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赵鹏
[导读] 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诸多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引
        赵鹏
        中铁四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516000
        摘要: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诸多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引人深思,如2012年厦漳高速雷公山隧道建设中塌方事故,2019年宜万铁路隧道建设中,隧道平导洞爆破后严重渗水事故等,均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损失巨大。分析诸多公路隧道建设事故可以发现,诸多事故的产生,若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规范操作,科学监管,注重安全风险的防范,本该是有可能避免的,因此,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对确保施工安全,保证隧道施工工程顺利的完成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隧道工程;安全风险;施工管理
        引言
        据相关数据统计,至2017年底,我国已经通车的隧道高达16000座,总长度达到15000km。由于我国山岭地区面积较广,加之这些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复杂,因而隧道的施工修建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随着我国在隧道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测未来海底隧道、特长隧道等将会成为隧道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上述隧道相比于普通的隧道,一方面在地质勘察过程中会面临更多困难,另一方面,在隧道设计以及施工方面也会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隧道施工的过程开展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隧道施工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交通运行压力逐步增加,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当前的交通压力上升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桥梁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与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相比,桥梁隧道工程具备施工难度高、危险系数大的特征,属于隐蔽型工程。此外,隧道项目建设施工环境比较差,地质方面的因素也比较复杂,极大地影响了隧道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该做好工程管理控制工作。因此,必须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要点以及施工管理控制要点进行研究,探寻出有效的控制方案,给出有效的现场控制管理方法,切实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
2公路隧道施工特点
        (1)不可预见性。公路隧道施工的不可预见性主要是因为其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难以全面且准确地把握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不具备先进的勘探手段。因此,难以预见泥石流、地下水、山体滑坡以及围岩变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大了公路隧道施工的难度。(2)显著时效性。在具体的公路隧道施工中,所面临的环境和状况复杂且多变,尤其是围岩的变化情况。因此,在公路隧道竣工后,必须对其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强公路隧道项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3)环境复杂性。在当前的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限制,施工人员不能完全掌握具体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地质变化情况,导致塌方事故比较多见。由于公路隧道工程项目一般处于半封闭式的状态中,通风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加强了施工环境的复杂性。
3隧道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3.1地形地质复杂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需要穿透山体,在山体内部开展作业,即大部分施工作业内容为洞内作业。而洞内地质情况往往复杂多变,围岩的类型多,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也众多。且随着施工过程的推进,隧道长度的不断延伸,危险性和施工难度跟随增加。同时,许多不可预见的危险源的存在也影响到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如涌水、暗河等危险源,应对不合理则极易引发安全风险事故。
        3.2施工管控水平不高
        在隧道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工程风险问题与质量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管理水平不足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风险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上,同时管理制度缺失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不高,在操作上没有按照施工标准和设计方案开展施工,造成了项目施工制度和方案仅仅是摆设,导致其作用并未充分展现出来。


        3.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是工程项目的一线人员,若这部分工人不具备良好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则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有些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规范,纪律性差,在施工现场不能服从指挥等,都可能给施工造成严重后果。
4隧道工程施工控制措施
        4.1优化施工处理方案
        首先,在项目实施之初,需要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了解工程主要特征。调查隧道整体建设中隐藏的施工风险,确定实际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中的原因,在总结获取到的资料后编制有效的施工方案;其次,完成施工管理方案的编制后,还需要将方案上报给施工单位,由专门的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全面的审核,在确保方案合理后,再上报项目管理机构进行审批,然后再投入建设中使用;最后,在开展施工过程中,可以将设定的风险处理与实际的情况进行对比,若发现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别,则需要及时修改和调整处理。
        4.2建立安全步距预警机制
        坍塌是隧道施工中最多发的事故类型且风险最高,加强隧道施工安全步距管控,对防止发生坍塌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和管理价值,能够确保在施工期间开挖、支护、衬砌工序的均衡推进,可以有效杜绝衬砌滞后的问题。因此,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和管理实际,建立了《隧道施工安全步距预警机制》。按照预警等级划分实行三色预警机制(黄、橙、红),明确不同等级的处置措施。同时,每日进行步距测量、汇总,发布监控信息,步距超标触发预警等级时按照对应的处置措施进行处理。
        4.3运用分级控制手段,做好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为更好地做好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将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划分等级,对低等级的可控性的安全风险加强日常施工中的风险控制与监测,对高等级的安全风险采取专业的措施进行防控,并全面监控,防止安全风险的发生。比如在对公路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塌方、滑坡等高等级安全风险,应通过做好隧道的超前探测、做好围岩滞水的处理、做好岩层的超前加固、及时加强支护等方式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
        4.4完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在具体实践阶段,要完善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同时采用风险评估动态管理方法对整体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各项工序。完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后,安排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检查施工工序,做好风险评估,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由于施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对施工操作产生的影响也较大。另外,施工中风险情况的出现存在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开展实时监测,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发现的问题给出有效的控制办法。
结束语
        特长隧道工程所面临的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极为复杂,且不可预测的风险较多,因此,在施工前应结合地质环境、施工工艺及组织,进行针对性分析,充分做好风险源辨识、评价。同时,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明确重大风险源、重点施工活动和风险较高作业工序,充分结合实际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并重点完善措施的落实标准和方法,既要满足规定标准,更要符合施工一线实际,以高度的可操作性,保障管理体系和措施的运行和落实。因此,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实施施工安全许可和风险作业工序安全检查验收制度,强化安全生产条件和措施落实,能够有效防控风险,保障施工安全,确保各类复杂环境下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靖轩,张俊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现场管理[J].门窗,2019(23):92+94.
[2]张联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3):159-160.
[3]王宏伟.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现场管理[J].居舍,2019(33):147-148.
[4]曾祥泽.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29-130.
[5]李善英.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管理[J].居舍,2019(29):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