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怡丹,王思涵,朱树凤,黄希琳,梁旭
青岛工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
摘要:兰州河口古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但存在着内部遭到破坏,开发失当等问题。其中有自然损毁,也有人为破坏,保护不当等原因。因此,提出保护当地特色民俗、激发产业活力、开展特色古镇开发等措施,以期保护历史,传承文化。
【基金项目】2020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兰州河口古镇保护及开发研究”(S20201399500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字:兰州河口古镇;文物保护;开发新方式
1.古镇现状
如今兰州河口古镇距离市区较远,受城市影响较小,发展速度较慢,古镇周围开发缓慢。且与河口古镇距离较近的西固区内以重工业开发为主,对环境的治理方面有所欠缺,环境的影响也是影响旅游的重大方式之一。现在的河口古镇没有历史所描绘的那么美好,现在的它因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它的旅游开发只能作为西固区内辅助发展项目。
1.1 古镇内的破坏
1.1.1古镇中的手工艺品----纱灯的破坏
古镇中存在大量的优秀手工艺品,其中纱灯集结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创作,但是这个艺术创作十分脆弱,由于年代久远,有很多需要维护的地方。纱灯材料特殊,对于纱灯的保护完整,对于精美艺术品的保护应更加的用心。对于游客对参观古镇纱灯也没有一定的流量限制要求,由于近年来游客增多,导致纱灯损毁严重,许多地方稍加用力便已经破旧不堪,甚至出现支零破碎的现状。
1.1.2 古镇内独特的建筑的破坏
对于建筑的破坏影响巨大,一些独特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能在图画和书本口头的记录中得到一些重要线索,留下的一些古代建筑,也已经残破不全。当古镇知名度提升后,逐渐出现在大众的印象里,聚集各地的游客,氧化现象也愈来愈严重,对建筑群产生隐形的人为破坏,这对古镇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甚至是永久性破坏。如今的河口古镇多为近几年重新修复的结果,以前特有的传统民居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仅仅只有几处能看到原先的影子。小镇内有太多的现代元素,失去了古色古香的意味,对于历史的情感大大缺失。
1.2古镇开发不当之处
1.2.1兰州特色美食重视程度低
兰州的美食虽然有很多特色,美食也很出名,很多年轻一代总会忘记兰州特色美食,就是对当地对美食重视程度不够。并且许多的古老小吃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失传。在河口古镇内,美食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其它景区,美食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美食的主导力量。少有的特色美食也是一成不变的模式,不能吸引更年轻的游客的注意力,激起少部分人们的购买欲望。
1.2.2对于古镇周围的开发不当
如今古镇内部开发已经较为完全,但小镇周围仍存在巨大问题,首先交通并不便利,周围环境位于郊区道路,道路两旁灰尘废弃物较多,校正智能化运用并不乐观,甚至处于原始状态,多以人力为主,道路两旁关于进入古镇入口警告牌并不明显,容易错过岔路口,影响到游客对参观古镇的积极性.
2.破坏原因
在现如今的小镇开发,无论是自然破坏还是人为破坏,都对古人的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文物古迹多以自然破坏为重点,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资。对其修复以及保护,对于人文知识产物的缺失更多是,居民,政府不重视的后果。破坏更是一种历史财产及文化精神的损失。
2.1古镇纱灯破坏原因
2.1.1 古镇气候以及纱灯破原因
兰州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较大,地貌也复杂多样,特殊的土木结构经过常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逐渐风化,且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修缮,对于建筑群原本的结构样貌有一定的破坏。风吹日晒且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是纱灯破坏严重。由于近年来游客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纱灯损毁严重,许多地方稍加用力便已经破旧不堪,而且参观的游客的不文明现象愈加严重,且没有找到正确的养护方法。“景区接待能力有限,已满足不了大量涌入的游客,尤其是在黄金周和重大节日期间。”[2-78]
2.1.2建筑破坏原因
建筑群易受到白蚁的侵袭,对房屋建筑会产生一定的损坏,那些隐藏于建筑结构内部,破坏或损坏其承重点,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尤其是对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建筑物影响巨大。保护不当也是一大重要原因,在河口古镇未开发之前,村民的保护意识较差,当地政府也没有提出合理的保护方法,所以对于古建筑,尤其是雕刻方面有着很大的破坏。
2.2对于美食文化的缺失
首先一点,重要原因是对美食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对于现在的小吃来说,数目单一味道简单,当今社会大众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互联网发展也十分迅速,一成不变的口味只会使游客审美疲劳。对于美食文化的宣传,古镇内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也只是靠小商小贩的叫卖才让游客知道河口古镇内的美食。
2.3古镇周围开发不完全的原因
首先与河口古镇距离较近的,西固区开发不完全,河口古镇位于郊区内,开发教育落后,村民们的意识形态也并不超前,对于河口古镇周围的开发,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使古镇周围显得混乱嘈杂,对于古镇周围的开发,当地县政府资金支持并不到位,甚至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周围的道路仍是以相见特有土路为主,这也是影响游客心情,是对参观河口古镇的重要影响因素。
3.保护开发措施
由于西固区内以重工业开发为主,对当地环境有所影响,缺少环境的治理的有效措施,环境问题解决困难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兰州河口古镇距离市区较远,受城市发展辐射带动影响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影响古镇周围开发。
3.1河口古镇保护措施
河口古镇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属于黄土高原文化圈,拥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打醮”仪式和古纱灯制作工艺还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3.1.1保护当地建筑
当地的传统建筑多以居民居住为主,而居民建筑更是对历史的更好见证,是还原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古镇还有标志性建筑——钟鼓楼,以及宗教建筑——方神庙、普济寺、大滩老爷庙。这些建筑都是古镇地标性建筑,生动展现出当时的民俗特征与风俗文化。“建筑风格突出、结构安全可靠、空间布局及功能效用较为合理的民居或者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古旧建筑,要力保现有形式和格局,尽最大可能维持其原有风貌,尊重历史真实性,对损坏的民居、会馆等各类古建筑可以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适当修复,以满足现代化村落民居居住生活与旅游活动的需求。”[1-52]是古镇文化的“活化石”。
3.1.2保护当地特色民俗
“打醮”仪式是古时为了祈求上苍保佑古镇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举行仪式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和睦喜乐而举行的仪式。经历千年的仪式,历久弥新,虽然时间不同,祈求的目的不同,但实际上表达的还是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俗仪式成为当地不可磨灭的特色文化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增强地方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
3.1.3激发原有产业活力
古镇古纱灯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古纱灯具有鲜明的技艺特点和艺术造型,纱灯是照明用具也是文化传承,纱灯制作常用红木以及紫檀木,灯面上绘彩色人物,花鸟风景,极具观赏性。古镇拥有纱灯传承人,可以激发纱灯制作的产业活力,在保护纱灯和不断传承的基础上,利用纱灯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使纱灯成为人们了解古镇文化的桥梁。
3.2河口古镇开发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发现古镇内的小镇经济发展模式较为传统,还是以传统的农家乐、小商贩的经营方式为主。此种模式虽然能适当改变周围村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经济增长较慢,并不能吸引更多游客进行消费,且从长远发展眼光看,必将被淘汰,所以要对当地发展模式进行改革。“河口古镇的保护与更新,其核心在于保护空间肌理,空间特征不仅包含着充满肌理的个性路径与节点,诸多的充满特性的活动也在特定的区域和空间进行,这些区域和空间又以适应人的尺度包容并引导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定义彰显了古镇的鲜活的特色。”[1-50]
3.2.1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
现如今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走入我们日常生活,所以用新的方式进行传统开发如研学,以研学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河口古镇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对于学习和了解明清相关知识历史尤其是丝绸之路文化有极大帮助。可以还原历史的真相,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有关历史知识引导方面有积极作用,而且也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正向方式。
3.2.2文化开发
要想吸引青年一代人的消费,就应该有别样的古镇开发方式,且要求方式新颖、价格合理商品有趣。以新的开发方式如文创产品更能使当代年轻人接受,被其所吸引。“文创产品是以文化和创意作为核心,运用现代制造工艺,将人的智慧与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通过对某特定文化的理解以及传统艺术品的重新解读,提取传统艺术品所具有的文化元素与设计者创意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同时又融合传统艺术品的美学特征和内在文化的新型文化创意产品。”[3-57]
可以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设计相应的旅游纪念品,而“旅游纪念品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具备具有纪念、艺术、文化等价值的体现。”[3-79]例如,能打造以兰州河口古镇为主题的化妆套盒。内有以黄河,黄土高原为主题眼影盘,融合古丝绸之路的影响,加入西域特色,可以主打“大地色”。以左公柳为依托,还原柳叶弯眉的妆容,以此来作为眉笔的噱头。以城楼朱红色为主题,作为口红的颜色,以城楼为样式作为口红雕花。
随着近几年国学文化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宣扬传统文化热情高涨,“汉服热”形成一种潮流,所以依托兰州河口古镇进行特色主题的汉服设计也必不可少。由于河口古镇历经数朝,历史积淀深厚,所以汉服形制可以多元化,例如明代形制的马面裙,端庄大气,且马面裙摆形似城墙外观,与古镇建筑及军事文化相呼应。马面裙上配刺绣长袄,在严谨端庄中又透露出西北人民不拘一格的洒脱特性。颜色和材质选择上,马面裙以土黄色为主色调,体现黄土高原文化,织金布料低调奢华,上袄采用豆绿色,河口古镇作为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物产丰富,春种稻谷,夏收瓜果,左公柳挺立于此,为单调的黄土高原带来了盎然的绿色。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汉服周边,组织汉服文化活动,让河口文化有了现代化载体,增加文化底蕴。
具有西北特色的河口古镇物产,可以经过包装升级成为当地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用于亲朋赠礼,还能推广古镇文化,吸引更多旅游者慕名前来,而当地特色物产的推广,又带动了当地产品外销,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2.3娱乐项目开发
(1)渡河类探险活动开发
以兰州特有羊皮筏子进行渡河类游戏开发,由于此处属于河滩地区虽有风浪,但相对较小,在带来刺激体验的同时,安全系数较高。由于与黄河庄浪河交汇之处和面较窄,即使发生意外,救援也迅速,对于羊皮筏子体验更加有趣,也更加安全。
(2)体验性美食开发
兰州河口古镇有一种也有特有的美食,以荞麦为主做成炸物,可以自己动手体验,且此种美食食用历史悠久。制作方便,耗时较少,也可以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也属于一种美食体验文化。运用河口镇附近苦水县的玫瑰,游客可以参观制作体验玫瑰酱的过程,由专业人员详细介绍玫瑰酱的制作过程,可以允许游客在简单的情节进行适当的参与。最后可带走制成产品,也是推销农产品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路斯奥.河口古镇保护及文化旅游开发策略[J].城乡建设,2018,(13):50-53.
[2]李秋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雷山县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4,32(02):77-79.
[3]吕滢娴,刘洋,韩鹏飞.不同类型旅游小镇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09):57-58.
【作者简介】卜怡丹(1999—),女,甘肃省兰州人,青岛工学院基础教育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