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
33068119900606****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一直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能够让城市人口出行变得更加便利,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势必会影响城市的发展,重点分析了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市政道路工程;应用
软基加固技术是路基工程施工中比较常用的重要技术,对道路项目的整体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软基加固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以便保证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可靠保障,能够满足市政道路项目建设的要求标准,为建设高质量市政道路奠定基础。
1软土路基特点分析
第一,含水量高。软土当中包含了大量粘土与粉土,土质较为松散,有机质土孔隙比较大。从电荷角度来分析,软土地基当中的负电荷比较多,呈现多孔隙状,特别容易吸水,水分能够长时间保留在土体当中,增加软土路基含水量。同时,因为软土路基含水量较高,会降低土体承载力。第二,流动性比较强。软土路基具备较强的流动性,经过长时间的承载负重,特别容易出现推移现象。由于软土路基出现移动变化,会影响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当外界荷载较大时,路基容易发生坍塌破坏。第三,抗剪强度低。软土地基结构复杂,结合其组成特点得知,软土路基的抗压与抗剪能力均比较弱,同时,软土路基属于多孔隙结构,承载能力较差。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如果上部行车荷载过大,超出软土路基承受范围,特别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坍塌与下陷,严重的还会引发大规模施工事故。
2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2.1换填技术应用分析
换填技术是软基加固技术方法之一,顾名思义,换填方法就是开展软基土层替换作业。换填方法需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土壤条件决定具体实施方式,若施工区域土体为普通松填土,含水量与土质条件符合路基使用要求,直接进行翻压即可,但是需要注意土体回填方式的合理性,具体就是路基开挖结束后,采用分层压实方式进行原土回填,并有效掌握回填厚度,每层松填土的厚度应控制在40厘米以下,然后进行有效压实后再继续回填,同时要注意压实度法实时监测,回填深度在80厘米以内时,应实现96%的压实度,深度在80到150厘米之间时,应实现94%的压实度,待深度在150厘米以上之后,其压实度应为93%。如果路基中的土体达不到使用要求,就需要换土进行回填。换填技术工艺简单,便于操作,不需过高的成本投入,只需要针对软基土层的土质条件选择相应的换填材料即可,遇到高含水量软基,可以选用石头或者其他高性能硬质材料,并有效控制回填层的压实度与密封性,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2.2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施工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施工技术,通过将水泥、碎石和粉煤灰进行完全搅拌,然后利用搅拌设备,将固化材料有序的注入软土路基内部,形成强度较高的桩体,达到提升市政道路路基稳定性的目的。由于此项软土加固处理技术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可以形成稳定的桩体结构,施工流程较为简单,无需使用较多施工材料,所以,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被广泛运用。
虽然此项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存在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在实际加固处理施工环节,容易出现堵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泵送期间,泵送的软管弯曲半径较小,会对混凝土输送速度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发生堵管现象,因此,施工人员要加强处理力度。为了保证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得到良好运用,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粉喷桩的转速,并加强材料控制力度,不断提高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效果。
2.3现浇混凝土管桩
软基加固各项作业技术当中,现浇混凝土管桩作业技术属于常用技术手段。合理应用现浇混凝土管桩作业技术,可确保振动的沉管桩及预应力管桩各项技术优势得以有效发挥,且具备着良好防渗墙优势。当前,选用1.5m管径现浇混凝土管桩,具备较强强度特性,软基松软区域加固深度为25m,技术员可通过施工组织的合理优化,简化处理现浇混凝土管桩作业工艺。在一定程度上,现浇混凝土管桩作业技术手段适宜在各种不同软基松软区域当中应用,适用性相对较强。市政道路项目建设施工期间,借助现浇混凝土管桩这种软基加固的技术手段,能够强化软基密实度及固定性,提升项目总体的施工质量。
2.4强夯法应用
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中,强夯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实用性强等诸多特点,在具体工程中发挥了非常明显的应用效果,并且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得到深化发展,具备了多种技术原理,强夯法的使用原理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是动力置换原理,应用该种方式时,首先要在施工区域土层中掺加碎石材料,然后启动强夯设备,对碎石材料实施夯击处理,碎石材料在此过程中相互碰撞融合,进而形成碎石挤密桩结构。其二是动力密实原理,在目前的市政道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该方式的实施是操作夯击机械对路基土层进行夯击处理,促使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在重力作用下缩小,提升土层稳定性。其三是动力固化原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就是借助动力设备打破土层整体框架,提升土壤颗粒的紧密度,并将土壤中的水分挤压出来。这种方法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比较高,进行实际应用时,首先应做好施工路段进周的集水井设置工作。
2.5预应力管桩法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软基加固技术中的一种技术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必须通过全面有效的地质勘察明确软土路基土质的实际情况,了解并掌握土体松软程度,以便实现管桩技术操作的高效性与合理性为管桩技术的高效应用奠定基础;此外,也要保证软土路基加固范围的合理性,根据该技术要求标准开展打桩位置测量工作,保证打桩位置的准确性与施工质量;打桩位置测量工作有效完成后,对管桩架设位置和具体数量进行确定,然后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开张管桩埋设作业,并有效记录各施工环节的具体状况,通过详细的分析对比,保证管桩施工能够达到设计图纸要求,为该技术的加固效果提供保障。
2.6排水固结法应用
在市政道路基础工程的软基加固中应用排水固结方法时,需要考察施工区域的土壤条件是否为饱和软弱土层,因为该项技术方法只有在这种土质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技术优势。采用排水固结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要想实现该技术方法的应用效果,需要在土体中设置直立排水井,将土体空隙中的水分引排出来,并在空隙收缩后铺设砂垫层,以便实现水平排水,然后利用加压措施提升排水固结效果,该技术方法的明显优势是不需动用太多成本,而且施工速度比较快,适用于路面抢修作业。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作业期间,注重多重因素的考虑分析、科学应用土木合成类材料,并做好塑料排水板作业、砂石垫层的换填作业、水泥搅拌桩、现浇混凝土管桩、预应力管桩的加固作业,同时,还应当结合市政道路项目具体建设标准、实际地质情况及加固要求等,实时调整软基加固作业方案,为确保市政道路总体建设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施工中土基工程质量问题分析[J]. 朱转霞. 砖瓦. 2020(09)
[2]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 孙洪祥. 砖瓦. 2020(09)
[3]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J]. 张跃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