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刁聪
[导读]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下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
        刁聪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下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给排水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相关方面的使用效果。文章通过对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关键词:建筑排水;给排水;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因此,对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重视绿色节水节能技术的作用,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技术设计改进措施,实现节能。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实施起来仍然困难重重。同时,施工水平、产品管理和监督不完善,决定了必须加强管理。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能节水的目标是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建筑设计应用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作用
        建筑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只有确保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有效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有助于环保型社会的建立,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建筑排水系统中也无可避免会出现管道锈蚀以及水阀门质量的问题,导致出现极为水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在建筑入住过程中,排水系统的浮球阀门锈损问题极易导致漏水问题的出现,导致建筑的排水系统无法有效运行,甚至对生活用水造成二次影响,被污染的管道系统也需要进行清洗处理。排水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排水系统的整体设计质量,节约水资源。建筑是以能源高效利用为基础进行建筑设计,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以节能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化设计应用节能型材料,降低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数量,继而达到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
        2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分析
        2.1节水及节能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当下很多住宅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之中,相关的设计团队以及最终的建设团队,对于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改革并不重视。认为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以及建设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建筑本身设计相应的给排水管道,保证日常的生活需要即可。这就导致在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之中,并没有充分应用到当下市场上的节水节能技术以及相关的先进设备。这自然而然就使得相关的节水节能改革没有办法顺利的进行。而且对相关节水及节能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住宅建筑建设过程之中的管理层身上。管理层在住宅建筑建设时往往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所以更愿意墨守成规,这就使得下层的各个组织员工也同样不重视相应的先进技术。
        2.2排水系统问题
        排水系统运行时,管道连接是最需要重视的环节,如果在此环节的施工处理不当,将会导致管道的密封性不足,在排水系统运行时,污水外泄与渗漏的问题将无法避免,甚至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如果要使得排水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有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就需要重视管道连接环节的处理,在具体的连接处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管道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连接处理工艺,保持管道良好的密封性。由于排水工程的隐蔽性较强,一旦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很难被发现,因此,有关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要定期对排水管道加以检查,及时对潜在的问题加以预防与控制。
        2.3?供水系统超压出流
        建筑供水系统的超压出流问题很难被人们发现,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无法及时进行上报,导致相关部门忽视该工作,建筑设计中常见供水系统的超压出流问题。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下节能节水措施
        3.1中水资源利用技术
        中水资源利用技术主要是将生活中的污水进行集中性处理,可将其应用至绿化灌溉或是厕所冲刷等水资源利用环节中,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应用。中水回用技术能够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低生活污水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如今中水资源利用技术相对成熟,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为物理化学过滤、膜过滤以及微生物吸附,其中物理化学过滤技术主要是利用气浮结合原理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膜过滤技术主要是应用不同类型的滤膜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微生物过滤技术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物特性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吸收。目前中水回用系统技术完善,运行维护成本低,系统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不会影响工程建设投资。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中水回用势必将成为建筑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中水回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而且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2节能节水设备
        由于现今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也对供水提出的巨大挑战,面对这一情况,通常的处理办法就是对供水系统进行二次加压。而现今主流的二次加压的方式有:第一,在地下水箱存储市政进水,接着再将水箱中的水利用变频加压设备实现加压的过程,这一办法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会损害市政水头。第二,直连市政供水网,利用水管网的压力供水,接着再使用无负压管网自动增压设备,这便可以免去水箱设施,也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而选用优质的节水设备就可以有效提升生活中用水效率,减少管材生锈漏水问题出现的概率,从而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例如节水卫生器具、节水龙头。
        3.3加压给水设计
        现代建筑中的给水系统一般采用的给水方式是二次加压,这种方式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如果供水时运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加以辅助,就能降低电能的使用量,减少能耗。虽然在不同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值不相同,但一般楼下几层的用户,市政压力均可满足供水。由于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比较多,可以实行分区供水,下层辅以市政余压进行供水,充分利用市政压力,每个加压区单独设置加压泵。这样不但节约了能源,还能有效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减少给水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4利用太阳能制备住宅热水,节约电能和天然气
        太阳能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同样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在当前,太阳能技术逐步进步,通过将阳光聚合,可以实现太阳能能量向其他能量的转换,比如,太阳能所产生的热能可以用于热水。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这种能源特性使得在给排水系统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热泵热水器来取代传统的装置,比如,尽量不使用燃油、燃气热水器与电锅炉。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过程中,包含了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循环管与循环泵等配置,我国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都相对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太阳能资源的使用需求。在太阳能资源利用时,主要包含了真空管型与平板型。对于单幢建筑或者多幢建筑,可以合用太阳能热水器,并设置热水箱,将此热水箱作为户内热水器的预热水源,而在单户内需设置快速热水器,热水系统可以选择安装在屋顶、墙壁或者阳台等光照充足的部位。
        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措施包括:控制超压流量、分质给排水、充分考虑市政管网残余压力、按地区分区供水。鉴于此,相关单位还需要重视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采用科学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刘鹏.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对水资源环境的防治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12):30-34.
        [2]蒋时兴,曾强,张吉彬.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19-121.
        [3]崔建芳.给排水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标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