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罗教锋
[导读]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各行业都获得了很好地发展。
        罗教锋
        中山市阜沙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    528434
        摘要: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各行业都获得了很好地发展。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建筑行业的建设数量、规模逐渐扩大,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有很多优势,如有很高的机械化水平,施工比较快,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是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十分受欢迎的施工方法。但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还有诸多问题,影响施工管理效果。为提高装配式工程建设的质量效果,就必须要做好装配式工程的施工管理。本文也据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施工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也广泛应用,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发展前景是比较大的。当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施工管理受到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对于装配式建筑效益的实现是不利的。相比于传统钢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有明显的优势,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要注重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工程建设获得良好的效益。
一、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作为新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使用大量的预制PC构件,经过标准化的设计,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进行拼装,所以装配式建筑不只是被束缚在施工现场中,工厂可以事先对结构构件进行制造,在保证构件质量达标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1]。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有着明显的优势,施工建设使用的结构构件是事先进行预制的,只要在施工现场对其进行组装就可以。周边环境不会对施工产生影响,而且出现的粉尘污染、噪音污染也比较小,有助于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在对建筑构件进行组装时是要用到很多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要有效的控制工程细节。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使人、财、物力的应用得以减少,使工程施工安全得以保证,减少工程整体造价。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在具体应用施工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不利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效果的实现,进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
1、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实现标准化的管理效果,就需要有专业化的装配式工程设计团队,其中要包含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以及安装设计等人员。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后相关设计队伍就可以进入其中,由专业化的工作人员共同设计施工方案,通过模块化的组合设计方法整合各分项方案[2],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施工方案。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很多企业参与,因此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使施工方案能够达到设计需要,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以便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效果的顺利实现。
2、完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制
    为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制作为保障。加强政策法规的完善力度,科学开展顶层设计,使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制度得到很好地创新,让装配式建筑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机制的建立,使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此外,对于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而言,要全面把握梳理建筑行业的相关生产标准,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3],依据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制,为装配式建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做好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准备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施工准备工作的开展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

施工企业在对施工方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要科学的调整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从而使工程建设施工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完善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体系建设,装配式建筑材料从工厂出厂时要做好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只有材料质量达标之后才可以被运输出去。在运输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对运输的具体数量、距离等对运输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当材料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还需要有效的保护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划分,落实具体的安全管理策略,有效维护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使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建设效果和质量达标。
4、开展技术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技术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将装配式装饰工程施工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由专业化人员进行操作,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运输、安全以及验收进行实时,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数据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信息的共享。此外,注重开发研究装配式建筑要点技术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装配式建筑的一体化集成设计[4],加强装配式建筑设计对于相关配套设施的生产、安装等管理,明确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新技术。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科学监管,维护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效果。
5、提高人员整体水平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人的影响是特别大的,所以加强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极为重要的。要注重人才培养培训,通过分层培训的方式,结合不同的岗位对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施工人员,要让施工人员对装配技术有更深的把握,提高施工人员对于构件的熟悉把握程度,使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中能够正确运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开展工作,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全面把握施工情况。对于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优化管理方法。装配式建筑作为新的形式,有些管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并不熟悉,所以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不足,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为此,要注重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提升管理人员对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模式的认知,优化管理效果。同时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使施工管理效果得到提升,如利用BIM技术,建立BIM模型,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5],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的处理问题,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顺利实现。
6、优化设备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设备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减少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装配式建筑工程要从施工实际需要出发,科学的研究施工设备,确定施工设备的种类,配备完善的设备,防止设备不足影响工程建设。同时,科学的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测,装配施工前,要检测设备的相关性能,保证设备没有安全隐患。此外,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完善维护保养制度,由维护管理人员承担相关责任,将设备运行效果与维护人员的绩效挂钩,使维护保养效果顺利实现。完善设备维护周期的制定,设备使用前、后都必须要进行质量检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施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质量、效果能否顺利实现。为此要提高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采取多样化的策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充分发挥,达到理想的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西崇峰.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1):26-27.
[2]白杨,裘敏浩.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4):77-78.
[3]王岱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13-114.
[4]陈霞.基于RFID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智能建筑,2020(11):42-45.
[5]肖鹏,张才刚,查红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J].智能城市,2020,6(19):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