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男
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建筑工程的规模以及数量不断增加,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逐年提升。建筑主体结构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及强度,决定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给予建筑主体施工足够的重视,对相关主体施工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供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现阶段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是施工企业单位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是整个建筑项目开展的核心环节,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对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大,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施工事故,因此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1.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属于重要工序之一,利用钢筋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主体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在钢筋工程施工时,钢筋的种类、规格、性能都能够影响钢筋工程的整体强度,因此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图纸设计内容、主体结构的施工规定要求以及工程具体情况,对钢筋的种类、尺寸以规格进行科学的选择,并且在钢筋选择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的种类,进而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确定出科学合理的钢筋绑扎规格和形势。在钢筋购买时,需要对钢筋进行区别购买。当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应确保钢筋摆放整齐有序,进而避免出现钢筋污染的现象。其次,需要选择科学的钢筋捆绑方式。在钢筋连接时,应对钢筋连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选择钢筋连接方式时,需充分考虑到钢筋的受力情况以及尺寸。在施工时,通常利用搭接连接方式对直径为2.2cm以下的钢筋进行连接,对于直径为2.2cm以上的水平受力钢筋,则需要利用冷压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此外,还需要对钢筋安装位置以及接头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时,应施工要求对捆绑距离进行科学的设置,捆绑距离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筋工程的整体强度。为了能够确保钢筋绑扎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需要在绑扎顶板和梁等水平构建钢筋时,能够提前铺设模板提供行人通过。在捆绑时,十字捆绑方式应用较为广泛。钢筋捆绑工作需要在模板安装结束前完成,进而确保后续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钢筋绑扎结束之后,工作人员要详细检查绑扎效果,及时处理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手续,并在施工处挂出标识牌。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产生的交叉点,需要全部使用铁丝完成绑扎,双向受力的刚健昂也需要进行全部钢渣,确保绑扎的铁丝呈现出八角形的形状。
再者,需要做好测量工作,测量是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必要准备环节,应对每个柱网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利用测量仪器对轴线的位置进行确定,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反复进行测量,同时对沉降点的位置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沉降点进行编号,便于后续沉降点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施工中如果施工结构和形势比较复杂,施工人员需要仔细研究和探索钢筋穿插的正确顺序,施工人员要跟技术人员做好沟通交流,共同探究钢筋绑扎顺序,排除质量问题出现几率。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是离不开混凝土施工环节的,为了能够充分保障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质量,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混凝土搅拌站,要明确出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粗集料粒径外加剂的品种等因素。在混凝土浇筑时,不管是地下工程还是地上施工,都是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柱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应通过交替灌注的方式对柱体结构混凝土的两侧进行浇筑,并且需要确保每次浇筑的高度低于50cm,避免混凝土在浇筑时引发模板出现受力不均,造成模板出现变形的问题,影响柱体建筑结构的质量。在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地板铺设了混凝土过大,则需要一边浇筑一边拆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采用自流斜面的方式一次到顶。在施工中分为前中后三排振捣混凝土,一边进行混凝土浇筑一边把地板的表面抹平。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柱体结构浇筑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同时对每个柱体结构浇注体进行编号,并根据自高向低的顺序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此外,当利用地泵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确保管道的笔直畅通,输送管的质量需符合灌注要求,同时对管道的密闭性进行严格的控制,进而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最终效果。
2.提高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措施
2.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随着施工建设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开展施工建设,提高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各项施工环节提供科学的指导,使得建设施工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对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制定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时,必须要对施工中的每一个项目都做好明确,同时科学分配各级人员的工作内容,落实好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责任人,及时处理,避免质量及安全问题的扩大。
2.2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同样影响着整体施工的质量,因此想要最大限度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应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可通过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规范和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不断提升。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科学应用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无论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还是混凝土浇筑技术,都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技术。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所以我国相应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仍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西方先进经验技术化为己用,为我国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2]戴宗政.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