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荔文志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荔文志
        身份证号:62262319860816****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业,我国也进行了大力的建设。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桥梁质量一直是建设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尤其是混凝土的质量,对桥梁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它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桥梁桩基施工技术也影响着桥梁的整体质量,因此对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应该有所分析和研究。它在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和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引言
1桥梁桩基施工高质量的重要性
        在对桥梁施工的整个期间,桥梁桩基在桥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桥梁工程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桥梁桩基承载着桥梁的自身负荷以及来往车辆的重力。只有通过确保桥梁桩基建设时的高质量、高效率,才能确保桥梁整体的稳固、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想要保证桥梁桩基的高质量实施,加强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就要提高桥梁桩基施工的高质量,保证桥梁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桥梁桩基施工的控制力度,施工人员应了解施工的标准规范,然后严格地按照标准规范去进行施工,实现对桥梁桩基的全方位控制。
2关于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2.1  灌注混凝土技术
        桥梁桩基施工的期间,浇筑混凝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灌注混凝土技术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桥梁桩基施工的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实施 。首先,对混凝土搅拌时要注意搅拌的具体时间,要求控制在 90 s 以上,在搅拌完成之后,要对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进行测试,确保可以满足桥梁桩基施工的需求,测试的结果合格才可以被用在施工中。然后,当混凝土在进行灌注时必须确保孔内的干净程度,还要对其沉淀的厚度指数进行相关的检测。最后要保证导管的稳定,然后才可利用承压试验和水密试验进行相关的确认。
        2.2 挖孔技术
        开挖施工时,首先由有关人员根据图纸设计标准进行测量放线,并确定钻孔灌注桩中心的具体位置。如果防孔施工中两桩间距过小,可采用间隔法开挖隔离,设计轴线与第一圈中心线的偏差应严格控制在2 cm以内。开挖桩孔时,必须保护孔壁不受损坏。首先,综合修建钢筋混凝土上部挡土墙,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标准控制挡土墙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并对孔底垃圾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施工。
        3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  
        3.1优化施工配合比
        在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重视混凝土各项组成材料配比工作,应依据实际的工程需求,进行不断的试验,最终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比例,构建最佳的混凝土配比方案,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桥梁混凝土工程标准。在不能削弱桥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控制水泥材料的使用量,不断优化材料配比。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可加强集料配比实验工作,选取不同规格的集料进行全面的实验,最终筛选出符合桥梁混凝土施工要求的集料进行有效施工,进而保障桥梁施工质量,降低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概率 。


        3.2 拌和料的质量控制
        3.2.1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防治桥梁混凝土裂缝问题上,最常用的防治手段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在筛选水泥时,从水泥型号、强度以及水热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若是部分水泥材料的水热化程度较低,则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使桥梁的承载力下降。若是在组合材料配比中,加入过多的水泥,则会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发热量,影响桥梁工程质量。在具体的桥梁工程实践中,需重视材料配合比,综合配比性能较佳的水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对桥梁混凝土集料进行验收,确保集料符合桥梁施工需求 。
        3.2.2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在桥梁混凝土组合材料设计方案中,加强混凝土结构中水泥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确保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误差在可控范围内,最大限度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有相关的研究表明: 水泥材料的使用量与其水化热的相关性呈现出正向相关性,即在 1 m3的混凝土施工材料中,水泥材料的使用量增加10 kg,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温度出现上升情况,约上升1℃。对于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说明水泥材料使用量的合理配置,在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应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外加剂的选择中,针对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外加剂,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标准达到桥梁混凝土结构需求。在不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为了减少混凝土施工材料搅拌过程中的用水量,可选用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使用,既可以达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增强混凝土早期强度的目的。用水量的减少,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也降低了混凝土材料的干缩性,大大减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
        3.2.3严格控制用水量
        在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混合中,内部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干缩性产生影响。针对混凝土施工材料中含水量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控制策略: ①桥梁混凝土压实环节易因混凝土组成材料中含水量过高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实现预期施工目标,使得混凝土横断面出现较大的起伏,同时也使得混凝土施工材料出现分离情况,上层多为水泥浆,下层多为结合料,对桥梁混凝土结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且大大增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②混凝土施工材料中含水量过少,使得混凝土施工材料出现松散现象,形成横向裂缝,严重影响桥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搅拌中,应尽量减少水的使用量,合理用水,避免出现上述裂缝问题,影响桥梁整体工程质量。
        3.3 完善混凝土养护管理
        在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养护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和生产前,应根据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能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养护计划,并将其列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并随时检查其实施情况。控制好混凝土凝固时的环境温差和凝固温差,在公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结合实际的气温条件和桥梁构造形式,合理控制模板支护的拆除时间和温度调节,以此保证混凝土良好的性能。温度差异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成品质量,需要将混凝土内部和环境温差严格控制在20℃ 以内,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完善好喷雾、洒水覆盖等养护措施,达到混凝土养护的作用。混凝土养护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材料的微观特性。早期养护得当,混凝土密实度高,总孔隙率低,后期毛管含量降低,因此合理的养护会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性能,如强度、抗渗性等。温度、湿度和养护时间是混凝土材料养护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参数。充足的水分、适当的温度和必要的养护时间是实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保证。
结束语
         总之,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分析有助于桥梁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志鹏.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检测与加固技术[J].智能城市,2021,7(04):25-26.
[2]杨文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J].智能城市,2021,7(04):148-149.
[3]罗发育.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要点控析[J].智能城市,2021,7(04):158-159.
[4]傅磊.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改进措施[J].安徽建筑,2021,28(02):163-164.
[5]胡免缢.新时期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施工要点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02):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