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3期   作者:陈启亮
[导读] 配电网作为一个传输网络,其主要职责是进行电力能源的输送,将电力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之中,送到工业生产的第一线。
        陈启亮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鄂温克族自治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 021100
        摘要:配电网作为一个传输网络,其主要职责是进行电力能源的输送,将电力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之中,送到工业生产的第一线。作为一个传输网络,其体量是庞大的,而且分步非常广泛,其构造又是异常复杂,各个地区由于规划建设层次不同,其配电网的建设实情也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作为电力企业要全面管理好配电网这个庞大网络,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电网管理;运行
        1配电网运行管理中自动化运行技术的特征分析
        1.1自动化技术管理运行的方式
        配电网的整体运行管理需要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对电网结构体系进行全面优化。自动化技术已经运用到配电网的各方面,尤其是在变电站体系方面的应用,采用断路器以及数字控制技术,对配电网的整体运行结构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使电网的整体运行更安全稳定。目前,配电网管理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传感器为基础,让电网的改造以及升级逐渐地符合人们的需求;(2)采用多种不同的自动化技术降低电网运行的风险,最终使配电网运行管理的价值全面发挥出来。(3)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使配电网的管理逐渐实现自动化以及智能化。
        1.2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分析
        配电网的运营管理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得到相应的优化。一般情况下,配电网管理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电源系统、电网系统、供电网设备。要使其整体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需要增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首先需要对配电网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在配电网的设计以及整体布局上,需要对通信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并做好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传输,使其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配合良好。
        2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应用的原则分析
        2.1符合我国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
        我国传统的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不断向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学习,并不断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引入到配电网运行管理中,我国配电网运行管理体系也逐步完善,自动化水平逐渐上升。不同国家的配电网运行管理机制不一样,因此,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不应该盲目追求先进的科技与技术,而应该根据自身配电网构建的特点与模式,符合用户的用电需求,构建符合我国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而发挥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中的最大价值。
        2.2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配电网运行管理之间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用电,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应该可靠稳定且安全,而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可靠性过低,则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正常工作,进而影响人们生活用电。配电网运行管理主要由电源系统、电网系统、供电网设备等部分组成,想要全面综合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首先应该从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做起,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各构成部分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其次,配电网运行管理设计布局可靠性的提升也十分重要。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整体布局设计是直接关系到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在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就应该尽可能的科学合理的设计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布局,以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可靠性。此外,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升对于配电网运行管理稳定性的提升也十分重要。通信系统是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传输的途径,该途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系统数据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因此,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应用在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中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可靠性,从而确保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2.3要遵守安全性原则
        电力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电力的应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其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但是电力的不当应用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害用户人身及财产安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性原则,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应用于配电网运行管理中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故障报警装置,以保证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安全开展,同时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3.1自动化馈线技术的应用
        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是电力设备和用户与变电站之间的形成自动化馈电线路,一般来说主要表现以下两点:其一,检测事故状态下的故障问题,能够转移和隔离故障,恢复供电控制。故障隔离功能,定位功能以及恢复功能等都需要应用配电网拓扑。在处理故障之前需要在配电系统当中得知开关实时状态,联合网络状态进行网络拓扑,全面确保故障处理时间。除此之外还具备故障定位功能,该项功能主要是通过馈线终端设备过流信号和故障检测告警事件序列,结合配电网拓扑,全面判断故障所在区段和馈线,有利于检测和排除故障隐患。其二,测量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数据,实现用户检测,优化运行状态。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问题,并且按照数据信息实施判断,做出保护动作通常,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馈线联络开关状态和馈线分段开关等,能够显著提升故障处理效率。馈线自动化密切关联着配电网站一次设备开关和系统网络结构,能够实现环网供电张开环运行和馈线开关远程操作,全面发挥出馈线自动化的系统作用。该模式能够科学设计网络架构,合理选择设备容量,灵活运行开关设备。
        3.2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
        该项技术能够实时检测配电网运行状态,这样就能够远程监控和管理配电网运行,尤其能够实时监测运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问题,及时作出相应反应,通知检修人员实施维护检修。其次,可以将信息采集自动化技术连接到网络终端,交流和共享网络数据,对整个配电网实施统一调度和远程控制,具有较大的便利性。
        3.3自动化调度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调度技术可以对配电网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并且按照电网电源的荷载情况,分布情况,电网畅通情况以及用电高峰期等对电力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调度,全面控制电网运行效率和电力重点供应地区的使用情况。当电力供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该项技术能够有效管理配电网电能损耗情况,并且详细分析电网运行期间所产生的电能消耗数据,最大限度降低整体配电网能源消耗情况。
        3.4自动化停电管理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停电管理技术主要是在配电网运行出现故障之后,自动化系统会反馈的故障数据信息明确停电时间和范围,能够接听用户故障维修电话,并且向告知用户故障问题处理结果,主要包括停电故障原因,故障维修进度以及供电恢复时间等。此外,该项目技术还能够智能化地记录电力运行期间故障发生位置,时间以及故障类型等。
        3.5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管理配电网运行状态时主要管理内容为馈线,变电站,配电网以及用户需求等,但是全面实行自动化管理难度比较大。因此就需要应用仿真技术,组织技术操作人员进行事前仿真练习,有利于深入了解和掌握电力自动化系统操作流程,技术工艺以及电网运行管理等知识,能够强化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水平,确保自身安全,维护电网运行稳定性。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运用到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对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改造和完善,能够显著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雨.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
        [2]王家杰.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用与分析[J].智能城市,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