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拼
身份证号:46003319920416****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较高,能有效抵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筑施工企业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完善工程各项功能的同时,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
引言
在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也在随之加快,进而使得房建工程的施工数量和施工规模不断增加。作为房建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施工结构之一,其建筑形式的优点得到了建筑单位的认可,但尽管如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的施工工艺方面和施工技术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体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探索,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尽可能结合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其做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才能在现代化的建筑行业中得到稳定性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注意事项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要想全面提升施工成效,要保障施工操作流程能得到有效优化,这样能基于各项技术展开施工。在施工中对各个环节规范化控制,能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成效,保障各类原材料在应用前能得到有效检测,防止选用诸多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首先要做好混凝土材料配置管控,对各类材料规范化选取,对各类材料配比进行控制,能有效提升材料应用效率。此外,当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以后,在搅拌活动开展中要防止运输环节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混凝土配制区域与施工区域之间保持相对较近的距离,防止长时间运输对混凝土整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好各个施工环节集中管控,全面做好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操作,能有效规避混凝土裂缝问题,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
2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严控施工的检验与养护质量
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必须重视保护层厚度的严格检验工作。完成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后,必须严格地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针对各个关键性的施工部位与施工环节必须严格的检验。而施工现场必须组织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监理单位等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针对梁与板等环节检查时,必须要求最少对5个或者占有比率不超过2%的梁与板检查,如果有悬挑,那么需要增加检查的数量。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湿度,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本项目钢筋混凝土板面采用自然养护,混凝土面板覆盖无纺布及麻布等保水材料,利用人工浇水的方式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通过一定时间的养护之后,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抹面,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表面裂缝。混凝土柱采取带模养护,同时延长混凝土柱带模养护时间。夏季高温环境下施工作业时,采取加大频率经常性的浇水养护,并且在完成混凝土浇筑3到l5小时之内利用吸水保湿能力强的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并且定时定量的浇水,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润湿状态,避免因为高温造成混凝土过快失水而开裂。水泥砂浆地面必须严格遵守施工顺序来操作,增强日常养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广泛,而且对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对绑扎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尤其是钢筋材料的质量,只有保证钢筋质量符合要求,才能为钢筋绑扎工程打下基础。同时在绑扎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大体积钢筋的应用比较常见,在绑扎过程中如果空间不足,就会对绑扎的有效进行造成很大局限,因此需要合理设计钢筋尺寸,确保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
2.3混凝土工程
首先是框架施工。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利用混凝土级配的水泥砂浆做好柱底的接浆处理,对于高度大于4m的柱,应在中部设置捣孔洞,在柱顶位置,如梁结构受到梁主筋的影响在柱顶交叉,则会降低混凝土下料的效率。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施工人员可在梁底500mm的位置设置浇筑振捣孔,也可在混凝土浇筑下方的平面绑扎梁板钢筋。下料时,施工人员要将高度控制在500mm以内。为此,可以使用红漆标记标杆的刻度,规范测量标杆,且分层振捣,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其次是梁板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梁、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中,要基于施工段原则,在一个施工段中完成梁板混凝土浇筑后,不得留有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可采取赶浆的方式引导混凝土流向,将其由一端引向另一端。施工人员可依据梁高分层,采取阶梯式浇筑方式,浇筑至楼板位置时,与楼板共同浇筑,且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完成振捣施工。此外,在楼梯工程施工中,应随梁板共同浇筑混凝土,施工人员必须坚持自下而上的浇筑原则和浇筑顺序。先振捣底部的混凝土,到达踏步位置时,与踏步混凝土共同浇筑,在工程施工中合理使用搓板搓平踏步面。再次是施工缝处理。为切实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在工程后期的施工阶段,要求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温度。混凝土前期浇筑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需结合混凝土的特点,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有效减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差,避免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所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可能出现表面孔洞和冻胀问题,为有效规避上述问题,需要在工程施工后采用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如工程处于高温环境,则在养护施工中,施工人员不得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覆盖物。作业期间,如暴露面初凝,则工作人员不得在混凝土表面放置覆盖物,以免受覆盖物影响致使混凝土表面产生坑洼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再者,施工人员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后拆除保护。最后是防水处理。建筑的防水能力充分体现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务必高度重视钢筋混凝土防水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防水工程主要由墙体防水和地面防水两部分组成。为加强墙体防水效果,应在实心砖墙后浇带上设置4m厚的墙体,有效规避墙体渗漏问题。在地板防水的过程中,需在地板铺设防水卷材,防止地板进水,进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
在经济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们对房屋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对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一些全新的建筑材料以及新型建筑技术正在不断推广和使用中。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房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增强了其抗震性和抗压性,再加上对建筑材料的重重把关,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质量得到最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俞玲.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710.
[2]张文智,甄旭广,张旭,等.试论房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1060-1061.
[3]潘龙.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7):13-14.
[4]刘新建,高辉.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消费导刊,2019(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