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权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规划的意义是在充分利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本着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运用生态学、环境美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设计,使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和游客参与目的融为一体,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得到更好保护和明显改善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乡村振兴步伐。生态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然而,生态旅游的场所属于自然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易造成环境破坏,因而必须做好发展规划。
关键词: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旅游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出现了乡村旅游缺乏生命力、同质化严重、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出现了旅游带动经济的同时,环境破坏、文化扭曲等不良现象。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弥补单纯乡村旅游带来的弊端,它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式。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起步较晚,虽然有部分地区通过乡村生态旅游走上致富之路,但是国内大部分的学者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深入不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深入探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十分必要与迫切。
1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
要做好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必须要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做基础。也就是说,要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就要将乡村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做好充分的保护。从这一方面来说,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充分的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而另一方面,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所有资源,发展起一项新产业,也能为该地农村的一些剩余劳动力提供平台,并且有效的辅助该地区的经济不断进行提升。除此以外,乡村生态旅游能使城市与乡村对彼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深入了解,最终能达成互相理解、彼此认同的状态,从而使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不仅如此,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变成旅游行业的一种新趋势,因为这种形式的出现使旅游的内容更加丰富,也让旅游的吸引力变得更强。毕竟在如此原生态的环境下,体验从未感受过的生活,对旅游的人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会得到很多热爱旅游的人认可,因此这种形式也必将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主打形式。
2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作用
首先,好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可以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从各个层面出发,合理地优化和升级社会主义乡村旅游建设,保证各个产业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尤其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对农家乐建设以及生态旅游建设提供发展的机会。其次,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可以更好地整合利用农村的资源,将当地的资源进行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进行空间环境管制,加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另外,要重视农村文化传承,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乡村旅游景观的内涵设计,从更多维的层面来提升当地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资源。
3生态文明视阈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3.1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
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保护乡村自然景观,平原、山体、丘陵等。保护好乡村原油风貌,切勿过度开发,避免大刀阔斧改造。这一点是基本,也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一片青山绿水本就是乡村的最大优势,也是乡村旅游景观最吸引游客的地方,破坏生态文明的规划改造无疑是南辕北辙。
同时,在保留原有乡村特色生态文明的前提下,也要尽快改善乡村基础建设。加快补短板,如整治乡村道路和乡村卫生、改善不文明现象、疏浚河道、实施雨污水分流等,将原本人们心目中交通不便、风气不良、环境脏乱、基础设施落后的乡村打造成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的乡村,给游客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景观的吸引力。
3.2尊重乡村景观发展规律,加大乡村景观规划
设计的针对性供给尊重当地地域文化特点,在保留乡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要合理利用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构思,体现区域文化特色。一是规划设计前要加大乡村调研力度,使做出的规划设计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为将乡村的人文和自然特色元素较好地融入到风景规划设计当中,设计人员应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乡村进行详细调研,了解区域内文化特色、生活习俗和乡土环境,并加以提炼,使设计出的方案契合区域特点,体现家国情怀。二是结合地域特色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为避免设计时出现矛盾和局限,设计人员应从乡村景观的整体出发,结合景观要素特点,合理安排各景观要素的位置和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村庄与村庄、景点与景点的相互关联,促进区域整体发展。三是科技创新成果要充分融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扩大乡村特色文化影响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可以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内涵,把乡村静态景观设计成动态景观,并在微博、微信和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传承发展。
3.3践行“低量高值”,提升旅游品质
在传统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式中,以游客数量取胜的“高量低值”的模式不再是最佳选择,游客的暴增势必导致旅游品质的下降以及旅游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割裂,最终造成环境恶化、旅游产业萎缩的恶性循环。规划倡导“低量高值”的发展原则使得旅游品质得以保障,旅游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的负面影响得以控制,旅游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与此同时,抢滩高端旅游市场意味着即使降低游客增量亦可以保证旅游收入的增长。研究数据表明1个高端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几乎等于60个普通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
3.4做好旅游服务方面的规划
旅游景点不可以缺少的就是旅游服务,所谓的旅游服务就是为游客提供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休息以及住宿等方面的内容。不过既然是乡村生态旅游,在服务方面也要具备乡村的特色,比方说可以用农家小院或是度假山庄的形式进行旅游接待,将内部的装修做的符合乡村风格,外部环境尽量保持原生态,这样能使游客更真实的感受乡村的生活。另外在菜肴方面要遵循当地的饮食习惯,以当地特产为主,最好结合药膳的做法,让菜肴也成为当地旅游的特色之一。
结语
总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虽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势而为的建设活动,但是我们也要避免千城一面、随波逐流、同质竞争的困境。毕竟面对大环境高速发展的人们,身心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而乡村的风土民情,清新的空气环境,能最大程度的减轻压力,并舒缓人的心情。人们能与最真实的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也是乡村旅游的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林大岵,李磊,李雯雯.冀西北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康保县芦家营村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8,36(04):58-62.
[2]陈尚玲,陆军.基于生态文化构建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以融水县长赖村天缘山庄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8,33(02):39-47.
[3]吴红,李媛媛,吕弼顺.基于居民感知度的长白山北景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7,39(03),19-27.
[4]王浩宇.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0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