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张琪新,袁榆
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2000
摘要:项目成本管理是每个项目都需要控制和管理的主要成本内容。针对传统施工过程中存在材料加工、运输、管理和使用较难把控等问题,使用 BIM 施工模拟技术通过利用钢筋翻样、模板拼装图、砌体排布图等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进行管控,实现了项目施工过程期间直接对项目主要耗材进行管理,对项目主要材料的管理更加精细。探讨了BIM技术与现场成本管理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在通过优化项目相关中、大型机械设备的周转使用时间,减少机械的租赁时间和租借次数,对项目机械设备进行更加合理化的管理,进而优化了整个项目的成本。
关键字:BIM 成本 钢筋翻样 模板排布 砌体排布
引言
项目成本管理是每个项目都需要控制和管理的主要成本内容。现阶段,针对传统施工过程中存在材料加工、运输、管理和使用较难把控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建设的需要。例如:在传统施工管理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对材料的消耗,出入库工程总量的管理,在项目施工过程经常会出现剩下1-2层主体封顶但是钢筋超过了技术给定的材料量,只能通过超额的方式进行钢筋材料的进场,导致了钢筋成本的增加;在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砌体材料的随意裁切,砌体运输的损坏,砌体施工时砖规格使用错误,导致砌体返工,返修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砌体材料量的提升;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材料的预估时,由于相关参考也是来自于其他相关项目的项目经验,没有进行科学的计算作为依据,从而导致材料用量和设备租赁周期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导致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会增加额外的材料和租赁费用。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必须优化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技术,BIM 从基础的技术方向开始转向了施工管理。
本文拟结合 BIM 施工模拟技术,从钢筋翻样、模板排布、砌体排布图及砌体工程量等方面出发,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进行管控,探讨BIM技术与现场成本管理结合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施工过程相比,通过数字模拟,BIM数据的方式可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数据管理的方式改变公司现有的项目管理方式,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进行项目成本的管控,提升项目整体的盈利空间。同时,将BIM技术与成本管控进行结合也是BIM在未来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趋势。
1.BIM 技术特点
BIM通过对项目模型的搭建,抛开定额、预算两个项指标内容,直观的将模型的工程量、材料量进行提取、分析,编制适合项目相关节点的材料使用计划、评估相关阶段内的材料采购情况及配送计划、将相关计划内容匹配到项目相关节点中,按照项目施工的相关阶段、节点,制定相关的主要材料、周转材料的材料量使用红线,根据模型提取的材料量进行评估红线最高峰值数据,同时评估拆除部分所带来的成本加成系数,最终形成材料管理计划书。
利用计划书中的相关节点和材料的用量,项目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全过程介入管理,在利用BIM模型提取工程量的同时生成对应的模板拼装图、砌体施工图,通过相关的图纸对劳务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从材料加工、材料运输、材料使用三个环节对主要材料进行过程管理。对于周转材料的管理内容则是通过材料计划书中的材料使用上限及劳务合同中的相关制约行为进行管理,从而对项目的周转材料例如脚手架中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的管理,与主要材料的管理方式相同,全过程参与管理,并进行监督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对劳务中的浪费及破坏进行相关制度的约束。
2.BIM与现场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BIM技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介入项目成本管控,利用BIM相关数据,对项目在使用传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数据,三维出图、数字模拟的方式对项目材料前端加工、运输、使用过程、中大型机械的租赁使用进行全施工过程监测和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浪费、材料乱用,台班机械不按要求施工内容进行作业等问题。
(1)钢筋翻样计算,使材料成本精细化
根据《16G101》图集中的钢筋下料方式及规范要求,结合项目施工过程中钢筋加工的需求,利用BIM软件结合图集要求及规范进行最优化的钢筋下料翻样设置计算,通过建立钢筋翻样模型及相关翻样计算设置,形成满足民建项目通用的钢筋翻样应用手册,便于民建项目更准确的计算出现场实际使用量。采用翻样钢筋量做为红线控制量进行钢筋管控,结合项目相关管理方式进行钢筋用量的把控。通过BIM计算书优化设置及优化翻样减少原材用量的损耗。
钢筋用量把控红线,通过编制材料使用计划书,其中包括钢筋的入库,钢筋的出库等内容计划,在计划中需要按照施工对应节点对项目钢筋使用量进行红线把控,针对红线的超出量或小于量进行统计,并作为最后的成本管理的管理过程进行记录。通过使用BIM模拟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管理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对钢筋材料的使用量,出入库工程总量的管理,使项目施工过程中钢筋材料的实际消耗数量与技术给定的数量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极大的避免了钢筋等主要耗材的浪费,降低材料的成本。
(2)模板拼装图和周转材料的统计,使材料成本准确化
模板周转材料统计,在借助BIM主体结构模型,联动相关BIM模架软件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模型进行建立,快速输出项目模板架的需用数量,通过计算需用数量及周转内容,对相关材料进行把控,减少周转材料的进场堆积时间。
民建项目利用REVIT进行基础结构模型建立,利用模型在其他BIM软件中进行脚手架、模板相关工程量的提取,在相关软件中进行完成项目通用的模板拼装设计书、模板拼装出图标准,形成标准化、系统性的做法,便于实际施工中材料的管控。通过模型配模与传统施工对比减少模板及木方原材损耗,降低损耗率。
(3)砌体排布图及砌体工程量统计,使材料成本精准化
在利用相关BIM软件对项目需要使用砌体施工的区域进行砌体排砖模拟,生成相关的砌体排布图,在砌体排布模型中针对相关模型设置及规范设置进行统一标准设置,对完成相关设置内容的单体进行砌体排砖出图,并附带砌体规格数量,方便施工人员对相关数量的砌体进行裁切及砌筑,现场管理人员通过图纸进行施工对砌体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利用BIM模型中的排砖相关内容,对项目需要砌体施工的区域进行模型砌体排布,在完成项目排砖图后对应输出相关施工图纸通过图纸指导项目进行砌体施工,同时控制相关砌体材料的使用用量及损耗控制。利用建模排砖与传统施工对比减少砌块损耗,降低材料损耗率。
此外在通过优化项目相关中、大型机械设备的周转使用时间,减少机械的租赁时间和租借次数,对项目机械设备进行更加合理化的管理。以及利用 BIM 技术对项目塔吊、场地、构筑物、施工电梯及外架等情况进行模拟,实现场地的合理布局和最大效率利用。
利用BIM技术与现场成本管理相结合,通过利用钢筋翻样、模板拼装图、砌体排布图等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进行管控,实现了项目施工过程期间直接对项目主要耗材进行管理,对项目主要材料的管理更加精细。通时在通过优化项目相关中、大型机械设备的周转使用时间,减少机械的租赁时间和租借次数,对项目机械设备进行更加合理化的管理,进而优化了整个项目成本。BIM技术与现场成本管理相结合将会是BIM在未来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 [1]刘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综合应用[J].江西建材,2021(03):151+153.
· [2]沈桃,王效玲.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21(03):236-237.
· [3]马禹.基于BIM技术现场管理优势及思考[J].江西建材,2021(03):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