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解析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吕利民
[导读] 我国水利工程量颇大,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为主要的结构形式之一,
       吕利民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我国水利工程量颇大,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为主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抗腐蚀、抗拉强度大、自重大等优势,可有效应对水流湍急、水流量大、水位落差大等恶劣的工作环境,极大加强了堤坝等的综合性能,本文首先探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价值,之后就如何高效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予以具体说明。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工程中模板的工程技术
        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模板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率和效益。随着我国各行业高速发展,各种模板技术都在快速成熟,且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获得多项模板技术科技成果,这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效益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支撑两大部分。按照制作材料分传统模板有木板、胶合板模、钢模、塑料模板,新型材料模板有树脂模板、中空模板等复合材料模板。另外,按其承重力可分为非承重模板、承重模板以及固定式、移动式、滑动式模板。模板技术的多元化,使工程建设可选择最优符合混凝土结构、尺寸等设计要求模板,在保证混凝土浇筑安全、质量的基础上,经济效益最大化。
        1.1模板的规定与材料要求
        模板具有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规定的各项施工的荷载,并能保证在允许范围内的变形。模板表面要求平整、光洁、密合、不漏浆。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选用的模板应与混凝土结构和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
1.2模板的安装质量要求
安装的模板及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通常情况下,模板支撑部分安装在基岩面或混凝土面层,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布置满足模板自身及混凝土荷载支撑体系,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稳定;如果安装在软基时,需先进行基础处理,待基础强度满足要求时,安装模板。直墙模板及斜坡模板一般按照自下而上顺序进行,需对已安装模板固定,通常采用外拉内撑方式。如果施工过程有预埋件,必须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1.3模板的拆除及其方式
对于不同的模板类型,其拆除方式也不同。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定。模板的拆除方式主要有三种,固定式、移动式、永久式。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该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拆除时,应根据情况,可以措施在大模的底部选取数个合适的位置用小型钢件加固并设撬孔,既便于使用撬杠又不会因撬杠的使用而破坏模板和砼。并且要防止大片模板坠落,使用专门工具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坏。模板拆除后,要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尘。
2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综合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是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浇筑、模板四部分来看。
2.1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中的用量最大,起到的效果较为突出,一般来说,为取得优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需要掌握正确的配合比,无论是骨料、水泥、水,还是其他较为特殊的原料,配合比的不同,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往往也会有所差异。比方说当骨料的材料、密实程度等存在差异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密度就有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差别。

除了骨料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在搅拌混凝土时,很多时候也会添加大量添加剂,例如,对钢筋混凝土凝结时间存在严格要求时,可以通过添加剂,增加或延缓混凝土硬化时间,对钢筋混凝土表面强度、颜色、含水量等存在要求时,也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添加剂予以完成,由此可见,在搅拌混凝土时,应当根据需要,调整混凝土配方。在水利工程中,水流流向改道难度大,即便是在干旱期,也可能存在施工时间较短的状况,为了加快钢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往往需要添加早强剂,为减少水化热对混凝土结构的应变影响,及水分蒸发造成的孔隙结构等,也可使用减水剂,来减少水的配比,另外,减水剂的使用,也可以加快混凝土硬化周期,对工期较短的水利工程同样具备较好的适应效果,除此之外,影响混凝土搅拌性能的因素还有原材料的质量、操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对于此,需要有关管控人员切实把握混凝土制造各类原材料验收、质检等工作,确保各类原材料的数量、质量、参数符合既定要求,对于直接搅拌混凝土的作业人员,应切实的对其进行要求,在填料、搅拌时间设置、出料等一系列操作时机上严加注意,尤其是应当注意填料量是否符合配合比,出料时是否与正常混凝土存在差异,存在错误时应当及时纠正,切不可将就使用[2]。
2.2钢筋技术
    钢筋能够有效弥补混凝土抗压不抗拉的特性,虽然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占比较少,但性能却被发挥至极致。
一般来说,钢筋技术主要是从钢筋材质、钢筋搭接等角度来看,从钢筋材质来看,不同钢筋材质,其应用场所也会有所不同,比方说,钢筋受压程度较小时,可以使用低碳钢,但对于受压程度较大的场所,就需要高碳钢,因此,对不同钢筋材质的抉择,需要综合考量钢筋的使用场所。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主要是承担抗拉功能,抗压工作主要由强度更高的混凝土完成,因而,钢筋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钢筋为低碳钢,一方面可塑性较强,另一方面,低碳钢韧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能较好的配合混凝土应用于水利工程中。除了钢筋材质,钢筋搭接方式的不同,对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差异来源主要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纵筋搭接时,可以使用绑扎和焊接两种,受钢筋直径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搭接周围存在分布不对等的状况,钢筋直径越大,钢筋保护层厚度差异越大,钢筋混凝土性能受到的影响也就会越大[3]。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效果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能够形成“整体”,尤其是对于堤坝工程来说,整个混凝土工程应尽可能的减少交错面,或是减少交错面之间的缝隙大小。混凝土浇筑效果除了与模板大小、单次施工周期、混凝土凝结时间等存在关联外,也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存在较大的关联,一般来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尽可能的按照施工程序施工,速度过快过慢都有可能扩大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导致钢筋混凝土层的性能大打折扣,除此之外,为尽可能的减少交错面影响,应尽可能的减少单次施工周期,避免过多的将新搅拌的混凝土铺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上边。
2.4模板技术
    模板是给钢筋混凝土塑性的重要部件,施工时,除了确保模板衔接缝隙最小化外,还需要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模板形状、大小、材质等,为了充分发挥模板的作用,在使用、拆卸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缝隙最小化,使用前需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检验,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方能投入使用,在支起模板时,尽可能确保模板之间能够严丝合缝,相应的螺栓、支架等应尽可能的保证模板不会分离、塌落等,反之,模板存在较大缝隙时,往往会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等情况,为保证混凝土能够被振捣密实,一些较大的模板需要设置多个观察孔,便于在振捣时进行观察,最后,拆卸模板时,应综合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状态,切不可因为抢工期,及早的拆卸模板,导致钢筋混凝土层过早承受自重等影响,产生畸变现象。
3 结束语
  文章对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主要从模板工程技术、钢筋工程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水利施工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时,严格按设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求,加强对混凝土工程的这些要点质量控制,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世燃. 浅析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1) .
[2]李厚斌.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与裂缝预防[J].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09) .
[3]李志明.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4)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