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610036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问题普遍比较关注,但由于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所以常常无法明确到底什么是发育合适,什么时候算迟。有的家长虽然已经发觉自家宝宝比其他孩子稍微差一些,无论是在走路、说话还是人际交往上都慢半拍,但因为孩子一直在进步,所以就没有想到咨询医生,觉得孩子再大一些就没问题了。可我们要明确发育迟缓不是小事,盲目地等待很可能使孩子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当孩子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发育迟缓的可能:
2个月大时,孩子不会与妈妈对视,不会笑,且不会发声,也不能稳定抬头45°;
3个月大时,家长能感觉到宝宝的手脚很有力,很难被动活动,主要表现为穿衣困难,手脚硬邦邦的;
4个月大时,孩子总是手紧握拳头,大拇指打不开;
5个月大时,不会翻身,不能用手将东西塞到嘴里;
8个月大时,不会独立直腰坐;
9个月大时,不会爬行;
15个月时,还不会独走;
2岁时,看医生从始至终哭闹(排除睡觉不好、闹脾气等因素);
3岁时,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很好的玩耍,人际交流困难。
怀疑孩子发育迟缓可咨询儿童保健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体格发育测评、神经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评估确定孩子是否有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运动智能发育落后,有时可能还需要一些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染色体核型分析、头颅核磁检查等。
如果孩子存在发育落后,一定要进行积极干预,抓住孩子神经发育最快的时机,促进孩子智能发育
运动能力: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运动条件,在孩子出生后的前3个月内,运动发育主要在头部,家长应注意帮助孩子训练颈背部肌肉,总是让他平躺或平抱都是不利的,一般拍嗝时或让孩子竖头片刻、空腹俯卧抬头,每日3-4次,时间逐渐延长。除常规的协助翻身、拉坐训练外,家长应多注意引导孩子练习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抓握、拿取、触摸等,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可为孩子选购颜色鲜艳、大小适当的玩具,以便其用小手抓握摆弄,同时最好质地光滑,带有悦耳的响声。婴儿期无需干预孩子吃手、咬玩具的行为,因为这是他自主探索的一种方式,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清洁玩具、手部,并注意经常帮孩子剪指甲,以免其抓破自己的皮肤。孩子能独立行走后,家长要多带孩子进行户内外运动,加快身体血液循环,促进钙吸收,增强骨骼。同时,规律的运动还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促进认知能力发育。
语言认知:在看护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随时告知孩子周围的物品以及衣服的颜色,在他的视线外,要经常呼唤他的名字,以引导其转头寻找。
同时,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应多带孩子到户外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也可以指着道边的树、飞过的小鸟以及活动的宠物让孩子认识。每天给孩子阅读绘本,在他偶尔发声时,要进行重复肯定,比如孩子叫“妈妈”或“爸爸”时,应抱抱和亲亲孩子,以表示鼓励。在书籍和画报的选择上,要遵循颜色鲜艳、主题明确的原则,画报要大一些,以方便孩子看清楚,通常建议家长在婴儿房的墙面上张贴画报,并竖抱孩子指给他看,注意距离其眼睛20-30厘米,每次观看的时间要短暂,如果孩子已表现出明显的不感兴趣,应立即转移目标。总结来说,就是家长要不厌其烦地跟孩子说话,重复词语与实物,帮助其建立语言信号反应,在家长的坚持努力下,孩子能很快理解一些常见词语的意义。
交往情绪: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家长应注意给予他温暖的拥抱,通过身体接触来提升其身心舒适度。在与其交流、玩耍时,家长应有意识地做出笑、怒、淡漠等表情,训练他分辨、理解这些面部表情,使其能逐渐学会正确表露自己的感受。同时,要注意帮助孩子扩大生活交往范围,培养其活泼开朗、爱交往的外向性格。
预防孩子发育迟缓的几点建议
(1)定期体格检查
专业的体格检查有助于系统地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成长情况,判断其生长水平是否达到参考标准,同时也能对其智能发育作出有效评估。建议家长为孩子建立宝宝健康手册,将每一次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在就医时要主动提供给医生。
(2)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宝宝的头等大事,关系着其身体的健康发育,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睡眠习惯,从2-3个月开始,就要帮助其建立科学的睡眠规律。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要按步骤地给孩子洗澡、换尿布、喝奶,然后将孩子放在床上,给他哼歌或轻拍,以帮助其自行入睡。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良好、环境安静,更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盖或穿的太多。在白天小睡时无需挂上窗帘,也不需要刻意制造安静环境,以帮助孩子分辨昼夜。晚上临睡前,不要让孩子玩得过于兴奋或者疲劳,因为这样会造成其机体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反而会造成孩子烦躁哭闹、难以入睡。如果孩子夜间有醒来的迹象,切记不要轻易抱哄,可以轻拍安抚,也不要一下子将光线调的太亮,尽量让他自己入睡。不少孩子夜间醒来都是因为习惯了频繁吃奶,家长应尽量尝试减少喂夜奶的次数,正常情况下,10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断了夜奶。
(3)摄入全面营养
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经历多个营养关键期,0-12个月是人生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母乳可以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所以要尽量给宝宝纯母乳喂养,除此之外,要注意每日为孩子补充400-800单位的维生素D。7-12个月的孩子每日所需能量的33%-50%来自于辅食,家长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食物种类,培养婴儿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1-2岁,要引导孩子适应家庭饮食,适量饮奶,这一时期孩子所需能量的50%-70%都来自辅食,家长应让他每天吃掉1个鸡蛋、50-100g谷物、50-75g肉类以及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另外,每日奶量要维持在500ml左右,母乳和配方奶均可,也可加入牛奶、奶酪、酸奶等食品。2-3岁的孩子与成人的膳食结构已经越来越像了,要保证每日不少于3次正餐和2次加餐,最好不要随意改变进餐时间、环境和份量,坚持多样化饮食,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这一阶段也要保证奶的摄入,建议每天摄入至少300ml的配方奶或牛奶。
碰到孩子生病,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和着急,似乎分秒都不能等,但孩子的发育落后问题却常常被部分家长所忽略,总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但现实却往往不随人愿。为此,建议广大家长多学习一些儿童保健知识,一旦发现孩子的发育异常,要及时寻求专业儿童保健医师的帮助。