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2期   作者:郝明
[导读] 屋面工程作为一种典型的隐蔽工程,它的质量往往难以凭借肉眼进行有效的判断

        郝明
        13040319820303****
        摘 要 屋面工程作为一种典型的隐蔽工程,它的质量往往难以凭借肉眼进行有效的判断。实际上,防水设计、防水材料、防水施工以及后续的维修、养护等,都是影响防水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对各个环节给予更高的重视,按规范要求严格施工,才能确保防水效果,规避渗漏问题。
        关键词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屋面是建筑物屋顶的表面,是传统建筑屋顶上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也是现代平顶建筑屋顶上面积最大的部分,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界,经受日照,风吹,雨淋,是建筑物外部建筑中最容易出现被腐蚀和破坏的部分,且由于现代建筑是平顶设计,在雨季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很容造成防水层的受压破裂、渗漏,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更注意对屋面的防水施工。
1影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原因探究
1.1? 温度影响防水材料性能
        防水材料品种繁多,按照材料性状划分,防水材料主要有三类: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材料、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工程中使用何种形式防水材料,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所采取的措施。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防水材料都具有一定局限性,极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引起性能下降的问题。比如卷材类:改性沥清防水卷材,热熔施工,搭接边、节点、收头处理不当易漏水;自粘聚合物改性沥清防水卷材,干粘法施工,基面处要求高,粘性受温度影大;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撕去隔离层即可粘结在基层上,但施工后水泥浆未固化前遇水容易被稀释,怕踩踏、怕高温,处理不当易造成接边渗漏;由此可见,不同材质的卷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就有不同的黏合工艺,步骤繁琐,且受温度局限。
1.2 季节影响防水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一旦敲定,就需要建筑企业及时规划施工方案,控制施工进度。但是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建筑企业无法百分百控制施工进度,不可避免会出现进度滞后的情况。比如: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一旦其中一个流程出现纰漏,就会导致整体施工进度延误。在季节性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项目一旦被拖入冬季,将不利于防水施工。防水材料会在低温环境影响下导致性能下降,且部分地区冬季雨雪天气频繁,影响防水施工的连续性,进而导致整体防水工程质量下降。此外,即使夏季气候环境满足防水材料对施工环境的需求,但是不同地域气候变化难以预测,由其是屋面层防水,长期与外界环境接触,很难达到在理想环境状态下进行防水施工,因此相同质量的防水材料在不同气候影响下防水效果也会有些差异。
1.3 施工场地影响防水工程质量
        建筑项目在实际进行防水工程施工时,不仅需要对建筑内部进行防水处理,同时也需要对建筑物外部进行防水处理。比如:建筑房屋中的地下室、外墙、屋面等受外界气候、雨水影响巨大的区域。以屋面为例,建筑物中雨水收集、排放基本集中在屋面,如果不做好屋面防水处理及排水措施极易造成屋面藏水或渗漏。不及时处理甚至还会侵蚀楼板、墙体,导致墙皮脱、漏水等影响房屋质量问题,不但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邻里矛盾。
2提升建筑工程中防水工程质量的措施研究
2.1 科学选择防水技术
        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水技术。

沥青类卷材防水材料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黏合剂处于液体形态,以确保黏合剂与卷材无缝衔接。若要保证防水质量,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不适合采用此种方法。比如:在冬季或秋季,低温环境不利于黏合剂与防水材料黏合,影响防水工程性能,甚至导致工程返工增加建筑工程成本投入[1]。如果工程建设人员判定工程适合沥青类卷材防水材料,但时间处于秋冬等低温季节,那么施工人员可以提前对施工屋面进行预热处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温度,避免因低温影响工程质量。此外,施工人员还应采取分阶段保暖的措施确保温度满足黏合剂黏合要求。施工单位需要确保防水材料全覆盖,并保证质量完好。
2.2 合理选择防水材料配方
        施工单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同一种防水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一栋建筑中的使用效果极好,且涂抹过程中也未出现漏涂、不完整等问题,但是在另一栋建筑中应用效果不佳,不论是防水效果或是使用期限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防水材料与屋面的贴合度不足导致的,防水层与屋面层存在缝隙就会导致防水性能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施工方可以适当地在屋面涂抹其他材料来实现加强二者之间贴合度的目的。为此,施工方可以在屋面层涂抹冷底子油,通过冷底子油实现加强防水层与屋面层贴合度,减少缝隙,加强防水层防水效果,同时也可以大幅延长其使用期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方应首先对屋面进行清洁,确保其保持在整洁、干燥的状态,随后再进行涂抹冷底子油环节。在涂抹完成后需等待十二小时以上,确保冷底子油基本干燥后才能在屋面表层使用其他防水材料,否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3 科学选择涂抹型防水材料
        施工单位在实际选择涂抹型防水材料时,应首先明确一点,涂抹型防水材料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涂抹工序就可以使其达到预期效果,而是需要使用无纺布配合才能使防水质量达到预期效果。通过涂抹型防水材料与无纺布的共同作用,屋面表面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层,且防水层的厚度与卷材防水材料制作的防水层相当。无纺布在分类中属于布类材料,这赋予了无纺布一定的延展性,使得涂抹型防水材料也具备一定弹力,二者优势结合使得外界力对防水层的破坏效果降到了最低,同时相较于其他材料还具备透气性优势,避免因气泡导致防水层出现破裂的情况发生。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来看,涂抹型防水材料的应用范围更广,因此施工单位应注意,在选择加强层时,应注意选择柔韧且具备一定延展性的材料强化加强层的韧度,以实现加强防水层质量,避免防水层受损的目的,这也是施工单位选择无纺布与防水材料相结合的主要原因。此外,施工单位在防水工程施工時还应注意施工流程,确保防水层性能与质量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正常施工需要涂刷三层,根据防水要求可以适增加。并且要在上一道涂料干透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每层防水涂料之间必须使用垂直的方法涂覆。若防水涂料中需增加加强层,宜在涂刮第二度涂层前进行粘贴。在全部工序完成后,施工人员还会在最外层增加一层保护层,以实现进一步加强防水性能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对防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技术,同时还应加强对防水技术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防水工程建设质量,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以及舒适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代卫锋.关于建筑工程中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镇建设,2020(1):76.
        [2] 赵羽佳.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20):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