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邮编276800
摘要:学风既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学校进行学风建设属于高端学校长久的主题,可也需要与时俱进以及不断地创新。目前在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期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谈论问题原因,不但存在主观方面,也存在着客观方面,还受到教育改革和社会转型相互影响。所以,要进行综合治理,将社会、学校、老师、学生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学风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对策
学风建设属于高等学校办学期间的重要组成,也是学校所具备的本质以及学生们在求学道路上的实质所在,更是教育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运用有效对策,积极强化大学生学风建设,让高校形成好的学风,这不但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任务,同时也是高校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基础要求。
一、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欠缺了大学时期的奋斗目标
学生们在步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已完成了高考阶段的明确目标,因此就会缺少了对自己大学阶段学业的计划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也没有明确大学时期自己想要奋斗的方向,多数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就放松了。另外,大学阶段的生活相对初高中而言更为丰富,添加了许多的社团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这些都强烈地在冲击着学生们大脑中的神经,另外,大学生们的课余时间也比较充裕,在缺少学习目标的状况下,多数大学生都降低了对自己在学业方面的要求。
(二)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楚。
按照当前高考制度来看,大学生们可能会被第一志愿所录取,但也很有可能会被第二、三志愿所录取,但是,在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会出现很多被调剂录取的状况,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们都是以这种形式被院校录取的。另一点,大学生们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大多数也是按照长辈的意愿而进行选择的。这两种情况就会致使大学生们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就更不用说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了。基于欠缺着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导致大学生们自身的学习动力不足,因而就会出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到迷茫的现象以及对专业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
(三)影响学风的其他因素
伴随当前形势的发展,高等学校当中还出现了影响学风的其他因素,十分典型的是有关于学生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业和人际关系以及就业等因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以这样的心理来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直接会影响到学校的学风建设。
二、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将思政教育工作紧密结合
通过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大学期间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了解学习的目的。因为学生们的职责就是学习,而且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大学阶段培养的学习能力是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很好适应未来社会。
基于此,高校要运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们加大力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自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大学生命可以通过思想和行动提升自己的学习意识。
(二)提高学校文化活动的品质
精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代表整个学校的风貌,以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与学风建设相关的外在环境。通过让大学生们参加这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他们充实掌握专业知识,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也能因此得到升华,合作能力也会得到有效锻炼,还能增强大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大学生们在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熏陶,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习惯也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还可以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三)严肃考试风气
高效设置的考试环节主要是检查学习结果的过程,因此,要通过提升考试的效果来加强学风建设。从高校的角度来说,要运用有效措施,不断加强考风和考纪的建设,并且要严肃考试纪律,禁止一些在考试中作弊的行为举止,确保考试的严谨度,要公平、公正反馈大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一旦发现违反考试纪律的大学生就要进行严肃的处理,以此来警示更多学生,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要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不断加强,在考试前绝对不能给学生们透露出考试的内容,要尽可能将开卷的考试次数逐渐减少;从学生角度来说,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可以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将来才会有好的发展,不要通过在考场上做小动作达到考试的目的。
(四)培养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
老师的学识水平、思想行为对大学生们的形成一定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视提升老师团队以及教辅团队的综合素质, 强化导向水平和作用,要用好的教风来促进好的学风。
另外,专业老师需要主动提升自己身的专业技能,要重视为人师表,要和大学生们经常进行交流,要做大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专业老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也是大学生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以自身的思想、道德以及作风给大学生们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此外,专职或兼职的大学辅导员一定要和学生们进行定期谈心,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们日常生活以及学生们的家庭状况,
还要掌握大学生们思想方面的动态,要作好大学生们的思想工作以及心理疏导工作。另一个关键任务是需要辅导员抓好班风建设。大学的班级属于是一个微观环境,能直接影响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只有抓好班级建设,形成互助互爱、勤奋好学的好班风,才会形成催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而学风也会更好;反之,倘若班级中的风气不正,相互拆台,懒散拖沓,那就形成了一种腐蚀的力量,直接影响着班风。倘若辅导员十分侧重于班级建设,且责任心较强, 配备的班干部也很得力,那么就能抓好班级工作;但要是辅导员自身责任心较差,那么建设班风的措施也会难以运用,导致班风不好。
(五)完善学校监督制约的机制
学校需要创建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时要严格去执行,加强对校园的管理力度,按章办事、从严管理。创建健全的学风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学风监管运行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作业练习以及考试等纪律,对于部分违反纪律的现象和败坏学风现象要进行惩罚,同时要做到罚之有据、罚之有度、罚之有效。
三、结语
总之,学风建设属于高等学校办学期间的重要组成。只有学校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同时也要积极调动多方面力量来一起参与学风建设,这有这样,才会让学风稳步提升,才可以实现学风建设的意义。
[参考文献]
韩宝峰.浅析大学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000(017):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