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相关规定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施玉明
[导读]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
        施玉明
        吉木萨尔县环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吉木萨尔县  83170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有关人员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加以重视,其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对于房屋建筑的寿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有关人员要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有充分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策略,认真将其落实下去,从而切实地保障整体项目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程质量监督;
        作为前时代人们的需求,建筑工程的建设提高了投资力度,使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因此,若想保障建筑工程在建设中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应加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对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使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进而使工程水平进一步提升。
        1主体结构检查的重要作用
        在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具体质量决定着建设项目的主体结构质量。为了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性,一定要对其主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测。在建筑行业当中,经常使用的测试方法为: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随机地抽取一块混凝土进行检测,在28天之后送至实验室实施再次测试,其属于实施综合评估中的一种比较重要的依据。在建筑行业的实际施工当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比如:建筑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等行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建筑项目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建设项目当中,建筑材料占据基础性的位置,因此一定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近年来,建筑材料质量方面不达标而造成非常多工程事故出现,损失非常惨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形成较大的威胁。在之前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查过程中,往往对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的整体质量非常重视,将其视为检查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在对建筑材料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况,这样一来就没办法在建筑工地上完成对建筑材料直接及有效的检查,最终导致建筑当中存在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在市场当中,非常多的建材处于不达标、不合格状态,仅仅凭借检测结果无法保障所有的建材都有较好的质量。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建筑实体的质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一点对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2.1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搭建共享中心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可以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搭建共享中心来完成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同时,建筑企业也应该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当前时代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信息化建设,使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符合当前时代中的具体需求,达到质量检测要求。在该项目工程中,建筑企业通过搭建建筑质量数据共享中心来实现多方面的建筑信息收集和整理,并以此来完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质量数据共享中心来收集整理企业所需的相关质量检测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实现主体结构质量最优化,避免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出现问题。以质量数据共享中心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质量,降低主体结构质量风险发生的概率,完成内部资源整合。同时,质量数据共享中心的应用可以规范施工流程,并且可以将施工质量与施工速度融合性处理,进而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力。以质量数据共享中心完善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建筑企业质量检测的信息共享,进而方便企业内部数据的查询,并通过质量数据共享系统构建技术与集成管理技术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进而保障施工质量,使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能够符合我国的有关规定。


        2.2改善和优化施工方案和策略
        监督检测工作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和检测,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施工工艺方法等,都有自己的检验标准和技术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审查和评估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以及规划与设计之间的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基于科学合理的技术检测方法和标准要求来分析问题的各种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和优化方案。例如:某建筑主体楼板及屋顶平面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回弹法对砌筑砂浆的强度进行了检测,也没有发现问题,其他梁的钢筋位置、大小、数量及保护层厚度等达到设计要求。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箍筋的间距偏离了设计要求,综合判断箍筋间距偏大是裂缝产生的原因。根据检测结果,施工部门对箍筋间距进行了调整,消除了裂缝。因此制定合适的检测规则在监督设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明确质量检测要点
        在正式实施质量检测工作之前,应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检测方案,同时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规划好检测重点、检测流程以及检测范围。在此基础上,应根据相关管理责任制度划分有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等,避免出现问题引发责任纠纷。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向予以明确掌握,如梁柱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梁板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等,应将其规划到重点检测内容的范围之内,而钢筋间距、砂浆、板厚等的质量检测同样不容忽视。若经检测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在第一时间与施工单位取得联系,督促施工人员立即整改,避免对工程后续建设造成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不断趋于复杂化,质量检测工作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质量检测工作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建筑主体结构的功能、布局等划分检测工作的主次,有计划、有次序、有重点地开展实践工作。
        2.4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体系
        为了更好地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体系的支持,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各项措施在工作中的落实,也可以更好地判断相应的检测结果。除此之外,检测人员要保证整体样本容量,让其容量在一个科学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信度,还需要有关人员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开展相应的工作,规范有关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一些操作失误对于整体质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2.5砂浆的强度测试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砂浆同样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具备相应的抗压强度,这种强度会对建筑物的整体水平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建筑物主体结构实施检查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对建筑物施工当中使用的砂浆强度进行检测。一般来讲,我们经常会使用回弹法以及浇筑法对砂浆强度进行检查,这样可以获取非常准确的具体强度曲线,最终使得建筑物的相关结构评估更加具备准确性。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会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根据文中叙述得知我国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有了一定的分析和深入,明确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并以此为目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吴建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居舍,2019,39(27):152.
        [2]朱秀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途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31):166.
        [3]程燕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J].居舍,2018,38(3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