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生物医学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管控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3期   作者:钱湧
[导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物医学领域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大数据
        钱湧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江苏省南京市,210019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物医学领域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预测分析与信息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数据技术应用作用和效果,对促使生物医学领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生物医学信息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不能确保各种隐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甚至还会出现泄露、被篡改等问题,对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生物医学领域应该重视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强化隐私保护的管控力度,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措施来维护生物医学信息、隐私的安全性。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生物医学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管控

        生物医学的大数据时代下经常会发生信息安全隐患问题,不能保证其中信息的安全性,尤其是隐私信息,在存有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科学化的保护和管控。在此状况下,就应该结合信息安全隐患和风险特点,深入性与针对性开展隐私保护管控工作,维护信息安全的同时保证大数据时代之下能够有效地开展生物医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1 生物医学领域中大数据技术的功能分析
        生物医学领域中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预测功能属于核心部分,无论是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疾病诊疗方面还是预防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对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统计分析来讲,还能为生物医学研究工作提供准确的方向,合理性地实现结果预判目的,预防出现重复性研究的问题。将大数据技术作为基础进行数据信息挖掘,能够从海量的生物医学数据信息中,对某种疾病的发生原因、机制等准确的进行分析,明确需要采用的治疗方式方法,便于有效防治疾病,而且还能全面整理个体方面的健康数据信息,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准确依据。
2 大数据时代下生物医学信息与隐私安全隐患分析
2.1 信息方面的隐患
        近年来我国的生物医学领域发展期间,产生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在借助技术便利性分析功能与挖掘功能的同时,也很容易出现信息安全隐患问题。美国就在2015年的时候出现了医疗数据信息的严重泄漏事件,ANTHEM公司宣布有8000万的信息被黑客盗取,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严重的生物医学的大数据信息泄露问题,泄露的数量较高。按照相关的HHS统计可以得知,近年来在大数据时代下,受到生物医疗信息安全隐患所影响的人员数量开始快速提升,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期间不可避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化的维护信息安全性,将会影响大数据技术在相关生物医疗领域中的良好应用和发展。
2.2 隐私方面的风险问题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已经开始出现了关于患者、个人方面的隐私泄露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数据平台中的个人数据信息,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特点、特殊性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伦理方面或是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使用大数据技术与平台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个人隐私的管控与维护。我国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大数据技术的依赖度较高,尤其是在技术快速普及、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人们在患者隐私方面、基因组隐私方面的保密性非常重视,而从现实状况来讲,患者的个人隐私,很可能会在大数据采集环节、流通环节、使用的环节中出现泄露的现象,安全隐患问题非常明显。
3 大数据时代生物医学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管控措施
        上述研究了当前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中,生物医学领域中采用大数据技术,经常会出现信息安全问题、隐私安全问题,不能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隐私的保密性,严重影响生物医学中大数据技术的良好应用和发展。在此状况下,就应结合具体状况,在大数据的环境中强化生物医学信息安全管控、隐私保护管控。主要的措施为:
3.1 合理设置相关的安全保护管控机构
        对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数据信息来讲,在安全管理、隐私保护期间,应该设置专业化的组织机构,规范性地执行相关安全管控工作和任务。当前美国已经成立了相关的EBI与NCBI专门用来进行大数据安全的管理,我国缺少此类专业化的安全管控机构,在此状况下,建议政府部门能够强化投入力度,在建设、完善有关机构的同时,创建生物医学信息安全管理、隐私保护的机构,要求机构在具体的工作中,合理的进行生物数据信息管理环节、分析环节、流通环节、发布环节的安全性管控,保证所有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各个机构也应该在内部区域设置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的具体管理部门,逐级性的开展防护工作,保证数据信息的交流安全性、处理的安全性[1]。
3.2 强化技术研发应用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方面的性能大幅度改善,传统的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安全需求,尤其是传统性的加密技术、识别技术与水印技术等,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破解,并且在云计算技术、存储技术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下各种数据信息的存储载体发生改变,从之前的物理存储载体转变成为虚拟存储载体,为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保密管理等提出非常严苛的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生物医学的相关数据信息存储部门和使用部门,能够强化信息保密软件系统、平台的开发力度,或者是将互联网公司当做是依托,研究开发出适合在新时期的网络环境中所使用的大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技术、隐私保护技术等,在各类先进技术的帮助和支持下增强信息安全性、隐私的防护效果。
3.3 创建完善的安全防御工作机制
        生物医学相关领域中采用大数据技术,要想更好的维护数据信息安全性,合理开展隐私保护工作,就应该创建相应的安全防御机制与系统,将其划分成为多个层次,在各个层次中针对性开展各种数据信息安全保护工作、隐私的防护工作,例如:将系统分成设施层面、接口层面、数据层面、系统层面,不再使用单一的专项技术进行信息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而是要构建与数据库系统相适应的安全防御体系机制,对数据信息存储安全性、访问安全性、管理的安全性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数据信息能够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高效化的挖掘与运用。在此期间,有关的部门还需创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认证机制、安全评估机制,阶段性开展系统安全性的评估工作与认证工作,及时性地掌握其中安全隐患问题和风险问题,然后将各种安全问题反馈到有关的管理部门,便于部门执行各项安全管控任务[2]。
3.4 积极运用关键性的安全管控技术
    建议相关生物医学大数据信息安全管理、隐私保护管控期间,运用关键性的技术措施,在各类关键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的增强所有数据信息安全水平。首先,应构建关于生物医学数据信息的安全平台,在其中采用智能化的运营方式、管理方法、控制手段,打造智能化的安全管控环境,从多个维度、多个广度深入性地进行信息安全、隐私安全预警,通过智能化预警的方式促使数据信息安全性的提升、隐私保护效果的增强。其次,采用态势感知类型的关键技术措施,此类技术在大数据信息的一定空间、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动态化感知信息系统、大数据信息安全因素的变化情况,准确预测有无风险问题和隐患问题,主要涉及到对态势因素进行准确的采集,合理评估态势情况,准确性地预测未来发展态势,同时还可以利用机器人学习的技术、数据建模分析技术等,及时性地了解到数据信息、隐私信息有无潜在性的入侵风险、隐蔽性的攻击风险等,借助IP溯源系统,针对黑客进行追踪,锁定身份,并利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增强安全性。此类技术在应用期间,能够有效实现各种数据信息、隐私信息的安全监控目的,开展相应的入侵检测工作,合理分析与调查是否存有信息安全的弱点之处,并且利用威胁分析的形式、可编程引擎的技术等增强其中所有数据信息和隐私的安全性[3]。
3.5 开发相关的安全管控平台
        为确保大数据时代之下生物医学各种数据信息、隐私信息的安全性,增强信息保护效果,应该开发相关的安全管控平台,在平台中设置不同的安全保护、管理层次,便于维护和增强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首先,应合理设计相关的数据采集安全管理层面与系统,将大数据技术作为基础部分,在网络环境中采集相应的实时性流量信息汇聚信息等,其中的日志数据主要就是IP/域名备案方面、IDC基础资源方面的数据内容,还有DNS解析数据信息、网站不良类型的数据信息、第三方的监测信息内容等,在合理采集有关数据信息之后,为层系统提供相应的反馈意见和内容。其次,设计数据共享层面与系统,主要就是开展原始类型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和整理工作,之后借助数据共享的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分享处理,然后执行数据存储工作、预处理工作等,实现最终的共享和管控目标。在这个层面的信息安全维护、隐私安全保护等,都可以利用组合查询分析的技术方式、处理技术方式等,将各种数据信息分割成为分布性的数据信息存储、分析等模块,便于为其他业务、系统等提供一定的便利,实时性的在数据库系统与各种系统中调用文件,保证数据安全的有效维护。而且在数据共享的相关层面中,还应该创建恶意程序库系统、入侵特征库系统、策略库系统等等,借助各种系统实现数据的对比、分析目的,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严格性维护与有效性管理。另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构建框架与系统,从更大的范围、更多的维度、更深的层次等实现数据信息的良好挖掘处理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分析与挖掘目的,最后形成相应的技术分析库系统。除此之外,在这个层面还应该实时性的为其他系统、平台输送与发送数据信息,在输送和发送期间利用安全技术维护所有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保证相关数据内容与系统的安全性运用。最后,应重视业务层面的各项工作,在其中合理地设置业务处理方面的逻辑与算法,采用互联网领域中的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管控模块等,维护各种业务与系统平台的安全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确保相关平台和系统的良好管控[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的生物医学信息安全问题较为普遍,隐私保护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如何进行信息安全维护、隐私的保护成为当前首要应对和解决的问题,一旦发生相关的安全隐患问题、数据隐私问题,就很容易对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工数据信息安全性、高效性的应用造成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结合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信息安全问题、隐私安全问题等,深入性地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提升信息与隐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全权.大数据时代生物医学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管控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2(10):156-157,160.
[2]高淑美,徐婕.基于大数据的生物医学信息安全管控平台建设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9,11(2):190-191,194.
[3]姚剑锋.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保险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11):168-170.
[4]杨媛媛,闫润林.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调查 ——以长治医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9,10(9):154-157.

作者简介:钱湧(198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泰县,职务/职称:业务管理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学历:/,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