要实现科学的管理危险源和预防安全问题的产生,就要进行积极科学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在对危险源有一定的辨识基础上进行对施工安全的风险评价,将不同危险源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根据相关的信息应用科学评测方法,对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几率和后果进行预测和评价。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会应用综合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这几种危险性评价方法。评价时要依据相关规定的标准,明确重大危险源和管理重点。这种危险源评价的工作能有效强化工程系统的安全水平、提供最优安全管理方案所需数据、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和预见性。
3.对危险源进行实际工作的管理控制
想要有效管理危险源,对工程施工各环节中落实实际管控。第一,要在建设施工中建立起全面的安全预防部署,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重大危险因素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对重要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提高警惕和关注力度。制定的安全目标和风险管理方案时,要结合实际和遵循有关规定,还要经过相关的技术、安全负责人进行反复审计论证,确保各方案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际运营。还要制定各类危险源相应的危险应急预案,实现各部门联动,高质高效的控制危险源,提升安全预防部署效果。第二,在进行危险源控制和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时要建立起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安全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安全负责人,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为施工安全的各项工作提供保障。根据相关安全预防管理体系,制定巡视检查的周期性计划,并进行合理分工实行。对违规操作的现象进行相应处罚,及时整顿发现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性和危险源控制效果。第三,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应用案例、规定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危险源管理意识的培训,如施工各岗位在作业时的危险因素、对风险因素管控的重要性、各类诱发风险因素、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和对于施工日常的安全要求。管理人员要明确工作内容与重点,工程的施工人员也要及时对自身环境和所使用设备进行检查报修。通过多方配合对危险源科学有效管控,实现降低事故几率和事故后果、提升工程环境安全性能的效果。
结束语
在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和施工危险源进行管理时,要注重对主体结构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将危险源进行危险分级并积极预测其危害程度,提升对各类危险源的重视程度和控制力度。积极建立管理方案和风险预案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和联动水平,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对已发生的危险及时处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积极预防,为建筑工程的进行和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梁继光.浅谈建筑施工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电子版),2018(25):35.
[2]温艳芳,秦慧敏.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 评价与控制[J].建筑安全,2012,27(04):39-42.
[3]唐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2(10):150-151.
[4]田浩岑.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J].科技视界,2012(0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