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凤 娟
12022219861125**** 天津市 301700
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从而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造价问题也是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问题,在现阶段要想增强工程造价的实效性,需要造价人员结合工程项目需求编制好工程预算,避免出现超预算现象,增加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并分析了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策略
引言
建筑行业想要在新时期取得突破,就要从内部出发,做好造价成本预算等一系列工作,将工程造价水平全面提升,从而推动建筑企业朝着理想化的目标发展。这是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期保障,作为建筑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但是从现状看,工程造价管理阶段薄弱环节依旧存在。由于管理措施滞后和落实不到位,导致超预算现象普遍,不利于企业发展,各项隐患也随之增多,造价预算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大幅度降低。为了改善现状,对超预算原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1开展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意义
1.1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开展工程预算编制,能够帮助项目建设人员明确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范围,避免出现因为内容不明确导致设计方案出现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很容易引起相关的纠纷,并对项目的工程造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工程项目开展之前,技术人员提前开展工程预算的编制能够提前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展开全面的研究分析,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避免工程项目出现返工和重修等现象。需要指出的是,设计方案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只有提前发现工程项目问题,才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管理人员也能够更好地控制项目投资。结合工程项目的开展实际,开展准确的工程预算,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核算以及企业的成本考核提供详实的依据。对经济活动展开有效地分析,并借助分离对比法,明确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通过科学的管理能够更好的控制能源消耗,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1.2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
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预算水平,能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所需成本的计算及核算起到有效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支出起到科学管控的作用,使建筑工程项目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2超预算原因分析
2.1材料价格变动较大
工程造价之所以难以控制,和材料价格变动存在较大联系。在建筑工程中,原材料占据比重较大,属于主要的耗资项目,如果可以严格把握住原材料的价格,那么工程造价控制就会变得相对简单一些。但是由于市场情况多变,材料选择性较多,价格变动大,想要进行合理控制,难度较大。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材料价格变动频繁,再加上受到建筑工程特点的影响,所用材料多,施工周期长等,工程预算难度加大,超预算现象随之增多。
2.2施工中管理不当
第一,在人力安排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具体人数,但是很多管理者对此并未注意,导致了人员超编。第二,在采购上没有实行货比三家的原则,导致采购价格高,整体上提升了工程成本。
第三,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循环可利用材料管理不当造成模板、钢管、工字钢等浪费,或者没有在施工当中对施工工人进行成本管理,导致原材料有一定程度浪费,第四,在《劳动法》得到普及的今天,很多项目经理并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合同,导致了劳动纠纷,这些纠纷不仅会影响工期,还会造成施工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经济损失。第五,合同管理不当造成的违约损失。主要是因为项目资料员在管理当中没有特别关注合同内容,导致了施工企业违约,又或者在和分包商签订的合同里没有认真审核权利义务导致质量事故发生后无法落实责任导致施工企业损失。
3建筑工程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3.1强化不同环节的造价控制
目前很多造价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未能重视工程开展阶段,在这些阶段往往很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得工程项目出现超预算。此外,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造价人员需要明确合同中的内容,并在工作过程中将这些内容进行逐一的落实,并在核心环节展开有效地控制。譬如说在现场签证时,需要结合合同内容并在经济层面展开针对性的强化。也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组建专业的人员对预算环节和施工环节展开有效的监督,这样才能够正常计量价格费用,并对结算程度展开有效地控制,防止出现过度支付等问题。如果技术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发生存在上述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告反映,并研究制定出有效地解决对策,从而有效的降低造价损失。在施工时。造价控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施工设计和管理的有效组合,能够显著增强施工企业的效益,并使得他们能够在建筑市场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要想实现这个预期的建筑目标,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增强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既要使得设计方案合理科学,还需要和具体的施工需求相互结合,在展开工程造价控制时,考虑到相关的影响因素,密切关注市场中的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优化改善采购方案,不断增强采购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强化材料控制以及资金管理,避免出现能源和资金的消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3.2提升预算编辑人员综合能力,优化队伍管理水平
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对于整个工程造价准确度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得以合理解决,必须要提升造价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而优化整个队伍的管理水平。为此,需要施工企业在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筛选的过程中详细考核其综合能力,包括全局意识、专业知识水平、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通过筛选和考核结果精选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从业人员队伍。
3.3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其管理工作融入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设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制度,对该项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及结果等进行实时管控,以期更好地确保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还体现在协调该项工作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为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与其进行合作提供制度管理依据。同时,建筑工程造价工作还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的证据和有效材料,可以为其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和管理提升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属于较为全面且系统的工作,涵盖面比较广。在现实工作中,如果造价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有效手段,就会出现超预算问题,降低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影响建筑企业效益。基于此,需要全面了解可能引发超预算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合理规避,将超预算发生概率降低。可以通过增强人员素养、对造价实施动态管理以及注重工程变更管理等手段来实现,真正提高造价管理能力,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纳税,2019,13(31):212.
[2]白慧.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探析[J].砖瓦世界,2020,(008):136.
[3]张宝钦.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