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3期   作者:林希
[导读] 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造价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造价控制方案
        林希
        浙江金穗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325000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造价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造价控制方案,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文中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与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改善工程造价管理的不足,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
        
        建筑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有助于加大造价监督力度,提高施工项目的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将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会牵扯到多方面内容,实际落实时也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相应研究分析工作,提高造价控制质量。
        1、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内容分析
        1.1 重要性
        建筑工程实施时,实施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本质上就是合理安排整个工程的资金,保证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畅性,促使各单位之间形成良好配合,保证各项管理制度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突发问题,避免突发问题影响到工程建设。实际工程建设时,如果忽视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环节,会对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产生直观影响,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环节缺失,还会造成工程造价虚高,直接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到工程社会效益。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动态造价控制方法,并将其落实到各个业务环节中,实现更好控制建设成本的目的。
        1.2 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引入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工作,全面审核工程涉及的项目文件。同时,根据法律条款规定,对投标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了解与掌握投标企业的情况,奠定后续造价控制工作开展的基础。另外,严格审核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判断是否完成基础资料、是否存在还未批准的文件,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等,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关键内容,就是合同履行情况,审查施工过程中合同是否存在变更,签证是否有问题等,还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分包或转包工程,严格审查合同变更行为合理与否,判断其是否满足实际情况。
        2、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2.1 责权原则
        在实际建设时,由于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增加了施工费用,现如今,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合理应用权责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好施工中发生的问题,进而能减少材料消耗,为建筑单位赢得较多的经济效益。
        2.2 技术与经济原则
        如今,国内科学技术发展较快,在实际建设施工中,对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充分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可确保方案的科学与合理,进而能实现对施工工作的优化,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做好动态管理工作,有助于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2.3 全面控制原则
        针对于建筑工程造价,对于动态管理而言,是贯穿工程整个施工过程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施工环节。在建筑工程中,对于相关阶段而言,皆需动态管理参与,比如投标与评估阶段,以及项目竣工阶段等,在工程前期阶段,做好动态管理工作,针对于施工成本变更,能从根本上制定预防措施,在后期施工中,能极大降低施工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动态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于工程前期阶段,可结合常见突发问题,来制定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基于造价动态管理,可以实现对被动原则的改变。


        2.4 造价管理原则
        在工程实际建设施工中,为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针对于材料采购工作,需进行拆分使用,对于施工成本的核算,需充分结合材料使用状况,此外,若存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提高动态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及优化方法
        基于动态管理来讲,与所有的施工阶段都有联系,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不断提升施工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施工费用,在此基础上,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有助于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在建筑市场中,确保建筑企业能占据有利位置,获得长远的发展以及生存。
        3.1 评估决策阶段策略
        在造价动态管理的过程中,前期造价方案是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决定后续施工工作,可为造价方案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参考。在实际建设施工中,对于评估决策阶段而言,初衷就是为了确保动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对于与建筑有关的信息资料,要做好采集工作,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审核,在此基础上,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有效。
        对于建筑资料而言,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多种,如工程信息资料,以及造价信息资料等。对于地理信息资料而言,主要包括地势地貌、水质土质以及施工环境等。对于造价信息资料而言,主要有施工费用与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等。对于工程资料而言,主要是指建设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信息,以及与建设要求有关的信息。在对投资决策表进行制定时,相关人员应充分结合各个数据信息,确保制定的决策表与建筑建设相符合,此外,在进行编制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防止发生偷工减料的情况,确保投资方案的科学与可行。
        3.2 工程设计阶段策略
        在工程整个建设成本中,对于工程设计成本而言,能占到 1% 左右,然而,工程设计能直接决定 70% 左右的工程造价费用。因此,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确保工程造价更加合理。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针对于施工现场,相关人员需做好勘测工作,对于工程方案的设计,需充分结合勘测数据,在完成设计之后,需与有关部门展开讨论,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在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充分结合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可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3.3 工程施工阶段策略
        在施工阶段,对于造价动态管理而言,可分为多方面内容,比如设备与材料方面,以及人工费用方面等。对于材料动态管理而言,需以材料采购为出发点,对采购价格进行有效掌控。在对材料企业进行选择时,应当选择价格合理,材料运输费用不多的企业,与此同时,针对于所选择的建筑材料,要落实好质检工作。对于人工费用管理而言,可与员工签订合同,进而对双方的义务以及责任进行明确,落实好工作内容的划分。
        此外,针对于工程施工质量,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质检工作,在此基础上,可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对于设备动态管理而言,在施工设备方面,所需投入的成本较大,由于施工设备的功能存在不同,进而导致使用费存在不同,基于此,针对于设备费用,有关人员要落实好统计工作,有效搭配不一样的设备,来实现施工成本的降低。在项目竣工时,针对于施工资金支出,管理人员需做好相应的统计工作,同时全面参考工程造价方法,针对于工程造价方案,明确其与实际造价的差额。
        结语
        通过以上可以得知,做好动态管理工作,有助于减低施工费用,促使建筑材料得到充分利用,提升工程整体施工水平;合理应用权责原则,有助于解决好施工中发生的问题,为建筑单位赢得较多的经济效益;
        在对投资决策表进行制定时,相关人员应充分结合各个数据信息,确保制定的决策表与建筑建设相符合;对于工程方案的设计,需充分结合勘测数据,在完成设计之后,需与有关部门展开讨论;在对材料企业进行选择时,应当选择价格合理、材料运输费用不多的企业,针对于所选择的建筑材料,要落实好质检工作。

参考文献
[1]祁景.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 河南建材,2019(03):110-111.
[2]张毅.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5(23):50+53.
[3]刘永德.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 建筑与预算,2016(01):5-8.
[4]章松科. 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 中国高新区,2017(21):13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