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效能的有效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肖文晓
[导读] 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确保师生积极性得以调动、教学实效性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
        肖文晓
        驻马店市第二十四小学
        摘要: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确保师生积极性得以调动、教学实效性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作为小学教学管理的执行者与实践者,应该在教学管理中切实了解师生实际情况,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评价机制与管理措施,使师生在和谐、民主、向上的管理氛围中积极发挥自身自觉能动性,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力量。同时,小学教学管理者还应该广泛征求、听取、采纳不同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将制约教学发展的问题与具体管理措施优化有机关联起来,让教师在参与教学管理中高质量开展教学工作。营造出“以人文本”、“人人参与”的教学管理生态,为促进学生认知迁移、推动教学管理向着多元化、高效化、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措施;探析
        为了提升小学教学管理的效能与质量,教学管理者则必须打破传统思想、观念、认识的束缚,切实凸显教师、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使学校教学管理为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而服务。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到切实调动,为促使教育教学的落实、开展更加科学、高效、多元、丰富而提供助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管理者在落实小学教学管理时,必须以校情为基础,就各类蕴含科学性、发展性的教学管理理念予以灵活借用,使教师、学生、学校在人文化、内涵化、多元化管理生态内获得更好提升与全面发展,在切实发挥教学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效能。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学管理途径
        随着新课改推进,诸多更为先进、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思想、理念也被广泛应用至小学教学管理领域,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而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育人观、教育观,并根据诸多全新教学管理理念的内涵与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学工作指导,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效能,实现对于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提供保证,让教师、学生在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展示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发展。一方面,学校教学管理者应该加强学习研究。多吸纳、汲取、借鉴一些更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理念,并将其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灵活应用至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热情,深度激活学生的认知发展潜能。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充分、深入、有效,并能更好服务于学生、教师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教学管理者应该尊重师生意愿。在管理工作落实中多征求、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始终将教师与学生的利益置于首位,并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内心意愿和发展需要制定教学管理方案,构建教学管理机制,使学校教学管理者既成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又成为教学管理工作的践行者。而且将服务遵旨渗透至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好自身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主动承担责任,鼓励师生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相互监督、彼此体谅、尊重理解,以达到优化小学教学管理途径的目的。
        二、营造和谐管理氛围,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进入新时代,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该向着多元化、高效化方向而迈进。但是,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以致很多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重点以组织管理、刚性管理为主,人文化气息不够浓郁。

以致师生在一些强制性、单一性管理模式下显得比较被动,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普遍不高。因此,学校教学管理者在构建教学管理模式时,应该以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为突破口,使学校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管理定位、评价机制更加多元、丰富,更利于师生工作热情的调动。一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注重正能量的传递。促使师生在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学管理文化氛围内突破地域因素的束缚,带着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参与学校建设,为学校发展贡献自身应有的能量。二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加强人文性的引领。借助校园板报、阅览室、橱窗栏等的文化阵地,渗透对诸多先进教学思想、理念的贯通,使教师、学生的思想、情感、意识等到熏陶、感染、洗礼,让教师积极参与至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中,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自己的心声,建立起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关系。促进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利于教学效能提升,更利于学生发展实现。
        三、借助多元管理活动,提升教学管理效能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冗杂,且不同管理活动在目标设定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小学教学管理者应该从师生的需要出发,切实凸显情感关注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悉心观察、了解师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呵护师生的情感诉求。因为只有有了情感的维系,管理者与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同情、友爱、热情等积极情感才会得到切实释放,进而不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一是尊重教师的人格。切实凸显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识,尽力为教师的提升、发展搭建平台、创设条件,使每一个教师对于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教学技能充满期待。同时,小学教学管理者更应该始终秉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管理态度,不论在物质保障还是精神需要上,都切实遵从教师的人格发展需要。二是激发师生的活力。使师生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拥有发言权、建议权,并加强对师生的激发与调动,让师生感受到自己的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无可替代,进而让每一位教师够能够时时处处为学校发展着想,为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效能而服务。
        四、结论
        总之,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是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效能得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教学管理者在落实教学管理工作时,应该从学校实际情况与教师、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深度探究、研判教学管之于学校、学生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并灵活借鉴各类先进管理理念,使小学教学管理生态更加民主、和谐、宽松,使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展需要得到全面满足。同时,针对教学管理中所暴露的问题,应不回避、不掩盖,积极探寻应对策略,为确保小学教学管理效能提升而铺设道路,搭建平台,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松.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影响及启发研究[J].新智慧,2019(36):24.
        [2]谢志超.小学教学管理创新策略探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4):71-73.
        [3]蓝少龙.小学教学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创新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98):4-5.
        [4]孙思涛.探究新时期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与提升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