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
湖北省十堰房县尹吉甫镇玉堤小学湖北省十堰市442100
摘要:英语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小学英语因其特殊性,更加受到师生的关注。英语教学由小学向初中转变是需要技巧的,巧妙处理好中小学教学衔接是考验教育工作者水平的试金石,它不仅是学习阶段的过渡,更是教学内容在更高级别的渗透。因此本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英语衔接
引言:教育事业发展到新阶段,新课改也在不断推进,中小学英语衔接越来越受到国务院重视,国家倡导平稳的教育生态,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小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学生才能在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新课程能革故鼎新,采用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让教学管理更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新课程的推广为小学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我们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创新教学手法,在传统教学手法上引入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插入PPT、影音、视频等,让教学活动更加直观便捷,学生还可以自己做课堂的主人,通过小组学习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包括预习、课堂学习、复习等,大大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针对当前中小学英语衔接过程出现的问题,探讨针对性策略。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在内容方面,初中英语相对于小学英语而言,教材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变,增删内容较多,学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建立小学与初中英语之间的联系,容易导致学科迷茫,同时,内容难度加大也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我们要正视初中英语难度加大的事实,立足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小学英语重基础,基本上着重于单词识记、课文背诵和简单的日常问候等,章节变化范围小、题型固定、单词量要求低,更多的起到一个入门作用,但是到了初中,就相对增加了初级的情景文章和科普文章,学术性略强,学生习惯了小学的学习模式但可能并不能适应初中的英语学习,学生会面临记忆更多的单词,背诵更多的课文这一问题,还要学习各种复杂句式,内容变得相对具有抽象性,知识点细碎繁多,如果不能将中小学进行一个好的衔接,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成绩。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化过大。
学生上了初中会发现,英语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频率和小学有了很大不同,小学学习阶段大部分学校都会注重寓教于乐,将传授知识与快乐教学结合起来,尤其是英语课更愿意引入情景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代入角色进行对话,加深对课文印象,强化日常交流水平,这种快乐教学法在小学阶段很流行,但是到了初中,由于课程压力的增大,内容难度的增加,教学手法的采用也会倾向于更加效率高的,并且学生习惯了小学的教学节奏,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自我探索学习能力并不强,也可以说是没有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如果学生将这种学习上的“惰性”带到初中,就会导致很严重的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激发,对学习没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意愿,甚至因此跟不上课程步伐,很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英语衔接的有效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英语的无缝衔接十分重要,针对目前初高中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善:
(一)将核心素养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当中
核心素养作为现如今教育所重视的内容之一,在初高中衔接的过程中,若想实现中小学英语的无缝衔接,教师就必须把核心素养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二)以阅读为切入点,奠定核心素养培养基础
提高学科综合素质是近些年教育界一直强调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取得高分,而是通过学习这一过程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将自身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具体学科中,初中英语阅读是积累知识的关键途径,很多学生英语成绩快速提高就得益于大量的阅读,阅读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和驾驭单词的能力,因此,阅读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进行阅读呢?大量的课文和课外读物,琳琅满目的书籍,学生的可选范围太大反而让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阅读材料,通过提高阅读效率培养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提高教学管理模式,引入先进教学手段
时代发展会淘汰一批有一批陈旧的东西,教育管理方式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注定逃不脱被抛弃的命运。从学校硬件设施看,可以引进更多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这样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让原来的黑板加粉笔组合换成了多媒体,使课堂信息化,影音结合的多媒体设备十分受小学生欢迎,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枯燥的课文有声化,将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改变原来死气沉沉的教学环境。从软件设施看,要引进多种教学技巧及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置于共同的学习氛围中,抛却以老师为主角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畅通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状态、学业诉求以及未来规划,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模式,对课堂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完善教学内容,通过反复的调整完善,构建出一个师生间最优的学习模式。学生则要本着“学而思,思而做,做而优”的理念,提升学习理解能力,将英语知识学精学实,这样才是对教师的最好的回馈。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交际氛围。
三、结束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在高校教育当中的不断深入,为促使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需要针对初高中衔接不足的地方,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
参考文献:?
[1]王燕.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3):207-208.?
[2]龚清花.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7(44):240-241.?
[3]韩娟.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學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J].校园英语(上旬),2016,(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