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涂晓燕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脚步加快
        涂晓燕
        高邮市水务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25600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脚步加快,这就带动了很多工程事业的发展,其中水利工程事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失常,失去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形态,同时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开始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促使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建设协调发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问题;生态水利工程

        引言:生态建设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工作内容,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农业灌溉工程[1-2],防洪工程和发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平衡的发展目标。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3],所以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大力开展水利生态建设工程,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当中[4],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发展关系贡献重要的力量.

1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分析

1.1植被破坏
        近些年来,水利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这就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首先工程建设会对周围的植物造成破坏,整个破坏程度和规模与水利工程的大小紧密相关,导致区域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或者草地被清除,造成土地裸露,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很多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差,无节制地胡乱砍伐自然林木,导致水利工程附近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伤害,使总体植被面积减少,为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埋下了隐患,由于植被覆盖率逐渐减少,生态系统业遭到了破坏。
        
1.2土壤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发土地,使土层被掀起,当遇到大雨和大风天气,没有植被的保护作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对土壤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流失对以后的植物生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水库的蓄水功能作用,使地下水的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导致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对周围的土地和土壤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土地向沼泽土地转变。同时还伴有淹没土地现象的发生,导致土地的透气性变差,使很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营养物质的发展,对当地种植业和畜牧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土壤沼泽化转变,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过高,导致生长的植物根系腐烂,透气性变差,所以沼泽土地很难实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1.3水质污染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周围的河流河水的流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河流与空气的交换效应降低,当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的污染物时,整个污染物扩散速度减缓,降低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一些废气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金属物质对附近的水源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4气候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会对区域内的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变化,比如在建设水库过程中,增加了水气的蒸发效应,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出现降雨量增加的现象,通常还会伴有阴霾天气出现,使整个区域内的气候变得极端化。

1.5空气污染
        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通过风的作用,吹散到空气当中,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比如在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所运输的石料和建筑材料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气体,并扩散到空气当中,造成了空气的粉尘污染,在物料的堆放和装卸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对周围居民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周围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当地空气质量下降,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
        
2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保护工程措施分析

2.1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的缓解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破坏问题,只有依靠环境的自身自净能力,才能实现更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应该确定补偿的范围和补偿的主体对象,在工程开展之前,对环境治理的专项资金进行筹集,目的是大力推行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同时也促进生态环境生态价值的还原,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工程的开展,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整个工程的进行,不要盲目,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因素,预估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建立相关的补偿机制,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环境保护工程,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环节需要融入环保理念
        要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工作环节,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要遵循和谐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因素的自然循环,比如为植物的生长和鸟的栖息地创造条件,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使森林资源成为鸟类和其他水陆生物栖息地和避难场所,同时注重先进的环保技术的应用,工程建设尽量运用环保材料,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跟踪和评价机制,对环境破坏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将整个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3工程运行的科学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创新与优化。比如在工程材料运输和调度工作中,要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合理开展运输材料的调度工作,同时要注重生态河流的水量保护,满足当地的农业灌溉和发电用水需求,结合具体的环境影响报告,对整个环境保护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建立完善的实时监测体系,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进行更加绿色化和生态化。


结论:通过以上关于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分析,我们总结了一些生态水利工程事业开展的环保措施。在注重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要对生态效益进行重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使整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加协调并实现共同发展,不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罗政.试析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陕西水利,2016,(z1):223-224.
[2]何雪琼,张炉红.探讨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1313-1313.
[3]谭奇修.刍议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87-287.
[4]柳小恒.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大科技,2020,(1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