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权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 400020
摘要:地铁工程对防水要求高,漏水、渗水超过规范要求,会对运营行车、设备产生严重影响。本论文针对地铁防水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原因,总结了经验,供今后提高地铁防水工程质量参考。
关键词:地铁工程 防水
引言:漏水、渗水已成为困扰地铁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很多地铁工程出现下雨天漏水、晴天渗水,整改难度大,整改效果不明显,影响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地铁防水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铁防水标准
1、地下车站、出入口及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
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车站风道、区间隧道及连接通道等附属结构
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他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隧道工程中漏水的平均渗漏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渗漏量不大于0.15L/(m2·d)。
二、地下工程排水、不排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及地下区间结构防排水设计宜考虑采用全包不排水方案,当采用全包防水+限量排放方案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I~II级围岩段围岩裂隙、节理不发育,透水系数小,水量小;
2、地下结构埋深较深,水压较大,由结构全部承受时构件厚度过大;
3、无地下水腐蚀性问题或地下水为轻微腐蚀性,排水不引起地面及建、构筑物沉降、不会引起地面植被破坏,隧内限量排水不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4、地下水无中等及以上腐蚀,排入结构内的水不会引起结构腐蚀的情况;
5、结构所在地层无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不与地表水或其他区域地下水连通的。可通过对初支背后围岩注浆控制排水量,原则上要求双线单洞隧道不超过0.4m3/m.d,单线单洞隧道不超过0.2m3/m.d。
6、需要排水的地段,采取排水管等排放措施,排除注浆后的地下渗水,同时加强检修维护保持其排水通畅。针对可能产生的隧道排水系统的堵塞,必须考虑排水系统的可维护性,避免由于排水系统堵塞而导致衬砌背后的水压力上升,对结构安全造成隐患。
三、地铁防水组成及防水模式
地铁防水包括结构自防水和附加防水两部分。
1、结构自防水
.png)
2、附加防水
2.1全包防水:在主体结构迎水面设置连续、整体的全包防水层。如:明挖结构外包防水层、暗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
2.2半包防水:一般用于深埋的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工程,如穿山隧道等,即在曲墙、顶拱设置防水层,常与排水系统配合使用。此模式需具备一定具备排水的条件。
2.3防水材料的选择标准
2.3.1、选择合格防水材料;
2.3.2、防水选材与结构工法相匹配;优先选用不易窜水的防水材料和防水系统
2.3.3、注重外部条件对防水材料耐久性的影响;防水材料应适合当地气候条件。
2.3.4、先进、成熟、施工工艺简单,经济、环保。
2.3.5、注重要求防水材料由原生料生产,禁止使用再生料加工的产品,最大限度满足耐久性要求。
2.3.6、地下结构的顶板优先选用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单、双组份)、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需和卷材复合使用)等。
2.3.7、放坡或土钉墙支护的侧墙防水,可选用顶板相同的涂料防水层,但要防止涂层流淌导致涂膜厚度不匀影响防水效果。也可选用后贴法施工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类防水卷材等。
2.3.8、围护桩形式的复合结构侧墙防水,应考虑防水层可与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侧墙粘接密实,形成不易窜水系统,优选预铺式防水卷材(P\PY)类,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
2.3.9、暗挖法施工在初衬与二衬之间设置塑料防水板+无纺布衬垫。并配置注浆底座系统和分区系统。
四、特殊部位防水
1、变形缝防水
2、施工缝防水
施工缝的可选用的防水措施较多,可以在中埋式止水带、镀锌钢板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密封胶嵌缝、外贴防水卷材、外涂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预埋注浆管等措施中选择。一级设防要求的地下工程应选2种,二级设防时应选一至两种。
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安装和现场对接操作比较困难,安装质量也不容易得到保证,但其防水效果是所有止水带中最好的。镀锌钢板止水带在施工缝单独使用时,虽然安装和对接接头比较简单,但钢材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不同,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因此与全断面注浆管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造价也相对较低。
止水条类材料安装虽然比较简单,但容易在雨天遇水提前膨胀,并且制品型止水条很难与施工缝表面密贴,防水质量较差,单独使用时很难满足施工缝的设防要求,因此仅在楼板施工缝等非迎水面使用。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代替止水条,效果较好,镀锌钢板止水带可以满足纵向施工缝的防水要求。
通过各种方案的对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建议环缝尽量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按照设防等级可另增设注浆管或止水胶。楼板施工缝采用单道遇水膨胀止水条。
五、防水层施工须满足的条件
1、防水层施做基面要求:无明水、平整度满足防水层的铺设要求;对围护结构出现的渗漏应采取临时注浆堵漏措施。
2、防水层铺设,应尽量提供防水层施工“外防外贴”的条件。土钉墙、放坡或分离式结构形式(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间距大于800),侧墙防水层直接满铺于结构上。复合式结构侧墙防水施工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先铺设于围护结构,再施工结构侧墙。
3、有永久保护层的应及时施做。没有永久保护层的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如矿山法隧道钢筋焊接应注意焊花对防水板的破坏。
4、施工要点:卷材与卷材之间搭接密实;接口处防水各成体系;不同材料过渡处各自收口做密封处理。
六、防水施工存在的问题
1、侧墙防水层留槎高度不够,应高出顶板500以上。
2、在不合格的基面上 施工防水层
3、预铺卷材自粘层覆膜未撕除
4、基面不合格;卷材与基面未粘牢
5、侧墙防水层大面随意钉钉
6、外贴式止水带预留长度不够,后期无法接头
7、模板固定不牢,胀模后混凝土堆积在止水带表面
8、止水带被钉刺破
9、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影响结构自防水
七、地铁工程防水技术总结
1、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周边的地址、水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理念,防水方式及防水材料。
2、确保进场的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止水带等防水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实验检测各项指标符合符合施工设计图要求。
3、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防水施工技术交底及培训,督促监理、施工单位加强防水施工质量管控,将防水施工质量纳入对监理、施工单位的考核。
4、施工单位要加强对防水施工班组的培训,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保证基面平整,加强对防水卷材的保护,同时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5、高度重视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等特殊部位的防水施工质量,确保止水带不被破坏,铺设符合设计要求。
6、防水卷材、止水带搭接长度、焊接施工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袁博,暗挖隧道穿越地裂缝及其影响建(构)筑物施工技术研究.路桥工程,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