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何强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何强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不仅出现了多种建筑分类,很多建筑企业逐渐意识到管理建筑工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相继加深对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对此,本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及探寻其管理模式创新的有关路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西昌学院北校区    何强 61501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不仅出现了多种建筑分类,很多建筑企业逐渐意识到管理建筑工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相继加深对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对此,本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及探寻其管理模式创新的有关路径。
关键词: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 创新应用模式;
        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1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我国近些年已经成功开展与实施很多大规模的建筑项目工程,比如“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等。从某种角度,正是因为上述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建筑行业方面提供十分广阔的空间。现阶段,随着不断扩大的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亟须科学分配建筑市场各方面资源。在建筑行业市场中,如若建筑企业在其管理、资源、内部制度与文化等均没有体现一定优势,那么难以确保其可得的市场份额甚至被市场所淘汰。对此,出于确保建筑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应加大管理模式创新力度。
        1.2满足企业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
        现下,建筑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时,需要强化企业创新并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建筑企业和工程施工之间存在的关系,决定能否系统全面地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有关建筑企业,在项目实际施工阶段会有很多因素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所以,出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满足建筑工程对于施工进度要求,应该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上的创新,进而使建筑企业有关制度建设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
        1.3顺应建筑市场完善与发展趋势
        纵观建筑行业,和个人与集体建筑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所占有的市场资源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市场公平与公正发展。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因为地方和区域保护政策的存在,致使建筑行业间的阻碍重重,对建筑行业发展十分不利。建筑行业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的位置尤为关键,但建筑行业现阶段依旧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而且建筑行业有一些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或是未能建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期间,还存在着政府导向、人为因素等问题。可基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会逐渐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进入达到国际化的要求,提升市场经济水平。由此可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十分重要。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2.1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出于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确保工程管理质量,则应对现行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由此才能顺应建筑行业发展势潮,较好地满足企业管理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所建立的管理体制仍不完善,部分建筑企业未能重视管理体制建设工作,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生产中,即可以明显提生产水平,但依旧没有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部门人员随意配置以及成本负荷过重等问题,以随意裁剪人员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2.2没能实现信息技术大范围普及
        我国建筑企业虽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有关工作,但在建筑工程中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落后,部分管理人员依旧沿用传统模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企业现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也难以完全满足企业真正需求,与工作程序存在较大出入,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阻力。
        2.3忽视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很多建筑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施工管理,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资金投入在生产模式创新上,可往往忽视最关键的管理模式创新。


例如建筑工程在选拔一线施工人员时,未能做到科学的系统化管理,导致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无法满足企业与工程管理需求,不仅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不利于企业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此外,企业在生产中配给大部分资源,忽视在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上的投入,也直接导致管理模式滞后,管理能力偏低。
        3.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关路径分析
        3.1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精细化
        针对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依据要求建筑企业关注管理内容方面,对管理内容进一步细化并强化各方面的综合监管力量。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复杂且规模大,因此,管理创新的关键点较多,只有将管理内容细化,才能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例如安全管理,应采取分区域管理模式,针对办公区、施工区以及生活区进行分开管理,不一样的区域设置相应的门卡,指派门卫对施工人员是否穿戴完备的安装设施进行监督。同样在工程施工现场也应将安全管理有效落实,可采取信息化打卡技术,施工人员每天在指定APP上打卡,以此提升安全管理标准。至于质量管理方面,应积采取监控设备等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3.2创新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创新工程管理体系之后,需针对企业的有关机构体制加以创新与优化,使其适应现阶段由于创新管理模式而带来的改变。关于项目生命周期,主要针对合同失约期而言,那么此时经理部门则不是外派机构,且逐渐转变为建筑企业的“子公司”]。科学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掌握责任制度,也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关于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健全的法人财产制度,保证项目经理能确定界限财产。除此之外,借助法人财产的建立可以敦促法人承担有关责任,并且企业会对于界定的法人财产明确项目经理部法人所处的地位。要是项目经理部不具备法人财产,则不是建筑企业当中的法人。在这一形式下,建筑企业中的项目经理部可以在市场中达到独立运营的效果,从而对相应的法人责任独自承担。
        3.3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一步创新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最应该关注的是转变其理念与革新思想,其也是促进工程管理模式优化与改善的重要前提条件。着眼以往建筑工程所采取的管理模式,重点研究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则能够明确应通过哪些现代化管理思路与理念进行创新,从而确保后续管理可以更可靠高效地开展。例如应该在工程管理中贯彻落实全过程管理理念,那么每位管理者应该明确具体的管理目标与要求,站在整个建筑工程运行过程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掌握在各环节中的影响因素,从而形成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确保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均处于有效监管范围内;同样需要贯彻落实还有动态化管理理念,管理人员应明确工程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能深入工程一线,实时掌握现场动态变化,及时运用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控,防止传统管理模式下出现的滞后严重问题。
        3.4工程管理人员的创新
        若想有效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则需要管理人员的支撑。因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尤为关键,有关管理人员应具有创新型工程管理观念,能充分适应创新型管理机制,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投入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在实践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与钻研,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发光发热。
        4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开发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管理,其水平与效率直接关乎着企业所得的经济效益与工程项目质量。但受限于各方面因素,致使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不足与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行业发展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路径的简要分析,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39(12):216,218.
[2]李箕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门窗,2019,13(23):54.
[3]赵敏.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36(3):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