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陈聪、谢建树、杨普荣
[导读] 矿产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陈聪、谢建树、杨普荣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龙岩 364200


        摘要:矿产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露天采矿是开采矿山资源的重要形式,为矿山资源的产量增多做出了巨大贡献,使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但是露天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不利于矿山开采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对露天开采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矿山开采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露天采矿;存在环境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矿业开发是人类活动对矿区最为显著的外力地质作用,它强烈影响和改变了矿区及其邻区环境,产生并诱发多样的环境问题 ,同时带来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露天开采适用于埋藏较浅的矿种开采,但由于开采工作不科学、不规范,以及闭矿后对环境治理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容易造成众多环境灾害,对周边居民及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1、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
        1.1露天采矿对土地的破坏
        露天采矿的直接挖掘、占压土地以及对工业广场的占用都对土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直接挖掘可能会造成当地地表层的破坏,对原来的地表形态以及土地的浅部地层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甚至对原来的生物种群造成影响,使当地土地在开采后无法恢复。压占主要是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岩石对地区土地进行堆压,对该地区的地貌造成了损害,致使该地区的植被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根据对露天矿山的调查分析,我国露天开采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每开采一万吨矿就可能对当地0.24hm2的土地造成破坏,这其中0.08hm2的土地是由于挖掘造成的损害,0.160.08hm2的土地是由于占压土地造成的影响。
        1.2水资源破坏
        纵观我国的矿山开采分布,矿区主要是在我国北方城市居多,特别是内蒙古地区的干旱地区最为典型。本身该地区的水资源较为贫瘠,露天矿区开采的排水更加重该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程度,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另外,采矿过程中的一些沙尘等物质会跟雨水或者风等混合弥漫在空气当中,形成酸雨现象。与此同时,采矿区没有冶炼的废水由于没有专业设备的处理会排放到周边土壤之上,严重破坏地表水,这无疑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用水带来很大的困扰。产生的结果,地表水以及降水等改变,会直接导致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很容易引发该地区水源资源的枯竭,这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1.3开采后矿山的石漠化,植被荒芜化
        由于矿山进行露天开采的过程中,矿山本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绝壁林立等现象,不同位置所堆放的矿渣等,更会影响山体本身植被的生长发育,久而久之,造成了矿山石漠化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采矿厂内严重的石漠化,会导致大量的植被没有可生长的健康土壤,剩余绿色植被不足以支撑整个矿体的自然生态循环,大量矿渣的堆积也让本已稀少的植被遭到了更加严重的破坏,因此,目前的植被荒芜化也较为严重。
        1.4对整体环境的污染
        由于我国很多的采矿区是比较久远的老矿区,如今这些矿的采矿量已经大不如从前,有不少矿石已经被挖完,成了废弃矿坑,所以说废弃矿坑的问题尤为突出。矿坑开采时间较长,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加之地质构造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和人员伤亡。露天矿开采的强度较大,会受到天气的干扰,所以在爆破的过程中极易会出现各种问题造成局部的污染和破坏。与此同时,露天采矿会带来不少的飞尘等弥漫在空气当中,对大气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周边居民身心健康发展。露天矿开采当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硫化合物,长此以往这些化学物质的排放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利于人、动植物等的健康。


        2、露天采矿对环境治理的解决对策
        2.1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首先,矿产开发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措施,将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在发展结束后,选择合理的恢复措施,恢复到监管水平。露天开采过程中,倾倒、爆破、采矿、修路等过程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明确规定了减少环境影响的技术标准,还应制定技术规范,对采掘过程中所使用的环境恢复和临时设施进行技术规范。其次,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开采技术标准。我国大部分矿区在环境恢复过程中并没有将表土层分开,表土层资源短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剥离物的肥力状况,制定土壤播种或播种后的标准。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我们应该合理地改变标准。例如,由于产水量的不同,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时间应更长,恢复标准应适当改变。最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标准的实施。为了完善采矿许可证制度,在采矿许可证的应用中,必须包括如何开发矿产资源和环境污染责任一体化。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的处罚措施和实施方案;建立与环境保护和发展有关的保证金制度;未完成的工作人员将根据环境污染和恢复程度确定退还保证金比例。
        2.2提高露天矿山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由于当前人们的露天矿山生态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的宣传和保护工作。首先,露天矿山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识。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在露天矿山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策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生产过程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成露天矿山企业的经济转型。在提高宣传意识的过程中,要对露天矿山工作人员进行露天矿山恢复治理培训工作,使其充分掌握露天矿山恢复治理模式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从而全面提高露天矿山生态保护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露天矿山恢复治理模式的开展,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将露天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员工的薪酬进行连接,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积极性。
        2.3运用先进技术
        采用先进的技术将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两种开采方法的优势进行结合。随着我国矿山开采的发展和进行,要加强技术联合将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相结合,更好的提高矿产开采效率。采用运费更低且投资成本小的开拓运输系统。计数的运输系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应用效果比较规范。还要不断加强露天排土场的稳定性,不断对排土场进行加固。全面排查露天土坡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断提高我国露天采矿场的安全保障能力。
        2.4增加耕地面积,提升土地应用率
        由于在对矿山进行露天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采坑,需要通过回填或是覆盖的方式来减少矿体出现事故的现象,而通过复垦增加耕地面积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开采所对矿山体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周围居民以及部分矿工的生活水平,拓展了周围经济发展的出路。
        2.5废弃矿坑的综合整改利用
        很多矿区由于已经废弃,其二次使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水库可以作为其再次改造使用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在很多水资源紧缺的部分地区,矿坑作为水库改造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善当地的水资源紧缺问题,除此之外,垃圾填埋也是处理废弃矿坑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地区的废弃矿坑用以掩埋垃圾,并且要重点做好防渗处理。而且在处理不同的垃圾时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层填埋,这样才可以避免垃圾二次污染。值得称赞的是,部分区域将矿坑作为旅游景点来进行观光游赏,其中主要是做好矿坑和排土场的综合处理,挖掘其商业价值。可以借鉴当地的人文特色以及文化背景等将七大造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将其周边的植被、土地等进行综合再开发,按照游览的需求种植不同种类的植被景观。
结束语:随着全球能源短缺问题不断加剧,露天矿产的开采随之变得日趋重要,加强露天矿产的开采可以有效的缓解各类能源危机。但是露天矿产的大量开采,也给我国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选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的降低采矿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便于更好的促进经济、环境和能源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浅谈矿山露天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8,22(2):205-207.
[2]王静,王明明.露天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