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学校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史玲玲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对于相关的教育部门来说,对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合适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体系与环境。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按步骤、按时期、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而促进校本课程顺利的实施。

史玲玲    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  安徽  合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对于相关的教育部门来说,对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合适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体系与环境。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按步骤、按时期、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而促进校本课程顺利的实施。
【关键词】智慧校园 艺术校本 课程开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78-01

        由于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需求以及兴趣等开发符合学情与校情的校本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艺术类校本课程的研发有利于把本土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不断挖掘教师的潜在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和发展。
        一、智慧校园环境下学校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美术教学要重视实践性。国画更是需要较强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亲身体验。国画与其他绘画不一样,若是素描可以随时进行修改,但是国化就要落笔成形,不可以更改。因此,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与全局观念、胆大心细、求真务实的心理素质与思维能力{1}。通过大量的创作和实践练习,从最基本的画法技巧进行实践操作,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不断的研究才能掌握画好国画的技能。国画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这也充分体现了艺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可以使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例如,让学生参加一些嘉年华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把国画的艺术进行传承和弘扬。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与标准,充分体现出了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在国画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要对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综合性进行全面的考虑,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国画技巧,体验国画的文化内涵。通过欣赏、实践、交流以及合作等一系列美术活动,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此外,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出发,依据不同年龄的阶段进行课本的研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原则进行实践。
        (三)特色化原则
        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要把这一美术资源充分的利用和把握,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为了使国画艺术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在进行校本开发的过程中,要对国画资源进行广泛的采集与整理,充分体现出我国的国画特色,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进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弘扬与创新。此外,还要处理好国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在课程的设计上,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突出国画的特色和特点,这也是国画留存至今的价值所在。



        二、智慧校园环境下学校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策略
        (一)对校本课程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挖掘
        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老师是开发的主体,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采集、鉴别、利用与开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术教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媒介,同时自身也是以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2}。因为美术教师承担着校本课程的研发、实践和推广,所以,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动态进行积极主动的采集与整理,并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不断的充实自我,进行教学的总结和反思,进而促进中国国画课程资源的发展和创新。
        (二)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念
        美术课本是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方式,也是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与标准,要对美术课程进行强化,加强美术课程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以自然社会的联系程度。在对校本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应把教材充分的利用起来,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局限性,树立正确的教材关,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校本开发的教学媒介。与此同时,要开发一切有利于国画校本课程实践目标的资源。
        (三)注重实践教学中的作品示范性
        国画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手工课。主要强调演示与实践。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好的国画作品不仅可以对初期的学习者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学习激情。与此同时,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对学生知识的吸收与消化有一个全面的考虑。比如,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国画进行演示,若是难度较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所以,在对作品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难易适中,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副好的国画作品的完成,不但要设计合理,还要有一个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国画校本课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让学生尽量的多实践,使他们在不断动手操作中体会国画的画画技巧与方法{3}。在这个时期,学生有时会对其中的一些技巧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不要代替学生去操作,否则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而且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出现逃避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与心灵上的激励,使学生从不会到会,再由会到熟练。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国画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补充与完善,其宗旨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所以,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重点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自我比较,强调对个体进步与成长的关注,进而使校本的个性化教学充分的体现出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点和综合素养,还促进了我国教学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施娅. 农村小学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
[2]芦孟岗, 王聪霞, 杨园,等. 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案例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9.
[3]张新江, 王燕. 基于校本课程领域的高中美术课程开发模式的实践与探究[C]// 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 教育部, 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