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蓓
32091119911128****
摘要: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在设计阶段合理编制工程投资,可有效地保证工程设计规模及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使工程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是每个工程面临的问题。本文围绕工程造价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按照确定的工程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构成。项目从设计、建造到竣工交付使用,每一个环节的造价控制水平都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非常大。项目管理决策者需要提升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把工程造价管控工作融合到项目建设活动的每一环节当中。
一、工程造价控制思路
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招标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对项目后续的建设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充分认识到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尤其是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招标设计阶段。有资料统计,项目前期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最高达75%以上,应意识到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没有优秀的设计,就没有现代化的建设。一方面,设计产生的各种文件,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另一方面,优化设计也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工程技术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标价(预算价)和实际工程成本偏差较大
投标价明显低于工程实际成本,导致项目盈利能力先天不足。这种情况一是由于市场竞争导致的低价中标,二是在预算过程中造价编制过低,比如清单材料价格过低导致综合单价过低。
(二)合同约定不合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项目施工的基础和前提,但往往施工合同的签署有利于建设单位的造价控制、材料调价等,将很多的风险转嫁到了施工单位。
(三)项目部人员成本意识差,现场管理混乱
项目部人员成本意识差,现场管理混乱,这也是成本不受控的主要原因。项目部成员管理经验缺乏,整个项目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工序衔接不流畅,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和周转材料的不正常损耗。还有普遍存在的现场签证不及时导致漏签、施工口头指令未书面化,以及索赔事件记录不全面准确等。
(四)结算资料缺失
施工过程中结算的支撑性资料缺失。项目后期双方人员变动,后补资料几乎不可能,严重影响竣工结算效率,减少预期收益。专业分包结算中,专业分包合同的风险与施工总承包合同风险不相称,结算过程中时常出现专业成本大于收入的情况,导致施工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甚至亏损。
三、工程造价管理及措施
(一)投标清单控制
清单报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项目的盈利能力,因此通过调研市场,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好项目清单,尤为重要。清单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做好项目所在地的建筑市场环境调查,如当地人工的行情价、材料市场价、机械设备的租赁价、分部分项工程的分包价,根据当时当地市场情况、材料供求情况,结合当地相关定额、取费文件、政策及规定等因素考虑报价。明确对建设项目影响大的分部分项及大宗材料,对不熟悉、市场价格波动大的材料做重点调查,根据企业定额或实际成本合理编制清单。
在技术层面可进行一些策略性报价,比如可适当采取不平衡报价,以不提高总价、不影响中标,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为原则,对图纸设计明确、工程量准确、价格波动不大的项目可适当低价,对清单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可适当高价。
(二)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建设项目实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的意思表达,合同应公平公正,所以在合同签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造价管理上尤其要注重材料调价条款、签证条款、付款条件,以及工期约定、索赔条款等。合同签署后,要根据实际确定建设项目的合理经济效益目标,项目管理人员应做好合同分析,掌握协议内容,找出风险与不足,并进行合理规避,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分解。全面、细致地做好各个合同交底工作,以便在履约过程中有效利用合同,严格控制造价。
(三)强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实现造价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强化项目人员造价管理意识、节约意识、创新意识。
①施工组织造价管理。施工组织是整个项目实施的一个顶层设计,结合具体工程,对人员组织安排、工期安排、施工方法确定、造价管控等措施进行规划。只有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实现造价成本的控制。
②工期控制。工程项目工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造价的优劣。工程措施成本费用、管理成本等是按正常工期(合同工期)编制的。工期延长,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如塔吊等)、项目管理人员工资成本等都将增大,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反之,工期缩短,将势必加大措施费用的支出,减少周转材料的周转利用率。所以,只有综合衡量、创新优化后的合理工期才是最有利于造价控制的。
③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支出占工程成本60%以上,所以对材料成本控制尤为重要。项目如隶属于集团公司,可发挥集团公司的自身优势,对大宗材料进行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做到造价可控。一般项目要做到及早筹划,掌握市场材料信息,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进行采购。在实施过程中为避免材料损失和浪费,应通过“限额领料”来实现 ;加强材料的计量控制,特别是钢筋,根据施工图设计,认真计量验收,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 ;合理安排工序,增强周转材料的利用率。
④现场签证、施工口头指令和索赔事件处理。现场变更应及时签证。施工现场难免出现与施工图纸或清单不一致的情况,这些变化往往涉及造价的变化,按施工合同规定及时办理签证。在工程实践中,尤其是在现场,口头指令较为常见。当发出口头指令后,应作好记录,所有的口头指令,均应在事后用书面指令的形式予以确认。目前的房屋建筑,大多为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这必然会涉及工程索赔。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法律政策和索赔知识,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合同文件有关规定办理索赔,及时、准确、合理地记录索赔事件。⑤施工创新优化。施工创新优化是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项目结算造价管理
项目结算造价管理是实现项目效益最终的步骤,要做好如下工作 :①做好分包分供结算和竣工结算的对比工作,即收支对比,对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②做好项目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各部门要保证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好过程资料收集、整理和资料原件及扫描件的存档工作。这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对竣工结算尤为重要。上报的竣工结算内容,必须要提供相关支持性文件及内容完整的资料,如经双方签字确认的事实依据、计量范围、认价证明等。若其中任一项资料缺失,相关结算工作将很难开展,特别是工期长、结构复杂、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项目,更应重视。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一项涉及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主体,包括参建单位的综合能力、当地社会、自然环境特点、国家政策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系统过程,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造价控制重点环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常抓不懈,提高造价控制意识。
参考文献
[1]常洪亮.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3)
[2]季本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要点初探[J].四川水泥,2018(01)
[3]王静.刍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措施[J].居舍,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