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光
黑龙江省峰悦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150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面积越来越大,对土木工程来说,其不仅给土木工程行业带来了新得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利用相关操作,提高土木工程整体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工程施工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发展,土木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而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边坡支护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边坡支护技术的特点
土木工程在建造过程中边坡支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但是在使用该技术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检查周围的环境,包括对地形和周围环境的分析,以确保土木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更准确和有效的数据支持,进而保证土木工程在后续的正常开展。另外,我国每个地区环境差异非常很大,例如温度差异,气候,地形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对工程周围的环境情况和地质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地的地质特征和水源,为土木工程的正常开展做好主内工作。在应用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时,对周围环境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地质条件而言,边坡支护对土木工程建设有直接影响。
三、边坡支护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点
3.1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施工中的土钉墙技术特点
土钉墙支护是土木工程项目边坡支护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支护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施工工艺是将锚杆插入深基坑,并在插入的锚杆上布设钢筋网,然后通过喷锚作业对锚杆以及钢筋网加以固定,形成对边坡的有效支护。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深度在5m到15m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其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使施工成本明显降低。
3.2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施工中的锚喷支护技术特点
喷锚支护技术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重要边坡支护技术之一,在应用该技术对边坡进行支护时,应首先将土钉固定,并通过注浆方式构筑支护挡墙墙面。在施工中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完成注浆施工后应认真检查支护结构的稳固性。此外,在注浆完成后应及时开展养护作业,保证施工的质量。
3.3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特点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是土木工程边坡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的支护方式。应用该技术进行边坡支护施工时,应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并确定其边界范围,然后按照设计深度挖出沟槽。同时应彻底清理沟槽内部以及其周边范围内的杂物,再向沟槽内注入混凝土,使其在地表下方构成连续墙。
四、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4.1概述
本文以某土木工程项目为例分析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实践。某土木工程主要为剪力墙结构,其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中没有建筑物存在。同时其基坑深度为5.5m左右,土质主要为粉土、粉细砂以及粉质粘土。综合施工现场的勘测数据以及地质特点,决定选择土钉喷射支护技术对其基坑边坡进行支护施工。
4.2边坡支护技术的实践应用
4.2.1边坡支护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分析
在本次边坡支护施工中首先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开挖基坑并对边坡进行初步的修整,同时应做好基坑内部的降排水处理。在施作支护结构时应在完成混凝土初喷后开展钻进作业,保证成孔的质量,然后依次进行安装土钉和注浆施工,并将钢筋网放置就位,随即进行混凝土的复喷施工及养护。此外还应对地表以及基坑进行清理,并设置好相关的排水设施。
4.2.2边坡开挖施工
在开挖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层的方式来进行作业,通过其分层厚度应保持在1.5m至2m之间,同时分段长度应控制在15m至20m之间。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标准和操作规范,提高施工的有序性,协调好开挖施工和支护作业的关系。在确保上层喷射面以及浆体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开挖施工。在开挖施工时还应加强对施工量的监测控制,防止出现超挖现象,并在边坡处应留出宽度为30cm的位置,通过人工方式来进行整修,从而有效防控超挖问题的出现。同时在施工中应按照设计标准来控制其坡度以及平整度,为后续的支护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4.2.3混凝土的初喷施工
混凝土初喷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所有施工设备的性能以及运行状态,彻底清理作业面,并设置好喷射后附的控制标识。同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例如粗骨料粒径应控制在20mm以内。施工单位应通过现场实验来科学的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并在混凝土完成拌和制备后尽快进行灌注。如果配置好的混凝土存放超过了1.5小时,应对其采取废弃处理。在初喷时应采取分段以及分片方式进行喷射作业,喷射时应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施工,并将喷射厚度控制在40mm左右。同时在层间以及片、段件应进行采用斜面设置,并将角度控制在45o。在施工时应对前后搭接的牢固性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使其形成完整的整体结构。喷射施工要注意的时,喷头应始终垂直与作业面,并与作业面间保持0.6m至1m的距离。混凝土完成终凝的两小时后应开展养护作业,可以通过洒水养生等方式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度。
4.2.4钻孔施工
钻进施工前应首先对成孔位置加以确定。如果在施工中发现有障碍物存在时,应由技术人员适当调整孔位。施工人员应详细记录成孔情况,并对土钉进行对应编号。如果在钻进作业时出现塌孔渗水情况时,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封堵措施。钻进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开展安装土钉以及注浆施工。
4.2.5安装土钉施工
在制作土钉时可以选择螺纹钢等材料。对土钉进行安装时应首先进行定位架的设置,以保证土钉能够准确地被安装在钻孔中心位置
4.2.6灌注施工
注浆施工应连续进行,并一次性完成。在注浆时应首先对孔内进行清理,然后插入导管,并与孔底保持250mm至500mm左右的间距。在孔口位置应设置止浆塞和排气孔,然后在低压条件进行连续注浆施工,并将压力控制在0.4MPa至0.6MPa自检。注浆施工时应逐渐将导管向上提升,但要注意导管下端应始终位于液面以下。在注浆过程中应保持浆液充盈,并将其水灰比控制0.5左右。
4.2.7布设钢筋网施工
初喷完成后应将钢筋网布设到位,,且其每边搭接的宽度都应不小于300mm,以形成有效的保护层,并将其厚度控制在20mm左右。此外,钢筋网应超出边坡范围0.5m以上,并延伸至地面。
4.2.8混凝土的复喷施工
初喷面层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后,就可以开始复喷施工了,其操作规范与初喷基本一致,喷头与作业面间应保持0.6至1m左右的距离。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合理控制水灰比,保证喷射层表面的湿润度和平整度。在钢筋网的布设中也应从后向前依次进行施工,防止其后方有空隙存在。
4.2.9设置排水设施
完成边坡的支护施工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做好排水设施的设置工作。可以通过水泥以及混凝土来硬化地面,以防止地表水渗入地下。此外,还应在距离边坡顶部约1m处砌筑挡水墙,防止地表水及地下水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固性。
五、结语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加快土木工程建设的速度,在实际建设中,不同的支护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选择支护技术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严格按照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进行施工,提高支护的稳定性。另外,在开挖之前应进行地质调查以避免外部干扰对土木工程建设的影响,从而加快土木工程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 常伟世.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51-52.
[2] 于一山.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6):52-53.
[3] 叶冠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1):6-7.[4] 戴庆林.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